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万里驰援 勇士归来
10名惠州蓝天救援队队员完成土耳其救援任务平安返惠
“国有界,爱无疆。”2月18日下午3时许,惠州蓝天救援队赴土耳其地震灾区救援的10名队员平安抵达惠州,其他队员为他们举办了欢迎仪式并送上鲜花和拥抱。简单而温暖的仪式为本次“跨国生命救援”画上句号。
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月10日下午6时许,作为蓝天救援队第二梯队的惠州蓝天救援队10名队员前往土耳其,并在抵达当地的当天晚上开展救援行动。截至2月15日,惠州蓝天救援队参与搜救出了3名幸存者、43名罹难者。
惠州蓝天救援队赴土耳其地震灾区救援的10名队员平安抵达惠州。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队友和亲属迎接勇士们平安归来
“来了来了!”2月18日下午3时许,随着惠州蓝天救援队队车缓缓驶入基地,10名勇士走出车门,等待已久的亲人们和队友们掌声雷动,燃放礼炮,送上鲜花,与凯旋的勇士深情拥抱,热烈欢迎英雄平安归来。
当天下午,惠州蓝天救援队队员夏晓龙的妻子黄婉瑜带着儿子一起来到基地迎接。看到丈夫平安归来,黄婉瑜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黄婉瑜告诉记者,2月6日当晚,土耳其地震发生后,丈夫就对她说要到土耳其参与救援。家里的顶梁柱要到那么远的地方,还是进行危险的地震救援,她虽然心里不愿意,但还是支持丈夫的决定,并给他准备了行李和应急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可在丈夫去土耳其救援的8天里,她因为担心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都要发信息确认一下,直到丈夫回了信息我才安心休息。”
爸爸去土耳其救援平安归来,夏晓龙13岁的儿子内心感到非常自豪,“在我心里,爸爸是个英雄。”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天下午,惠州市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会长利立然父母特意从河源赶到惠州迎接。看着救援队队员一个个安全回惠,利立然母亲红着眼眶,激动地上前与队员们一一相拥,“平安回来就好。”
利立然父母平时住在河源,当得知儿子要出发土耳其救援时,现年73岁的利伯知道自己阻拦不住,唯有支持和祈祷。让他欣慰的是,儿子和队友们都平安回来了,他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他高兴地说:“孩子们都是好样的!”
惠州蓝天救援队平安归来。
首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
这次是惠州蓝天救援队首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这对惠州蓝天救援队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个里程碑。
回忆起这几天的跨国救援,利立然告诉记者,“灾区天气寒冷再加上语言不通,确实给救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救援现场还出现了几次余震,救援环境比较恶劣。”让他特别感动的是,尽管如此,队员们克服生理和心理的极限,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救援任务。
“救援没有国界宗教之分,在我们眼里,生命至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惠州蓝天救援队队长余红兵说,在救援现场,救援队竭尽所能坚持人道主义生命救援,饿了就啃面包、喝点水,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不放弃。
前来迎接的母亲见到儿子平安归来,献上温暖的拥抱。
时间回到2月13日土耳其当地时间8时,惠州蓝天救援队和东莞、河源江东新区三支蓝天救援队在当地领队的带领下前往两幢6层、近600平方米的楼层进行搜索作业。在接到任务后,全体蓝天救援队队员们一刻也不怠慢,对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坍塌废墟进行地毯式搜索。
就在救援队员紧张搜索时,领队告知五楼有一位老太太不确定是否已经出来,家属也联系不上,有可能被埋在废墟里。得知消息后,大家马上开展行动,破拆工具、大锤子轮番上阵,硬是把房间近15厘米厚的楼面变出一个大坑。遗憾的是,救援队员没在房间发现老人。但队员们并没有放弃,重新分析老人在客厅的可能性,并开始挖通往客厅的通道,当地应急局救援人员、警察、军人也一起参与其中。客厅被打通清理干净完毕已是晚上7时30分,大家以最快速度吃了点东西后又继续工作。其后大家先后搜索了客厅和厨房,直到14日凌晨1时也没有任何发现。最后,当地警察与救援队员沟通后,让大家先回去休息,天亮后再继续。
2月14日中午,惠州蓝天救援队所在的组收到翻译来电,称经过警察联系家属,确认老人已在楼房倒塌前跟随家属及时撤出现场。“虽然大家都劳累了一天,但得知老人安全,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消息!”余红兵说。
救援的过程很艰辛,因为不确定是否还有生还者,惠州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只能借助木大梁、铁锹、锤子等进行人工开挖,一直从早上挖到晚上,希望能挽救更多的生命。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惠州蓝天救援队队员的双手都布满了深深浅浅的伤痕。“为了最大限度地挽救幸存者,我们必须用人手开挖。”惠州蓝天救援队队员夏晓龙说,在救援当中,为了抢救生命,不能动用大型、重型的装备和器材,如果探测到生命体征,得像“愚公移山”那样一点点开挖,避免对幸存者的二次伤害。
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截至2月15日,惠州蓝天救援队参与搜救出了3名幸存者、43名罹难者。
为救援队员献上鲜花。
从实战中学到更多救援知识技能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与跨国救援,因为当地环境比较恶劣,我把遗书都写好了,怕真的有事发生的时候,来不及交代一些事情。”利立然表示,自己身为惠州市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会长,既要参与救援,又要时刻记挂着队员们的安全,心理压力很大。“幸好在救助他人的前提下,大家都平安回来了,我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利立然说,这次跨国救援也让队员们学到了更多与救援相关的知识技能,为日后突发状况救援储备了实战经验。“接下来,将把此次救援的经验总结起来,分享给其他队友,提高队伍的整体救援能力。”
作为救援队队长,余红兵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把队员平安带回惠州。“这次队员们真的很不容易,每天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大家住在一所学校里,气温最低达零下7摄氏度,睡在毛毯上,人挨着人,脚挨着脚,因为过于劳累,一躺下便能睡着。”余红兵说,为了抓紧时间救援,队员们赴土耳其救援以来一直没洗过澡,直到2月17日离开土耳其,才在机场洗了一次澡。离开土耳其时,惠州蓝天救援队还将价值约2万元的帐篷和药品留给了当地。
“出征时无畏,归来时无恙。热烈欢迎惠州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回家!”惠州蓝天救援队万里驰援土耳其救援的行为,得到了惠州广大市民高度赞扬。当天下午,市文明办、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为10名队员佩戴绶带,颁发荣誉证书,对10名队员在土耳其救援中大爱无疆、英勇救援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文: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陈春惠
图:惠州日报 记者杨建业
视频:惠州日报 记者杨建业 魏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