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珠三角第一!一季度惠州固定资产投资比增16.3%

原标题: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3%,增速居珠三角第一
紧抓重点项目“牛鼻子” 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惠州市1号公路(惠霞高速)全面建设、总投资131亿元的3个产业项目落户仲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紧紧抓住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3+7”工业园区建设,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推动全市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据市发改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增速比全省(6.2%)高10.1个百分点,增速居珠三角第一、全省第二。

重点项目建设跑出“惠州速度”,赣深高铁惠州北站附近的市1号公路白石路段加快建设。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加注动能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79.8%

  在大亚湾石化区,宇新股份新项目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计划今年三季度投产;位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二期厂房已封顶……

  今年以来,一批工业项目“大干快上”增长强劲,既为我市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新型工业强市夯实根基,也为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增添新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增长79.8%,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1.9%,比重超过房地产开发投资。

  近年来,我市狠抓实体经济,逆势加大投资,引进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实力不断壮大。特别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做强实体经济,实施产业竞争力提升工程。

  紧紧围绕“2+1”现代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快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等项目建设,力促恒力(PTA)主体项目、中海油油品结构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另一方面,推动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旭硝子显示玻璃等项目扩产,加快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创维数字等项目建设。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里,正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的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日前,总投资50亿元的金籁科技(惠州)磁性元器件制造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磁性元器件国产应用标杆。

  “项目建设周期2年,3年实现达产,年产值预计在50亿元以上,5年内达到100亿元以上。”惠州市金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义松介绍,从签约到项目动工仅用了54天,让企业深深感受到惠州政府的贴心服务。“相信项目一定能按照计划顺利建设、投产。”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项目顺利高效建设,我市全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新增用地指标近七成用于工业项目;创新项目服务机制,实行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容缺承诺办理,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项目建设跑出“惠州速度”。


大亚湾石化区。

  精准发力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5%

  2个月前,惠州市1号公路(惠霞高速)全面开工建设,标志着“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全面拉开序幕。该项目由主线和水口支线两部分组成,全长约69.54公里,总投资估算246.43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5.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56.6亿元,约占年度计划的16.8%,完成投资额同比去年增长43.3%。

  近年来,惠州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聚焦深度融深融湾,全面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我们将以‘丰’字交通主框架为引领,全力推动市1号公路、惠肇高速、惠东县环岛高速、鹅城大桥等重大交通工程规划建设工作。”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加快建设广汕高铁惠州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启动建设厦深铁路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加快推进惠州港扩能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手抓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以交通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一手抓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及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相继落户惠东县白花镇,白花河流域重点项目不断聚集。而作为惠东县乃至我市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13.148亿元的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主要任务是防洪排涝,兼顾生态修复。

  “力争在年内完成工程全部土建部分,今年汛期基本能发挥过水和挡水功能,有效应对明年汛期安全度汛目标任务。”据工程施工方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新开分洪河道3.9公里贯通任务,这意味着将有效减少洪水泛滥现象,当地居民不再“心慌慌”。

  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7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亿元。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市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投资开发公司作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道路、管网等“八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支持国企统一集中建设园区职工宿舍、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基础设施投资是工业投资之外惠州另一个重要发力点。”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政府实施跨周期、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强劲运行的重要因素。通过基建投资创造的“挤入”效应,将带动制造业投资,并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拉动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3月11日,中铁广州局鹅城大桥项目首根桩基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鹅城大桥建设步入正轨,开始进入大干阶段。

  紧抓关键

  重点项目发挥有效支撑作用

  重点项目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抓手,也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就是按下了经济发展的“快进键”。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3+7”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全力以赴抓好全市193宗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超1000亿元。

  据市发改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推进顺利,19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6.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6.6%,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恒力石化(惠州)PTA项目、惠州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及质量升级项目等重大项目推进顺利,均已完成10亿元以上投资,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0%左右。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93项,总投资6060.5亿元。其中,产业工程项目114项,占比接近六成,投资额2794.05亿元,占比46.1%。可以说,产业工程项目在我市重点项目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基础设施工程项目64项,占比超三成,投资额占比过半,达51.48%。而民生保障项目有15项,涉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和居民保障四大内容,总投资超过146亿元。

  “重点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加快埃克森美孚、恒力PTA、太平岭核电一期、市1号公路等项目建设,打通项目建设堵点难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市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用地、用林、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推动新建项目尽快开工,确保在建、续建项目加快进度。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平台优势,继续将用地规模和指标优先布局到“3+7”工业园区,加快园区道路、管网、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关联产业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聚集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