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金龙大道(惠城区段)快速化改造正式通车,金龙大道快速路是惠州首条连接城市中心与高速公路的城市快速化通道,是惠州市的第一条快速路。
然而,就在这条正式通车不久的快速路上,近日出现了多处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为确保金龙大道快速路安全、有序、顺畅运作,11月22日下午,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重点工作督导专班立刻启动快速处置机制,主动协调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和小金口街道开展打击处置,当晚已成功查获了1起跨区域偷倒建筑垃圾的案件,从立案到破案,仅用了12个小时。
快速处置机制启动 部门联手雷霆出击
金龙大道作为惠州市首条城市快速路,不仅是广大市民方便快捷的出行通道,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道路。为了进一步提升金龙大道城市快速路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到及时、快速、有效处置金龙大道快速路发生的各类违法问题和各类应急事件,确保金龙大道快速路安全、有序、顺畅运作,特制定《金龙大道快速路违法问题及应急事件快速处置规范(试行)》。
11月22日,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重点工作督导专班发现金龙大道存在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情况后,立刻启动快速处置机制,主动协调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和镇街开展打击处置。
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市、区两级公安机调集刑侦、治安等力量成立专案组侦办,市公安局领导靠前部署,强化推动落实,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
专案组很快锁定了涉案车辆和驾驶员雷某庭,当晚前往惠阳区秋长街道将雷某庭带回进行传唤询问。小金口街道高度重视安排综合执法队参与联合办案。起初,雷某庭态度极度嚣张,多次隐瞒事实,拒不承认自己的违法行为。在询问人员出示调取监控视频、行车轨迹和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后,雷某庭在铁证面前不得不低头认错,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提供出偷倒点对接人洪某师。专案组随即连夜传唤洪某师到小金口派出所接受询问。据洪某师供述,雷某庭曾本月19日至21日多次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从深圳市某地运输淤泥并偷倒至金龙大道沿线,共计偷倒建筑淤泥5车次65立方米。
根据雷某庭、洪某师二人的口供、车辆行驶轨迹、微信聊天记录及高速路口记录等证据,基本确定了雷某庭涉嫌跨区域转运建筑垃圾的违法事实。小金口街道按职能分工将案件线索移交区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查办。
另外,两名涉案人员雷某庭、洪某师已被公安部门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刑事拘留。
记者从小金口街道了解到,接下来将继续以“零容忍”的态度,多措并举严厉打击跨区域转运、倾倒建筑垃圾的违法乱象。一方面,将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交警中队、治安队等部门力量对道路沿线卡口视频和商户社会视频进行排查,进一步加强对线索的摸排。另一方面组织专业团队在道路沿线重点路段布设临时监控视频。在此基础上,深入宣传街道制定的建筑垃圾举报奖励办法和24小时举报电话0752-2799585(对提供有效线索并配合查获涉案车辆的举报人给予3000元奖励),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建筑垃圾的监督和管理,切实形成群防群治的氛围。小金口街道将加大巡查打击力度,调度治安、综合执法队伍对辖区各道路开展巡查。
惠州启动“4+13”工作机制 打击非法倾倒行为
另外,记者从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为进一步依法打击非法处置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固废物行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铁腕”保护惠州青山绿水,惠州市通过整合公安、司法、交通、城管等多个部门执法力量,依托各级城管委工作平台,建立了查处违法处置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联合执法机制,探索依法高效治理非法转移倾倒固废物这一城市顽疾的“惠州模式”。
近日,惠州市城管委办公室在市城管执法局召开联合执法第一次联席会议,市公安、司法、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城管执法部门及各县(区)政府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据了解,联合执法机制是指联勤联动、执法协助、组织保障、指挥调度4大机制和关于集中整治、定点检查、联合巡查、应急支援、线索移交、办案协作等方面的13项制度(简称“4+13”工作机制)。
会议对启动执行《惠州市查处违法处置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进行了说明,并就各县(区)和镇(街)迅速建立和落实联合执法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强调,“4+13”工作机制是惠州市规范查处违法处置固废物的有效模式,是整合部门力量、厘清部门职责、提高执法监管效能的创新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迅速细化配套措施,建立联合执法“粤政易”工作群,根据工作实际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非法处置固废物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市城管委办公室将加强指导检查,推动联合执法机制落实落细,提升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惠报全媒体记者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