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广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他指出:“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总书记的指示,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指明了产业工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为推进这项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启动会。

  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背景

  根据全国总工会2017年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调查显示,5年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总数已达3.9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8.13%,较2012年的3.5亿人增长了11.8%,产业工人队伍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对标工业化发达的西方国家与“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发展还存在“量多质不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产业工人队伍内部阶层分化日益加大,素质跟不上发展步伐,权益的实现不够到位。基于此,2017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方案》的实施,明确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改革举措。

  二、公司产业工人建设推进情况

  2019年,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新一轮的组织机构变革浪潮中应运而生,定位为制安一体的履约中心、核心业务的利润中心、核心业务市场营销的支撑平台。公司拥有华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建筑钢结构生产制造基地,建成了国内首条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制造主要科技成果整体获评国际领先,公司正朝着核心业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迈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打造一支适应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结构优良的人才队伍。目前,在公司内部直接或间接从事制造业务的员工共计1294人,其中现有产业工人1134人,占比87%。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成为公司迫切需要直面的问题。

  直面问题,顺势而为。公司成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大区、公司两级党委重点工作,由大区党委书记亲自安排,建立起“党委抓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锚定“思想有引领、收入有保障、素质有提升、发展有目标、生活有关怀”五项目标,实施过程中持续完善“党建联络、价值激励、人才培育和服务保障”四个机制,加速培育一支可以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人才保障的产业工人队伍。


公司工会委员和5名产业工人合影。

  (一)完善党建联络机制,提高产业工人思想政治素养

  压实主体责任。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司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重要任务贯穿到企业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公司党委牵头组织多次方案研讨和评审会,根据《方案》制定推进情况表,定人推进、定期研讨、定时考核,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凝聚思想共识。团结引导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产业工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全国优秀农民工白新涛同志走进项目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云宣讲,覆盖中建集团在建项目,在线观看人数达40余万人次。开展先锋微讲堂、党史读书会、工人晨会、党群联络员进班组等活动150余次,宣贯公司发展战略、解读产改政策,将产业工人思想统一到实现公司战略上来,让产业工人真正理解、真心拥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汇聚起开新局、创伟业的强大力量。

  夯实战斗堡垒。设置车间党支部,选优配强专职副书记。建立党群联络员机制,解决沟通渠道和情感认同的问题,做到“四必清、五必谈、六必帮”,33名党群联络员“以真心换真情”,落实“五个一”举措(结交一批朋友、建立一组群聊、完善一份档案、每周深入一次车间和定期反馈一次情况),覆盖1300余名产业工人,反馈职工诉求91条,办结率达95%。后续持续跟进诉求解决情况,结合“红黄榜”积分制评选优秀联络员6名,党群联络机制已成为公司组织生活中一项规定动作。

  巩固主人翁地位。企业应始终坚持以“奋斗者”为本,转变产业工人“打工者”心态,促进产业工人融入企业,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同频共振,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为增进情感沟通,明确以领导班子为首的交心谈心工作制度,通过常态化交心谈心,不断拉进蓝领与白领的心灵距离,打破身份隔阂。公司为推进厂务民主管理,5名产业工人当选公司工会委员,1名产业工人当选属地人大代表,16名优秀产业工人代表参加公司年度职代会、工代会,主动参与公司治理,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不断畅通产业工人发声渠道。在各种荣誉评选中还重点向产业工人倾斜,通过匠心路、工匠榜等宣传阵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有力增强产业工人荣誉感和自豪感,不断巩固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导师带徒拜师仪式。

  (二)完善价值激励机制,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

  搭建技能比武平台。在攻坚一线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公司连续六年承办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连续三年举办“武林大会”全工种技能比武,以赛促练,遴选一批技能骨干,以实操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常态化开展车间劳动竞赛,以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为导向,激励产业工人奋勇争先,提升生产效率,车间单月产量突破万吨。涌现出以白新涛、原汝超、张少飞、游润东等为代表的工匠典型,培育出以冯清川为领军的基层创新代表。在国家级、省部级竞技平台上屡获佳绩,累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中国好人等省部级以上荣誉9项;白新涛创新工作室获惠州市首席技师工作室;研发建成全国首条重型H型钢智能制造生产线,形成了一批智造专利群,孵化了一批研究创新人才,培育了一批高技能队伍。

  精准激励引领突破。策划实施车间班组定额承包,探索个人计件承包模式,员工所得报酬与贡献度直接挂钩,激发产业工人生产积极性,平均月产量提高25%,避免了“大锅饭”局面,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按劳分配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产业工人考核及分配机制,以工作量、效率、质量、安全等维度建立考核评分标准,建立评分标准与工资薪酬对等通道,通过班组承包、劳动竞赛等措施,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工作开展以来,公司产业工人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平均薪资增幅约13%,月平均收入居于行业前列,奖金、技能津贴、福利待遇等综合收入不断提升;员工离职率较往年有显著降低,平均降幅达42%,其中入职一年内的员工离职率降幅为45%,人员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端午特色活动——厨王争霸赛。

  (三)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

  健全职业发展通道。公司产业工人队伍人数扩充至1547人,较方案实施之初增长33.9%,自有产业工人已突破至1010人,占比65.2%,各工种、技能人才比例搭配趋于合理,进一步形成橄榄型人才分布,更适应车间实际生产需要。出台《技师评定管理办法》《产业工人转岗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技能+管理”职业双通道,鼓励优秀人员向部门管理岗位转岗,为产业工人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提供新方向,累计完成转岗48人。

  量身定制培养体系。开展精益管理培训,学习中建科工“四大变革”和韶钢管理变革的理念做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孵化建立焊工、铆工两大培训中心,形成“1+2”人才培养运行模式,累计完成学徒工培训班6期,熟练工技能提升培训班3期,受训人次达276人次。针对新员工、熟练工、班组长等各类群体制定个性化培养措施。出台《技工技能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让产业工人知要求、明方向。针对新员工定期开展技能理论知识培训,在入职一周内完成技术理论交底、企业文化等培训,打牢新员工理论基础;针对熟练工开展技能等级提升培训,累计参与培训人数达1500余人,54名产业工人获得等级提升认定;针对班组长,以3年系统培养计划为基础开展“七步走”培训,50名班组长发挥“头雁效应”,夯实基层管理能力。

  导师带徒成长护航。着重探索大、中专院校定向班培养模式,公司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等大专院校联合开办“中建钢构班”,先后培养53名定向班学生,累计引进中职以上学历产业工人173人,占自有产业工人引进总数的20%;与贵州省黔东南州贞丰县总工会对接,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就业等方式,开展扶贫就业;出台《技能工人“导师带徒”管理办法》,建立以带徒成果为结果导向的师徒制度,优化老中青搭配,做好技能的传帮带教工作,2021年39名学徒工成功提升技能等级,长期培养知识化、年轻化、学习力强的后备产业工人力量。


新春嘉年华——写春联活动。

  (四)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产业工人幸福指数

  维护职工权益。发挥党工团的合力,从衣食住行关注产业工人的生活,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与产业工人的情感纽带。深度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为职工解难题,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建成职工书屋、健身房、职工活动室等一系列便民设施,“一站式”解决职工日常生活需求,并对办公生活设施维护升级,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活体验。发挥民主管理作用,积极推进厂务公开和建言献策,公司获评广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让广大一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参与者。

  强化服务保障。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厂长信箱、工会主席接待日、职工巡视座谈、“华姐热线”等多元化诉求反馈机制,设立就学教育、婚恋交友、困难职工帮扶三大工会工作小组,清单化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公司积极开展职工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在攻坚一线累计征集100余条“金点子”“五小成果”,实现创效2000余万元,助力车间产能释放和项目履约;冯清川、胡从柱、原汝超等3个创新工作室获评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提升幸福指数。关心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定期开展心理疏导、防疫应急演练和日常急救培训,职工年度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开展困难职工帮扶、金秋助学、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慰问活动,让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心系“小候鸟”,关爱促成长,连续开展9届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覆盖产业工人及子女276人;开展新春嘉年华趣味运动会、“钢构·健康行”“巾帼素拓”“‘羽’你相约·快乐篮球”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通过集体生日会、新春年夜饭、厨王争霸赛等活动,让广大职工切身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公司通过系列举措,不断强化广大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通过明晰的工人培养体系、完善的民主管理机制、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有效的价值激励措施以及持续开展的各层级产业工人的能力提升培训及评审鉴定、导师带徒、岗位竞赛等,经过两年的运行,公司产业工人队伍充满对公司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使他们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动能,与公司共谋未来成长与发展,公司也获评为广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工人队伍能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衡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把产业工人最大限度地组织好、培育好,既是这项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大计。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应时刻保持政治站位,紧跟新时代新改革步伐,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按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总体思路,采取有力举措,主动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浪潮之中,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作者:蔡良浩 赵兵 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