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这些“三眼井”,背后藏着不朽的传奇!

  “水明如慧眼,世代出奇英。”这是赞美三眼井地方的诗句。

  在历史上,井的地位很高,那是人们饮用洗漱的源泉。水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见证着老惠州人传统纯真的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发展,一些水井随之消失,不过,惠州人并未忘记滋养了一方百姓的水井。

  钟屋三眼井

  钟屋三眼井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樟霞村东北侧,具有300多年历史。根据石碑上的介绍,三眼井为桥东街道东平村梁屋村民小组梁氏祖先300年前迁离此地留下,历代修缮沿用至今,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水井形制风格以及惠州的民俗提供了一定实证,该井已列入惠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历经三百年风雨的水井,养育了梁姓祖先,又养育了一代代钟姓族人,如今依然延续着大旱不干涸,大涝不溢水的传奇。在已通自来水的时代里,依然有村民不舍三眼井,坚持饮用这清澈甜口的井水。

  1938年,日军入侵惠州,许多人来到樟霞村,主要是因为樟霞村有多个留学日本的人,能说日语,日军因此没有杀害樟霞村的村民。面对纷纷涌入的外村人,樟霞村民没有拒绝,而三眼井也很“给力”,井水源源不断,多少人取用都没有枯竭。也正因为有了樟霞村的庇护和三眼井的供应,众多民众得以生存下来。

  据了解,樟霞村村民就从不在井边洗衣,亦不会在井边冲凉。樟霞村副主任表示,这是村里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井水,不让洗衣粉肥皂之类的化学物品污染井水。事关全村人饮用的井水,村民很乐意听从,一代传一代,自觉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来源:西子湖畔家乡风情

  皇思扬村三眼井

  皇思扬郑屋古宅前面两侧各有一口三眼井,清朝时挖建,这是近四百年历史的古井,井深20米,水质清甜,井水从未干涸过,即使是大旱之时,只是井的水位下降一点,都不会断水,满足村人用水。

  井与水田咫尺之距,但是平时井的水位高于水田的水,那就不用担心脏水渗透,这是该井的最大特色。据郑屋族谱记载:这两口井除可村民取水引用外,可谓有两大特色,其一是起到点缀地形的作用,两井之间相距约一百米,一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一方面使整个郑屋围村形象“蟹”,两井为“蟹眼”,装点江山,美丽极也;其二是预防小孩在井边嬉戏掉进井里,起着安全保护的作用。

  

来源:西子湖畔

  新楼下村绳武围内三眼井

  绳武围(今龙华镇新楼下村)是座落在龙门县龙华镇增江河畔的一座古村落。据该村的《李氏谱系》记载,绳武围世居村民为李姓,与龙华水坑村李氏同宗同源,李素闲为该村开基始祖。李素闲于明朝万历年(1573年)移居此地,迄今有400多年历史。

  在古围空地上,有一个让李氏族人津津乐道的三眼井。这三眼井成品字形,村民说,该井建于乾隆32年(1768),井水清澈,从不干旱,也不会受涝溢水。该井直径2米,深度约7.5米,井底以河沙和白瓦填了一米多厚,以起过滤之用。四周墙体以青砖砌成,井面以数块麻石板覆盖,正中留有三个提水口,呈品字形,其含义是以品为德,要做一个品德高尚,并以清廉似水、饮水思源之意来警示后人。

  

来源:爱龙门

  

来源:西子湖畔家乡风情

  随着自来水走进千家万户,

  三眼井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已经很少有人再去井中取水使用。

  时至今日,

  惠州这些三眼井已成为一处旅游景点,

  那一道道纵深悠长的井痕,

  述说着这里曾经的沧桑岁月,

  吸引着游客来寻古探幽,

  感受惠州的古村市井气息。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