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绿护绿真英雄!平安林场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创佳话

原标题

咬定青山“孤勇者” 种绿护绿真英雄
平安林场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对弈平凡”创佳话

  “保护绿水青山是林场人的天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作支撑,就不可能做不好生态转型。”

  “砍树为生,生态越来越差,路子也越走越窄。如今转向‘看树’为生,不折不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场必将获得新生。”

  这些掷地有声的话,是林场人对生态环境的坚守与信念。

  始创于1959年的惠州市国有平安林场,坐落于象头山西麓地带,车流穿梭的广梅公路从其腹地穿越而过。如今,林场附近交通便捷,周边农家洋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种上了果树花草,村民不时走过柏油路,传出欢声笑语……鲜为人知的是,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平安林场经历了创业、阵痛、转型、新生等阶段——创业时,白了青丝,绿了荒山;低潮时,困难重重,初心不改;转型时,忠于使命,勇往直前;改革时,乘风破浪,步履不辍……历经一个甲子的时间,平安林场从连绵荒山变成茫茫林海,又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森林公园,谱写了一首跌宕起伏的生态文明交响曲。正如歌曲《孤勇者》里唱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林场的干部职工们把自己活成了暗夜里的一道光,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种绿护绿,创造敢于“对弈平凡”的一段佳话。

平安林场风景秀美。

  ◆接力造绿

  在荒山中筑起“绿色长城”

  “来到平安山,就要图个平平安安!”在平安林场,有一棵有名的“祈福树”,上面挂满了游客们的红布袋,承载着游客们一个个美好的心愿。这棵树龄上百年、高约35米的吊皮锥木是人们心目中的网红树。

  “要不是走绿色发展之路,这棵树早就被砍卖掉了。”平安林场场长陈益为说。1959年冬,平安林场(时名“白芒林场”)正式成立。自建场起,平安林场管理着旱田村、上洞村以及下洞村3个自然村,是典型的“场带村”林场。平安林场第一代职工由附近自然村村民、其他单位选派职工以及城镇知青组成,他们不畏辛劳、敢于吃苦,仅仅依靠一把锄头、一盏油灯、一双胶鞋,便在荒山之中筑起“绿色长城”。

  “我父亲是林场较早的一批职工,他们当时的工作环境特别恶劣。”已经退休5年的林场老职工李新华是一位“林二代”,他从小听父亲讲山里的故事。以前父亲上山并没有成型的道路,只能靠简单的镰刀、锄头辟出一条小径穿行。巡山时,起早摸黑是常态,加之山路崎岖,经常会碰到难以预料的险情。“在一次上山作业中,父亲便不慎把腿摔伤了,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

  1976年,18岁的李新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平安林场的一名新职工。“头顶青天,脚踏实地。白了头发,绿了荒野。”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已深深融进平安林场人的血液,代代相传。当初父辈们种下的小树苗渐渐长高,奠定了平安林场的整体生态格局。

平安林场干部职工坚持种绿护绿。

  ◆场村合力

  共护绿色美好家园

  1981年,陈益为成为林场的新生一代,坚守至今已有42个年头,从基层一线员工一路做到场长。“人生短短几十年,我在林场的时光就有40多年。回头看,发觉自己也像是林场的一棵老树,在此扎根生长、沐浴阳光雨露。”陈益为说。

  陈益为是土生土长的旱田村人,在他眼里,绿化林场就是为家乡储存“绿色财富”。刚进入林场不久时,他担任共青团平安林场团支书一职,曾风风火火地带领林场十几名青年,在旱田村的沙山上种下约50亩“青年林”。如今这片松树林依然挺拔俊秀、郁郁葱葱。

  这片“青年林”还有一个故事。2008年,因经济原因,沙山林木被拍卖,“青年林”一度面临被砍伐的风险。听闻家门口的松树林将被采伐,旱田村的外出乡贤陈锦绣十分心疼和不舍,专程多次登门造访,请求保留松树林,并耗资10多万元将其盘下来。盘下之后,陈锦绣对其精心养护,并出资为这片林修了登山道、安了照明灯,使其成为附近村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前有林场青年一腔热情植下‘青年林’,后有村民力保养护这片林,才让这片松树林得以茁壮成长。”陈益为感叹道,生态保护事业的薪火相传,不仅有林场人的奋斗足迹,也有赖于附近广大村民的拥护;而在林场转型发展过程中,自然村又享受到了产业红利,搭上实现创收致富的发展便车。林场和自然村之间共生共荣的良好互动,演绎了当代乡村振兴的美丽诗篇。

  ◆放下斧头

  专心护林迎来新生

  经历了艰辛的创业后,平安林场迅速发展,创业时种下的树苗茁壮成长。到上世纪90年代初,林场已变成了一片茂密森林。在此基础上,林场开拓了一条以林为主、多样化经营的路子,水力发电站、木材加工厂、办公大楼……各种产业和基础设施相继开办和完善起来。作为一个“场带村”林场,平安林场建设的三级水力发电站不仅解决了自身用电需求,还辐射周边村落,实现了林场和周边村落的良性互动。

  不料,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风云变幻,钢材、水泥、塑料等工业品产量剧增,建筑木材需求量急剧萎缩,价格大幅下跌,而生产木材周期又较长,“靠山吃山”的平安林场效益一落千丈,陷入“断炊”危机。

  在全国林场逐步转型的大背景下,平安林场也进行了下一步发展方向的激烈讨论——建设经济型林场、混合型林场还是生态型林场,三选一怎么选?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爱林如命”的平安林场人毅然选择了后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林场党支部反复做职工思想工作:“日子再难,哪怕勒紧裤带,也不能变卖‘家产’、吃子孙饭断子孙路。”

  在陈益为办公桌旁的抽屉里,至今还夹着泛黄的手写《建议书》,那是他2000年3月写的,主要提出了建设生态型林场的建议。“这并不是说明我的思想有多先进,而是作为一名林场人,我对树木有着朴素的热爱之情。再者,要解决当时人多资源少、干部职工吃不饱的困局,我也希望通过建设生态型林场获得政府一些补助,让林场在经济上得以喘息。没想到,这些内容与后来林场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陈益为笑着说。

  2010年后,为更好地保护动植物多样性,国家大力号召国有林场进行生态建设,减少以至完全停止林木砍伐。陈益为等人的“生态兴场”观点,终于等到了利好政策来“撑腰”。

  但在实际转型过程中,平安林场的路子却没有想象中走得顺畅。作为自负盈亏的经营性事业单位,限额采伐举措的推行,极大地影响了平安林场的创收。一边是广大职工靠林场收入养家糊口,另一边则是林场生态事业要稳步推进。“弹尽粮绝,路在何方?”林场领导班子彻夜商讨,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只能分头出动,四处找钱发工资,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安排一部分青壮年职工停薪留职,熬过眼前“寒冬”。

  放下斧头后,“丰衣足食”沦为“寅吃卯粮”,平安林场被卡住了脖子,苦苦支撑。即便如此,平安林场依然沉下心求发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作支撑,就不可能做不好生态转型。”陈益为坚定地说。自2004年起,平安林场开始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引入了特色的元音古寺项目;两年后,林场又与承包经营方合作开发,引入了平安山风景区项目。在全市10个市属国有林场中,平安林场面积最小,但却是较早进行生态开发并取得收入的林场。目前,平安林场生态旅游项目每年吸引的游客多达20余万人次,年均收入约50万元。 

树龄上百年、高约35米的吊皮锥木成了“网红树”。

  ◆还绿于民

  让群众畅享“森呼吸”

  进入21世纪,国家明确了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定位,鼓励林场大胆改革转型。2011年起,市属国有林场由原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为财政补助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每年都能得到一定金额的财政差额补助。

  从今年3月起,我市10个市属国有林场调整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市财政全额拨款。但是,林场人没有贪图安逸,而是进一步做好森林公园总规,推动生态公益林向生态景观林转型,打造集回归自然、森林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为市属国有林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们将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原先已开发的生态旅游项目基础上,全方位、宽领域打造省级森林公园,将林场打造成为惠州市民游玩首选的‘后花园’。”陈益为介绍,广东平安山省级森林公园总规划面积约6000亩,接下来将完善好基础设施,还绿于民,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让群众畅享“森呼吸”。

  以桉树改造为抓手,平安林场还提出了打造“七彩森林”,即通过一年四季打造不同花色景观,从“砍树”转换为“看树”,走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和谐之路。“以秋天为例,游客可以在此看到黄色的落叶松、红色的五角枫、翠绿的云杉等,以层林尽染、异彩纷呈的景观吸引游客。”陈益为说,同时平安林场还将致力于发展和壮大“车尾箱工程”,“简单地说,就是要让来到林场的游客‘装满平安’而归,让当地农村特色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装满游客们的车尾箱,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林场名片

  惠州市国有平安林场建于1959年冬,地处博罗县境内东部,距县城32公里。林场东部紧靠象头山林场,西面与湖镇镇响水大坑管理区相连,南边与罗阳街道寨头村、汤泉林场相接,北面毗邻柏塘镇平安村。目前林场干部职工共有131人,其中在职26人、退休105人。林场经营面积36500亩,其中林地面积27750亩;公益林面积21159亩,占林地面积76%;森林蓄积1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6.5%。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陈相成 通讯员梁宇 郑文雄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