惠州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原标题:  

我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抢抓战略机遇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投入使用,主装置区全面建设;东江实验室总部区全面动工,施工现场一片火热;企业创新主体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存量首次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存量达到1862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我市积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大产业大平台,紧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强大创新动力。

  

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展厅的智能驾舱充满科技感。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周贤太在做实验。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摄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021年11月,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市科近离子膜材料研究院、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4家单位被认定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至此,我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13家,新认定数全省排名第三。

  我市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谋划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力争2022年省级重点实验室达7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达25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530家。

  ——东江实验室建设扎实推进。该实验室已引进12个高水平科研团队约400名科研人员,科研团队累计获省级基础与应用基础科研项目立项9项,推动开展12项关键技术攻关。其中“超重核素合成及新方法研究”项目获得2021年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立项。

  ——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2021年,我市新认定2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209家;新增1家省重点实验室,总数达6家。大力推动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惠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即将获批全市首个省级高新区,龙门产业转移工业园也在启动省级高新区申报工作。

  ——科技孵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华科东江新能源加速器获批省级加速器,实现我市“零”的突破。新认定4家市级孵化器,全市共拥有孵化器44家、科技企业加速器3家。力争2022年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达76家,其中省级以上15家。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深度融深融湾,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抓好两大科学装置和东江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谋划建设以科研、教育为主导的河桥科教新城和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并争取纳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协同发展区。

  同时,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资源外溢,加快推进深圳异地孵化器(惠深创新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广深优势创新资源引入惠州的节点平台。引导企业在惠设立研发机构,引进大湾区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在我市共建研究机构。

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全景。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激励企业创新发展

  2021年,域鑫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再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这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半导体行业精密配件、医疗器械配件的企业,先后取得60多项发明专利。

  “惠州科技部门为企业服务很及时,也很贴心。”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市科技局多次举办高企政策分析指导培训会,将政策全面细化,并通过惠州高企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发布高企相关政策、金融信贷等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我市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创新主体作用更加凸显。

  在创新关键技术攻关机制方面,我市积极探索设立了“粤惠联合基金”,支持我市高校、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我市也成为第5个设立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区域联合基金的城市。首次面向“2+1”现代产业实施“揭榜挂帅”制度,推动攻克我市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去年8个发榜项目、11个揭榜方案中榜,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达1.8亿元。

  产学研对接解决企业难题的成果不断扩大。围绕企业技术难题,我市探索开展了市级企业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继续组织开展“惠企专家行”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对接。先后共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30人,对接企业22家;“惠企专家行”活动已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近60家,已成功签约落地的项目有22项。

  “我市企业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我市高企首次单年度组织超过1000家企业申报,存量首次突破2000家,总量增至209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单年度组织2000家企业参评,存量达到1862家,持续保持年均20%增速;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1.8%。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珠江东岸创新资源重要聚集地。把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抓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600家、2200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家。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与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校地合作研究院。充分发挥“粤惠自然科学基金”作用,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新增工程技术中心30家。

 

惠州市第五届“天鹅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仲恺落幕。图为评委参加“云端”评审。 惠州日报记者杨敬贺通讯员李扬 摄

  提升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我市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支撑能力的关键举措,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达600项,同比增长177.78%;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79.73%,其中技术交易额19.01亿元,同比增长74.08%。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建立起了“小试+中试+企业孵化+成果推广”四位一体、极具精细化工专业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加速成果转化。2021年,该研究院科研团队成功转化“精密设备特种润滑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从分子水平设计润滑材料,开发机器人减速器润滑脂等产品,助力中国工业“智造”。

  “通过加快提升科技服务,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惠州学院牵头申报的“金属功能纤维与制品关键技术及多领域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市还积极推动科技奖励制度落实,启动首届“东江之星”科学技术奖、“医学科技奖”评选活动,探索县域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创新赛事效果显著,成功举办第十届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惠州赛区)暨惠州市第五届“天鹅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惠州赛区)。我市“以赛代训、以赛促融”发展机制逐步成熟。创新挑战赛促成企业与技术团队达成合作协议近40项,加快实现技术和产业融合。

   

惠州市科近离子膜材料研究院研发人员在科技攻关。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通讯员蒋照练 摄

   加快集聚科技资源,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引才引智渠道,深入实施“惠”聚优才行动,用心用情服务人才,全力优化人才发展良好生态。加快技工院校育才阵地建设,实施“鹅城工匠”锻造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和卓越工程师队伍。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市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市科技局帮助企业通过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国家引才计划开展引才工作,发挥两大科学装置和东江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的引才作用。积极落实大湾区境外人才所得税补贴政策,共补贴195人次境外高端人才4406万元。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加快人才引育政策优化调整,加强“平台聚才”和“产业引才”,着力建设高精尖缺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外国人才等科技人才队伍。

  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离不开科技金融创新持续加强。我市出台了科技金融奖补政策,对科技金融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考核优秀的银行机构给予奖励,并与各大银行签署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支持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健全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融资评价体系,推出“立项贷”“人才贷”“研发贷”等专属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创新平台,重点扶持新兴领域初创型、中早期企业创新创业。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该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等各环节创新制度,形成环环衔接、闭环管理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将科技计划布局为科技研发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四大计划,形成全链条、全要素的科技计划体系。制定科研项目立项评审、资金管理、结题验收、绩效评价、科研诚信等全过程管理制度,探索实施项目“揭榜挂帅”、经费“包干”、容错免责等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

   好声音

  “一要重视高等教育与医疗。城市与高校共生共荣,一流城市,必须有一流高校、一流医疗条件。二要重视双创、中小微企业群体的支持培育,因为这类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阵地,能大量吸引与蓄积人才。三要重视人才包括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与发展环境营造。年轻人才、年轻人是城市的未来,要打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市人大代表,惠州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彭永宏

  “科技创新需要链条化发展,近年我市加大了科技基础投入,补上了基础研究这一短板,包括引进建设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创建了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并与省合作建立了粤惠联合基金。希望委员能够向所在单位和社会多宣传,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惠州科技创新发展。”——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规划发展科副科长周微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