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坚持把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

原标题:

  惠州坚持把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

  干事创业更有底气 为民服务更得人气

  2月2日,惠东县高潭镇黄洲村,村民刘运红早早就开始张罗,备好铁锹、锄头、花生种子。下午3时,正在广东东江干部学院受训的2023年市直机关优秀党员示范培训班第五组学员准时赶到,大家扛起农具,手提种子,跟着刘运红来到地头。很快,大家齐心协力,就把一片长着杂草的土地平整干净,种好了花生。“我的小孩都在县城务工,家里只有我和老伴,正愁着农忙没人帮忙。今天特别高兴,有这么多党员干部帮忙,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刘运红说。

  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劳动教育,在惠州正变成常态。去年下半年,惠州出台工作方案,在广东东江干部学院培训班中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并于今年2月开始在全市推广,让广大干部在劳动实践中砥砺担当实干的过硬品质。

  

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在劳动实践中体悟群众甘苦增进干群感情。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深入基层真干实干真锻炼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多次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并强调,要“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对党员干部而言,更要当好表率和模范,多下基层,在脚踏实地中感受劳动的意义。

  但在现实中,很多干部都是从家门进校门、从校门进机关门,这样的“三门干部”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缺乏群众工作经验,成长进步就会受到阻碍。而深入基层历练,是促进干部成长成熟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

  “党员干部植根于人民群众,一旦脱离群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惠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干部培训中开展劳动教育,正是让干部接近群众、向群众学习的好机会。

  根据工作方案,在惠州市内举办的各类干部培训班次中,按照力戒形式主义、坚持问题导向、不增加基层负担的总体要求,一般安排半天(中长期班可延长至1天)时间,灵活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围绕“三进”(进镇、进村、进农户)、“三同”(同吃、同学习、同劳动)、“三问”(问需于民、问政策于民、问计于民)、“三送”(送温暖、送信息、送实惠),让干部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朋友,努力实现个人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党性受锻炼、能力得提升等培训目标。

  “尽管半天的时间十分短暂,但让我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与光荣,更增强了党性修养,厚植了为民情怀。”惠州市直机关优秀党员示范班学员林洁说。

  据了解,劳动教育主要以培训班临时党支部与村(社区)党组织共过主题党日活动方式进行,包括参与一次农活劳作、开展一次惠民政策宣讲、认领一件民生“微”实事等“七个一”,推动干部在基层真干实干真锻炼,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成长道路。

  干部更有“泥土味”“烟火气”

  常言道,党员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对群众的真情。

  惠州市直机关优秀党员示范培训班、大亚湾开发区优秀党员示范培训班结合乡镇重点工作,深入农户宣讲涉农保险、医疗保障等惠民惠农政策。

  惠东县“两新”党组织党员培训班以“党建红+生态绿”为主题,为高潭镇福田村干部、群众上党课,把村民“拉进来”,让党课接地气,真正讲到村民心坎上,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学院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和完善劳动课程内容设置,开展了一系列充满吸引力的劳动课程。”广东东江干部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劳动教育以来,已有360多名学员在高潭镇参加了劳动教育,学员与群众同坐长板凳、同吃农家饭、同干农家活,不但激发了学员的参与热情,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在开展劳动教育中,惠州市直机关优秀党员示范班学员邓丽妆负责向农户宣传惠农政策。“参加本次劳动教育,让我有了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我能更加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邓丽妆表示,这对她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为更好开展工作提供了思路。

  “学员走出课堂和教学点,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户厨房,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成了朋友。”高潭镇党委组织委员谢长波说,日远日疏,日近日亲,随着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干群感情也一定会更加深厚起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员干部不能做不食人间烟火的寂寞圣贤,而应进百家门、听百家言,多沾一沾田间地头‘泥土味’‘烟火气’。”惠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泥土味”“烟火气”,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气息。我们要求培训班的学员不扰民、不作秀,通过劳动教育,多听群众心声、多和群众交流、多到田间地头转转,真正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基层的奋斗和历练中守初心、担使命,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民服务提质效得人气

  俗话说:“人间烟火气,最暖百姓心。”干部劳动教育能否真正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具有“烟火气”,到最后都要看能否落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

  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劳作及调研,认真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认领一件民生“微”实事,小组党员干部带头以行践诺,以务实的作风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劳动教育试行期间,龙门县乡村振兴专业素质提升培训班等3个班次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认领了16件民生“微”实事,包括为村民网购学习用品、安装简易雨棚、集资购置集体使用大风扇、解决菠萝销售难等。随着一件件“微”实事的落地,劳动教育的过程已成为解决问题、群众得实惠、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

  “学员认领的一件件‘微’实事虽然看上去很小,给群众带来的直接实惠也不多,但‘小’能见‘大’,这点点滴滴的情意打动和温暖了群众的心。”福田村党总支书记朱汉文表示,劳动教育搭建起干部、群众的“连心桥”,进一步凝聚了党群合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自觉。

  “公梅村是个空心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这些党员干部帮助我们耕种生产,给农产品找销路,增加收入,为我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在高潭镇公梅村村民看来,劳动教育改进了干部作风,提升了干部为民服务质效。

  2月15日,在惠州市委党校举行的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期间,学员们来到市国有东江林场激流坑工区,开展“党建林”植树活动,大家相互协作,有的扶苗培土,有的浇水灌溉,种下了近千株香樟树苗,为绿美惠州生态建设贡献力量,这也是惠州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

  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体会劳动艰辛,感悟劳动价值,接地气,去“娇气”,让干事创业更有底气,为民服务更得人气。

  短评

  党员干部要主动

  俯下身来“自找苦吃”

  参训学员要走出课堂、走进乡村、走入农户,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朋友,为群众办实事。今年2月开始,惠州在全市干部培训班次推广开展劳动教育,让干部在充满“泥土味”的劳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砺本领。这是惠州探索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又一有力举措。

  剑不磨不利,苗不墩不壮。党员干部做不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不愿意去基层“墩墩苗”,不深入了解乡情民情,说话办事就不能与群众同频共振,面对复杂矛盾难免手足无措,工作质效犹如隔靴搔痒,成长进步之路必然受阻。

  党员干部本身来自群众,不可忘其根本,理应到基层一线“自找苦吃”,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长才干、提能力。其实,“自找苦吃”带给党员干部的是宝贵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百姓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更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

  当前,惠州正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更需要党员干部俯下身来“自找苦吃”,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在一线实践中主动迎接挑战、练就过硬本领。唯有如此,才能把惠州高质量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在新征程上再创新辉煌、谱写新篇章。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香金群 通讯员惠市组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