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多于确诊病例。为什么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居多?无症状感染者增多,是不是更难防控了?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力吗?该怎么防?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进行了详解,惠州市卫生健康局、惠州市疾控中心也作出防护提醒。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惠州机场开展新冠核酸物表检测。
无症状感染者居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多、比例高是本轮疫情的明显特点。”张伯礼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这一特点不仅与病毒本身有关,也与及时筛查、尽早发现感染相关,更与疫苗接种密切相关。
“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染力增强,物极必反,其毒性也相对减弱。”张伯礼解释,病毒毒性减弱的临床表现就是临床症状会较轻一些,很多感染者感染后短时间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
来自其他国家的奥密克戎毒株与德尔塔毒株的病死率分析结果显示,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下降,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性不及其他毒株强。
无症状感染者居多还与早期筛查、早发现有关系。“疫情出现后各地均进行了大范围筛查,由于早发现,不少患者尚在感染初期,未出现感染症状。”张伯礼说。随着我国各地早发现能力的加强,我国核酸检测的目标是达成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区域的核酸检测任务。核酸筛查的最新工作部署,使我国各地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传染源。因此,与以往因发烧、干咳前往哨点医疗机构就诊被发现相比,很多感染者在发现时间上大大提前。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居民已大规模进行了疫苗接种。”张伯礼解释,人群的机体免疫力普遍增强,所以无症状感染者居多。
彻底阻断社区传播才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在本轮疫情初期,有的无症状感染者确诊后,出现过其周边密接者均显示核酸阳性的情况。”张伯礼分析吉林疫情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易造成病毒的隐匿传播,被发现时已致较多人感染。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无临床症状表现,但能够通过核酸检测出其体内带有病毒的核酸,具有一定的病毒载量,一样具有传染力。
应该怎么做好防护?张伯礼表示,必须开展快速严格的流调溯源工作,关键是快,早发现、早隔离。“本轮奥密克戎导致的疫情已经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并且存在多元传染途径,因此流调工作艰巨复杂,需更加严格仔细,不仅要关注病例的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还要考虑病例前期是否存在传播链,尽可能找到无症状感染者。”张伯礼说,用最短时间找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彻底阻断社区传播,才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对无症状感染者不能掉以轻心。张伯礼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尤其对于重点人群来说,例如老年人、患基础疾病的人群,还有体弱、肥胖及严重吸烟者,他们存在由无症状几天后变为有症状并急转直下的风险,需要格外关注。”张伯礼说,对于一般无症状感染者,重点在于隔离观察。
有些患者西医无症状,中医有证候。病人往往有咽干、口粘、腹胀、便秘及舌苔厚腻等中医证候表现,此时可以使用中成药早期干预,先症而治,截断病势。一是可控制其不出现新冠症状,尤其是不转为普通型、重型;二是促其核酸早日转阴。
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接种疫苗、遵守防疫政策
4月5日,惠州市卫生健康局发布清明节返惠温馨提示,近期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若您或亲友近期从市外或其他有本地疫情发生地区来(返)惠,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抵惠后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或单位报备,如实报告具体行程,配合做好防疫工作。离惠人员在返岗前建议开展一次核酸检测。从中高风险所在地市返惠的落实“三天两检”;从上海市、吉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返惠的落实7天居家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若您或亲友当前正处于中高风险地区或疫情严重地区的,建议暂缓来(返)惠,配合当地做好健康管理措施。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流行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那么,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和无症状感染者,公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注意哪些?惠州疾控中心提醒,一要做好个人防护。居家时,通风换气,做好清洁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健康监测,有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状出现时及时就医。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减少前往通风不良或人员密集的场所,尽量不参加聚会、聚餐等活动。二要全程接种疫苗。目前的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现免疫逃逸。全程接种疫苗仍可以有效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接种加强针,还能有效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突破感染风险。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要尽快接种疫苗,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要尽快补种。符合加强接种的人群,到了规定间隔时间,要尽快开展加强接种。三要遵守防疫政策。密切关注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非必要不前往有疫情的县(市、区、旗),有疫情的地方居民非必要不离开居住地。遵守所在社区、工作单位及各种场所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自觉遵守查验健康码、测温、核酸检测等防控要求。
国家中医药局:
世卫报告充分肯定 中医药抗疫贡献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有关栏目下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贡献,体现了世卫组织对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未来中医药在抗击世纪疫情中仍将大有可为。
两年多来,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显示出独特优势,在近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显身手。对此,报告予以充分肯定——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且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指标显示对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尤其有效,有利于降低轻型或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对于轻型与普通型病例,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中医药在作为附加干预措施时,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
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如何?报告明确指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干预,不仅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与单纯的常规治疗亦相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报告对中国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防控救治实践和“中国方案”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必将推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世界传统医学更好、更深入地参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维护各国人民健康。
事实上,为国际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中国一直在行动。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动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支持举办了110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9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
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周鑫 唐运胜 郭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