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族开基筑城!惠州这个明清时期古村落年久失修…

  原标题:

  偏隅古村何以称“城”?

  田坑古城:屋舍百间城墙坚固 陈氏筑城佳话流传

  风光旖旎的大南山下,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古村落——田坑古村。古村落格局构思精巧、建筑风格别具一格;陈氏家族开基筑城,“八代为官,五世十大夫”的佳话至今流传。鼎盛时期,村内建有房厅四百多间,四周筑有坚固城墙,七座防御性望楼高耸其中,世人称之为“田坑古城”。

  俯瞰之下,田坑古城面朝延绵宏伟的大南山,城前溪水萦绕、田畴交错,城后翠竹成排、果木婆娑。多年来,田坑古城一直是惠州市乃至广东省内颇负盛名的一处胜迹——早在2008年,田坑古建筑群就已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次年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


俯瞰田坑古城,青砖灰瓦尽显古朴

  世事变迁,田坑古城穿越三百年光阴,早已繁华散尽,但城内仍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和隽永的人文印记。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古城基础格局保存尚好,纵横交织的鹅卵石巷道串起了独特的古城肌理,处处古意盎然。不过,由于年久失修,古城内部分建筑面临墙体倾斜、屋面坍塌的风险。

  延续古城文脉,留住浓浓乡愁。记者从惠州惠东县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获悉,目前该区已申请省级专项经费修缮田坑古建筑群,相关的修缮保护方案和开发设计方案已初步形成。根据初步方案,田坑古建筑群将规划建设主题历史文化展览区,并依托大南山旅游综合体建设规划,植入文化业态,激发古城活力。


古城内游人寥寥

  古城遗韵

  屋舍古朴巷道交织 定格村寨历史残片

  古往今来,纵观各地,能被世人称为“城”的村落寥寥无几,担得起“古城”之称的田坑古村落,会有怎样一番神秘悠远的韵味?

  日前,记者抱着一探究竟的心态,踏上了探迹田坑古城的路程。沿着惠州市惠东县356省道一路东行,进入九龙峰旅游区后,拐入平坦的307乡道前行,便来到了田坑古城所在的长坑村,村道设有显眼的路标指明前往田坑古城的方向。

  驶入村道转角处,开阔的田坑文化广场映入眼帘,停车位、绿草坪、篮球场、告示栏等一应俱全,广场入口处的一面石碑勾勒出田坑古城的轮廓:田坑古城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朝,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以大夫宗祠和进士第为代表的20多座四合院式民宅,主要分布在古城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主要为200多间一字栋式民宅。房前屋后交织着鹅卵石巷道,全城仅在东面设一大门,7个炮楼分布在城墙中间,城门前设一口半月形风水池,这种设计在古代建筑学中称“七星伴月”。


破败民宅残留着古老的生活气息

  走近古城门楼,绿树清溪,风景宜人,只见淙淙溪流从古城门前蜿蜒而过,水边杨柳丝垂、其势若伞。沿着崭新的石桥复行数十步,田坑古城的古朴宏伟顷刻间从书页文字的描绘中活过来——厚重的城门楼巍巍屹立,与高耸的城墙紧紧相连,门楼左侧的城墙延伸向恢弘的望楼;右侧墙体多已倒塌,半遮掩着城内的古朴破败的民宅,正前方是一个草莽丛生的废弃风水池。

  走进古城之内,古老的村寨生活气息从遥远的历史深处飘来,在斑驳的墙体间回荡,鹅卵石铺设而成的古巷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将古朴庄重民居建筑有序相连。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时空错序之地。巷道墙角间爬满肥厚的青苔,被暮春的微雨打湿后,更显翠绿,旧旧的石板凳安静地躺在墙边,仿似三百年前的历史残片。

  穿行在古城内,最引人流连的莫过于各式构思精巧、风格独特的古建筑。记者留意到,古城内有单排分布的小型民宅,也有大型的合院式民居, 还有祭祀使用的祠堂……透过老旧蒙尘的青砖灰瓦,朱门绮窗,略约仍能窥见曾经的鼎盛气象。

  难得的是,在兵连祸结的年代,为了保障族人百姓安居,古城筑不仅筑起了坚固的城墙,还按照独特的布局,建造瞭望楼(碉楼)等防御性建筑。记者在残存的望楼看到墙体上有清晰的孔位,墙体为“镬耳封”火山墙,展现出岭南传统广府民居建筑特色。

  在鳞次栉比的古建筑中,大夫宗祠是最受关注的建筑之一。大夫宗祠呈院落式四合院布局,墙体用青砖砌筑,厅后壁设神龛供奉陈氏先祖,香案之下,七对排列整齐的功名牌匾上,清晰地写明了陈氏祖先的各种官衔。考其渊源,田坑古城正是陈氏家族数代人精心营造而成。


田坑古村落基础设施配套规划设计图

  大夫荣光

  陈氏家族开基筑城 “一族十大夫”佳话流传

  田坑古城的发轫之始,可追溯至明朝末期。据田坑村《陈氏族谱》记载:“有信公启绪于田坑,是为始祖, 原居广东南雄石井村珠玑巷,因避乱难入惠州府归善县系。居长坑涧头坑,又志老田坑,吉塘,三栋屋,八传至西峰公,卜居新田坑,志琰等建宁静两公祠, 成于乾隆三十八年癸巳三月(1773年)”。

  根据《惠州府志》《陈氏二、三房合建宗祠碑》和《陈氏族谱》的相关记载,可大致梳理出田坑古城的发展演变脉络:明末清初,陈氏入惠始祖第八世西峰公首次购入田坑部分土地,并开始建造房屋。乾隆初年,陈氏九世祖宁斋公在“富奏百万,修治黄河”的同时,第二次购入田坑大部分土地,并大举营造田坑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陈氏十世裔孙赞琰、赞志主持修建大夫宗祠等房屋,并完善四周城墙。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田坑古城逐渐演变为现在后世所看到的格局。据考究,田坑古城呈围龙屋架构,巷道式布局,四周筑有坚固围墙,城墙间设有七个炮楼(望楼)用于眺望城外情况。鼎盛时期,古城内共有房厅400多间,上百户人家居住其中,城内形成了完整的村落系统,并通过城墙、炮楼等建筑构建出一定的军事防御性,故得名“田坑古城”。


古城仅在东面设一大门

  田坑古城的发展变迁轨迹,与陈氏家族历代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的家族奋斗史一脉相承。据陈氏谱牒载:“本宗自五世至十二世,阅明及清,八代为官,(其中)七至十一世,五世十大夫”。梳理可知,陈氏家族10个“大夫”中,有8个“奉政大夫”和2个“奉直大夫”,官阶正五品和从五品,是名副其实的望族,田坑古城也因此摘得“大夫第”美誉。

  据介绍,田坑古城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载体,其建设较完整地反映了岭南地区家族建筑的演变谱系,较系统地体现了客家族群迁徙繁衍的历史和聚族而居的民俗文化,是研究客家社会文化发展与聚落形态的不可多得的真实历史遗存。


大夫宗祠设神龛供奉陈氏先祖,香案下放置着功名牌匾

  古建之殇  

  年久失修存在隐患 墙体倾斜有待修缮

  时值周末,田坑古城内外人迹稀逢,走在巷道间如入无人之境,陈氏家族开基筑城的历史似已湮没在恣意生长的茂草下,城墙一侧建有现代民房,孩童嬉笑打闹,欢笑声在古老的建筑空间中回荡着。

  年深岁改,曾经热闹繁华的古城,如今俨然已步入风烛残年——野草侵占的庭院,倒塌破败的排屋,让人心生寂寥;部分建筑墙体已经倾斜歪曲,呈摇摇欲坠之势;更有甚之,屋舍房顶坍塌,遍地残瓦墙渣,在破败的墙体上,还能清晰地看到裸露的红砂岩墙基。考其年代,可鉴为明朝建筑特点。

  记者留意到,由于部分建筑、墙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田坑古城原则上处于不对外开放的状态,城门楼一侧摆放着“建筑年久失修危险,游客禁止入内”的告示,不过大门入口仍是开放状态,不时有游人、散客试探性地三三两两结伴进入,匆匆游览。


四周筑有坚固城墙

  据介绍,目前田坑古建筑群保留了200多间历史建筑,其中被明确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共有9座,包括围墙、门楼、大夫第、大夫宗祠、进士第、正屋前后座、北望楼及北横屋。调研显示,古城内大量的历史建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建筑屋面坍塌,木构件有缺失,还有墙体出现裂缝、严重倾斜等情况,亟待修缮。

  “为了安全起见,村委此前在门口设了一个铁门防止外人进入,但是古村里还有村民宗祠,很难完全封闭管理。”惠东县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针对古城墙体倾斜、砖瓦脱落安全隐患,当地已开展定期巡查,并记录标识、损坏情况和消防安全,如发现有游客或村民靠近墙体倾斜和砖瓦脱落处及时劝阻,此后将加强安全提示和管理。

  居住在惠东县平山街道的王云(化名)慕名而来,她对记者表示,本来看到门楼旁边的禁止进入的提示时心生退意,不过看到大门敞开,且有村民入内,便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小心翼翼游览观赏了一番。

  “古城内古色古香,鹅卵石巷道别有韵味,古建筑细节也让人惊喜,但是部分区域破损严重,逛起来难免有些担忧,并且缺少文字介绍资料,我们也不了解历史渊源,只能走马观花看一看了。”王云表示,希望田坑村古建筑群能得到妥善的修缮维护,将来周边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后,想必能吸引越来越多人前来“打卡”。


红砂岩墙基为明朝建筑特点

  留住历史

  盘活古建筑群 规建历史文化展区

  记者了解到,惠东县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已对田坑古城的现状进行过详细、深入的勘查,目前初步形成了修缮保护方案和后续开发设计方案。

  “古城门楼和左侧的城墙已经过修缮,整体效果较佳,接下来将秉承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原则,持续推进田坑古城其他历史建筑的修缮维护工作。”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申请省级专项经费修缮田坑古建筑群,初步形成了相关修缮保护方案和下一步开发设计方案,该区将依托大南山旅游综合体建设的整体规划,完善古城周边基础设施,盘活利用田坑古建筑群。

  据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提供的相关勘查调研报告显示,田坑古城的建筑材料具有浓厚的朝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比如墙基裸露的红砂岩就是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镬耳封火山墙则是岭南传统广府民居建筑特色。古城内外历史建筑大多能追溯到确切纪年,时代脉络清晰,建筑细节工艺精湛,雕梁画栋内容丰富,是研究客家居民建筑的重要实例。此外,古建筑和古巷道通过铺装鹅卵石、青砖、麻石等,营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村寨气息,这些都值得参考保留。


大夫宗祠是田坑古城最为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文物考古专家曾考察田坑古城,评价其为一座融合了广府、潮汕、客家3种风格的古代客家大屋。

  如何在留住古城肌理、延续古城文脉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进行活化利用古建筑群?根据初步的修缮建设方案,田坑古建筑群保护范围区将划分为村落建筑空间、后花园空间、文化广场空间、生态湿地空间、服务中心空间等多个功能区,并按照功能分区建设历史文化展区、民俗文化展区、游客服务区、村民活动室等,持续完善古城基础设施。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关于田坑古城的相关规划设计还没有最后定稿,接下来将根据实际情况有序进行古城修缮保护和规划建设工作。

  此外,为了进一步盘活田坑古城的历史人文资源,该区将依托大南山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植入文化业态,激发古城活力。具体来看,将考虑利用历史古建民宅开展特色民俗、非遗项目展览活动,结合九龙峰旅游区热点举办大南山摄影展、画展等。此外,还将结合长坑村特色开展古城采荔、农收体验等民俗活动,打造古村休闲旅游线路。


野草侵占的庭院,倒塌破败的屋舍

  文脉故事  

  大夫宗祠浓缩陈氏家族荣耀史

  在田坑古城众多历史建筑中,大夫宗祠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突出。据宗祠一面墙壁上的《陈氏二三房合建宗祠碑》碑文记载,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田坑陈氏十世祖岁贡生陈赞志、候补州同知陈赞琰等修建供奉田坑九世祖 “奉政大夫”陈大绩(号宁斋)、岁贡生州司马陈大年(号静山)的祠堂,又称“宁静二公祠”。

  碑文中提到的陈氏九世祖“奉政大夫”陈大绩,是田坑陈氏历代裔孙中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之一,陈大绩“笃友爱好施予”,富有但不骄奢,为官有爱民之心。

  据史料记载,雍正四年(1726年),当地闹饥荒,陈大绩将1500石谷子减价出售给乡里;乾隆七年(1742年),饥荒再生,他拿出600担粮食,按户发给家乡百姓;到1757年、1758年的大饥荒时,他家中已经没有余粮,于是派人去远方购粮回来赈济乡人。当时的知县陈哲极为赞赏他的善行,表彰他“尚义先声”。得到他帮助的乡亲们,更是罗列他的七桩善事,联名上书抚院,广东巡抚王安国赠匾“乐善不倦”,表彰他的急公好义。如今牌匾犹在,只是缺失了“倦”字。因曾有“富奏百万,修治黄河”的义举,陈大绩死后被诰封为“奉政大夫”。

  有其父必有其子,据清光绪《惠州府志》,陈大绩次子陈赞熙在山东任济南府同知时,“所至皆有清名”,死后也被诰封为“奉政大夫”。


鹅卵石铺设而成的古巷道爬满青苔

  另有十一世陈耀东,字铎,其“少有远志,落落自豪,学习吏治,工笔札”,被按例选入京城任职后,凭一手好书法深得亲王喜爱,被推荐进礼部学习。他初任山西省平阳府通判,接着历任四个县的知县,因为政绩卓异为官清廉,被先后提拔为代州知州、山西知州、直隶州知州、署雁平兵备道,官至五品。“军功加四份,纪录十七次,诰封奉政大夫”。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丽媛 通讯员 杨款兆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