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找一家公司挂靠代缴社保成为一部分人获取社保相关待遇的途径,许多中介公然在网络平台打广告。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挂靠代缴社保靠谱吗?有什么风险?惠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找代缴公司挂靠社保,或者在亲戚朋友的公司挂靠社保,其实双方并未建立真实的劳动关系,这种做法涉嫌违法。
记者了解到,惠州曾查处过社保代缴案例。
赵某,为办理户口迁移,挂靠在与其无真实劳动关系的单位名下参保,在2021年12月被查处,已清退违规补缴款项。
吴某,为领取退休待遇,通过社会中介及违法公职人员,用伪造材料虚构劳动关系的手段,于2013年1月办理社会保险费工龄补缴87个月,同月办理按月领取养老待遇且违规领取养老待遇14万余元,在2022年2月被查处,违法社会中介和公职人员已按相关规定处理,已清退违规补缴款项,并退回全部违规领取的养老待遇。
正常的社保缴纳流程是企业依法为其员工缴纳,企业缴一部分,个人缴一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个人的社保金额;而社保挂靠代缴,则是通过虚构劳务雇佣关系,从而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并缴纳社保。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违法违规参保或补缴属于社保欺诈行为,要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第九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冒用他人证件、虚构劳动关系等手段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办理,将有关情况记入其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处涉案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虚构劳动关系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已骗取的社会保险待遇,并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日前,市社保局公开发布消息,明确挂靠参保、虚构参保条件参保均涉嫌违法违规。当前,市社保局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违规参保补缴问题专项行动,并重点打击以下行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公司等单位或个人为单位、个人违规参保缴费提供组织、介绍、代理、伪造材料等服务;挂靠参保,即参保人通过中介或其他途径挂靠在与其无真实劳动关系的单位名下参保;人社行政部门、社保经办机构、税务机关有关工作人员违规办理参保补缴业务或者为他人违规办理参保补缴业务提供便利;利用虚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法院裁判等法律文书办理参保补缴;伪造证明材料补缴,即伪造个人信息、劳动合同、就业经历、工资银行流水、工资会计记账凭证、劳动仲裁和法院判决等法律文书办理社保补缴;其他重大违规参保补缴社保费行为。
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如发现相关线索,可向市社保局社会保险关系科或稽核科举报,举报热线0752-2789225/0752-2789292。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