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惠州:推动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增长7%以上!

  惠州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7%以上

  乘势而上 推动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

  2月7日上午,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吉主持会议,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温金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明确了今年的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惠州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7%以上。“乘势而上推动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传出令人振奋的信号。

大会会场。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王建桥 摄

  去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

  过去一年,惠州市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质效持续向上突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1.2亿元,增长4.2%,增速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1396.5亿元,增长42.1%,均居全省第二。

  大亚湾畔,埃克森美孚乙烯一期项目进入装置安装阶段、恒力石化(PTA)项目竣工;在仲恺高新区,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扩产项目投产……惠州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大亚湾开发区连续4年蝉联“全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仲恺高新区获评省级新一代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园,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级高新区。

  数据显示,惠州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去年,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5.9%和39.1%。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8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2729家,增速均居珠三角第一。市场“活鱼”越来越多,全市实有市场主体84.4万家,增长7.9%。

  城市“颜值”和“气质”双提升。惠州持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6个,城镇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40公里。1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空气质量持续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列。此外,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成形,加快融入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

  惠州以城带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0亿元,增长7.5%,增速居全省第二。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一期投入运营,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

  惠州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去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447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2250个,3家“县区第二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建设惠民球场151片,向困难群众发放补助6.2亿元。

  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能级

  今年,惠州将切实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能级,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坚持“制造业当家”,惠州持续用力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打造“3+7”产业园区、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

  惠州将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打造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进一步丰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品和产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

  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方面,惠州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在推动湾区协同发展方面,惠州将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充分发挥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功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加紧密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

  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方面,引导县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好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在打造优美花园城市方面,惠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落实好绿美广东大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惠州人民生活在蓝天白云下、鸟语花香中。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惠州坚持新增财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用心用情用力破解就业、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难题,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

  “坚定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向改革要动力要质量要效率,在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