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公司喊话:建议长期持有,静待市场修复

  

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投资者小赵最近有些不开心,她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净值一直在下降,“从10月24日开始,我的理财账户基本就没赚过钱,16个交易日只有两个交易日账户净值为正,其余交易日要么亏钱要么不赚钱。”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一定幅度调整,导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不同程度回撤,个别产品触发大额赎回。面对突如其来的净值波动,不少投资者表示担忧。与此同时多家金融机构发表致投资者的信,“喊话”不要惊慌,可长期持有手上的纯债类理财产品,静待市场修复。

  部分投资者亏得“有点疼”

  “一年下来的收益,这几天都跌没了。”“奔着安全稳健去的,却不知道银行理财也能跌得这么狠。”“还没从股市的坑里爬出来,又在银行理财的坑里栽了个跟头。”……近日,面对银行理财收益的持续下跌,不少投资者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吐槽:明明只是中低风险的理财,却玩出了心跳过速的感觉。就连投资老手也难逃亏损,总结自己理财经历时称:“前年死于基金,去年死于信托,今年竟然死于理财。”发出“还是去抢大额存单吧”的感叹。

  近一周来,一向以稳健见长的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净值回撤。一时间,“赎回银行理财产品”等话题在微博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刷了屏,面对波动的市场行情,投资者焦虑情绪浓郁。

  “R2级的银行理财,居然也会亏本?”市民林女士打开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想要查看上周购买的理财产品情况,发现迎接自己却是负收益。林女士购买的这款理财产品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评级为PR2,林女士曾经购买过这款理财产品,到期都取得了正收益。这次一笔1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就买了这款产品续上,没想到才入手几天,已经亏掉了快300元。

  “一年的收益都在这几天跌没了,早知如此不如一开始乖乖买存款。”投资者陈先生去年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在3月份曾经历过一次大幅回撤,勉强保住本金,这次却是“连本金都要保不住了”。

  债市调整导致银行理财“急跌”

  银行理财产品一直被视为稳健型投资,但现在为何遭遇了“急跌”?对此,林女士咨询了银行的客户经理,得到了答案:“最近债券市场不好,导致购买的理财产品也受到影响。”

  记者查询了解到,债券市场出现的波动还挺大。相关统计显示,中证全债指数上周下跌0.58%,11月份以来跌幅达0.85%;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周跌1.52%,创2017年1月26日以来最大周跌幅。受此影响,截至11月18日,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累计单位净值小于1元的产品超过2000只,个别新发行产品甚至跌破初始净值。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主要有两个因素导致近期债券价格下降:一是市场流动性有所收敛;二是市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更加乐观,使得部分债市资金可能流入到股市,部分债基面临一定赎回压力,债券供给增加。

  近期监管层陆续出台了“第二支箭”、地产新十六条等政策,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一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助力经济基本面回暖和信用环境改善,也使投资者愈发看好权益市场复苏,开始主动调仓,导致债基等固收类产品被提前赎回,进而使债市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

  这也意味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市场预期的向阳态势,也促使部分投资者将资金从债市流入股市,形成了“跷跷板”效应。但这对债券市场而言,均是“利空”消息,也引发了本轮债市下跌。债市的调整,导致大量配置债券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让部分银行理财的日子也不好过,甚至出现了“破净”。

  不过在周茂华看来,近日债市剧烈波动,有资金面及基本面预期因素,但更多是市场情绪主导。但就整体而言,这种短期的剧烈波动不可持续,市场将逐步回归常态,由于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恢复的力度不会减弱,加之央行呵护经济复苏,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目前市场环境下,也不支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同时,在目前我国基本面环境下,债券短期价格下降,相应债券资产配置吸引力上升,也会吸引部分资金流入。

  机构发声释放稳定信心讯号

  产品的亏损给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信心带来了极大考验,市场再现一轮赎回潮,有理财产品甚至触发了“巨额赎回”。为提振市场信心,中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恒丰理财、民生理财等近20家理财公司迅速发声,对投资者进行安抚,向市场释放了“稳定信心”的讯号。

  中银理财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信提到,面对此次回调,中银理财投研团队坚持稳健策略,尽最大努力追求回撤控制,努力打造产品的韧性,力争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同时,也在密切跟踪研究市场变化,积极争取比较确定的投资机会,在调整中挖掘优质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

  农银理财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针对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出现短期波动,公司已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展望后市,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债券市场的短期调整将逐步企稳。

  交银理财公开表示:“本次回撤并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趋势,短期浮亏并不意味着永久性损失。”民生理财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已对管理的多只系列产品进行了全面梳理,单只产品回撤幅度与风险收益定位、配置策略结构等相关,各系列整体回撤幅度可控。

  与此同时,农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均对部分理财产品的赎回条件进行了调整。农银理财公告称,根据市场及投资运作情况,决定于2022年11月15日开始,将“农银私行·安心快线天天利”“金钥匙·安心快线”天天利滚利第2期、“安心·灵动·30天”(高净值私人银行专享)3款理财产品的赎回开放时段开始时间,由银行工作日5:00调整为银行工作日8:30。11月15日,农银理财再次公告,11月16日起关闭上述3款产品的预约赎回功能,即非赎回开放时段不再提供预约赎回申请功能。

  招银理财也在11月16日将旗下“招睿颐养丰润两年定开4号增强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的赎回开放时间进行了缩短。结合此前发布的产品说明书,该产品的赎回开放时间由开放日前的5个交易日调整为4个交易日。

  相关链接

  理性看待净值波动 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债市波动,投资者如何应对?多家理财公司发文表示,快跌过后无需悲观,应静待市场企稳。例如平安理财认为,短期固收理财近期虽较长期限影响较大,但拉长时间来看,待债市企稳,仍具流动性配置价值。新资金配置固收+,既能捕捉债券调整后收益率的提升效果,又能布局权益市场的长期价值,还能通过资产配置来优化整体波动。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该着眼于长期投资,理性看待理财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

  实际上,不少投资者早在上半年遭遇了“破净潮”。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市场有3600只银行理财产品录得负收益,破净银行理财产品达到1200只,破净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超过13%。不过,随着债市和A股市场逐渐回暖,理财产品收益有所提升,“破净”产品也多数回温。同时,从上半年理财产品的兑付情况来看,产品兑付收益并没有因为短期的“破净”浪潮受到严重影响,仍有超9成的产品能够达到业绩比较基准,完成收益兑付。

  “首先,投资者要正确看待净值型理财产品,不管是低风险、中风险还是高风险,理财产品的净值都会有一定波动性,相对来看,债券的价格波动要低于股票、基金的价格。其次,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要重点考察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方向和比例、历史净值波动情况等,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中长期理财产品,不必过于纠结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如果频繁申购赎回或者短期未达预期即赎回,很容易出现“浮亏”变“实亏”的情况,金融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市场净值波动,合理安排资金用途,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以及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周期性特征,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加大甚至破净或将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通过做好客户分层和投资者教育,保持资管规模稳健增长的同时,发掘客户真实风险偏好,并通过更丰富的产品体系提供差异化服务,持续增强客户粘性,是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普益标准报告指出。

  东江时报记者刘乙端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