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杏林天使温润生命 妙手仁术驱除心霾

原标题

杏林天使温润生命 妙手仁术驱除心霾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用爱浇灌患者心灵之花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医学格言,精准地描述了心理医生的职责。治愈是心理医生的基本职责,他们通过不断的帮助、安慰彰显人性关怀,抚慰患者心灵之痛,点燃希望之光。

  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着理想和抱负,踏上从医之路;他们心怀大爱,时刻牢记用温暖服务为患者驱散心中阴霾;他们坚守初心,克服工作中的荆棘与坎坷,将医生这一职业视为一生的追求,为精神卫生事业默默奉献。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医者心声。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向民

坚守岗位30载 守护优抚患者心灵健康

  医生世家成长,传承医者责任。市二院优抚病区主任刘向民出生于医学家庭,父亲和爷爷都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医德医术,在两位医生长辈的教导下成长,他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从医路。在优抚病区工作30载,刘向民始终不忘初心,带领科室团队以仁心仁术守护优抚患者的心灵健康,把温暖送进每位患者的心田。

刘向民。

  ◆用心用情

  为优抚患者康复和幸福努力

  市二院优抚病区(十二区)位于红花湖院区,是由原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在2021年与市二院合并后成立,以拥军优抚为主的部门,主要收治惠州市及海陆丰伴有精神障碍的退役军人。

  “这里有的优抚军人已经住了30多年,有些人还是越战老兵。他们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刘向民告诉记者,原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于1974年成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朝夕相处,刘向民及科室的其他医护人员已与这些优抚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胜似亲人。

  “你今天早餐吃了没?”“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哪里觉得不舒服?”在查房的时候,刘向民及值班护士总是与患者们亲切交流,在家长里短中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判断他们的病情,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对于医生而言,病人能够痊愈,重新回归家庭,重获精彩人生,就是最大的幸福。”刘向民表示,部分优抚患者自控能力较差,给科室医生的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但优抚病区的医护人员始终把关爱患者作为自己的追求,高质量保障优抚患者的身心健康。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这些受人尊敬的英雄,正一步步朝着康复和幸福的方向迈进。

  “如今,这里能为优抚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就医环境和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谈及科室如今的发展,刘向民欣慰一笑。他表示,两院融合后,优抚病区主要迎来三大变化:第一是科室管理更加精细化、系统化;第二是团队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对于患者护理更加专业;第三是资源实现共享,科室可以依托市二院的中医科、心理科以及特需门诊等,让优抚患者身心健康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寓治于乐

  为患者康复注入“心”力量

  在市二院优抚病区内,处处洋溢着尊重、关爱军人的氛围。为丰富优抚患者精神生活,该科室的医护人员为服务对象打造了集学习、休闲、娱乐、疗养于一体的专属空间,让服务对象“寓治于乐”,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温馨的休闲娱乐生活。

  在这里,优抚患者可体验手工、绘画、做菜、健身操等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助力康复治疗。病区还设有专门的室外活动场地,可体验乒乓球、羽毛球等文体生活。一项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既为病区增添了欢乐气息,又丰富了优抚患者的住院生活。让他们在娱乐活动提升自知力,唤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有助于他们早日康复。伴随红花湖院区的建设按下快速键,他们的生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关注患者所需,提供特色服务。“我们科室将继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向优抚患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特色治疗的同时,也让优抚患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刘向民称,今后优抚病区将继续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加贴心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重获“有健康、有尊严、有价值、受尊重”的人生,为他们能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医生世家成长,传承医者责任。市二院优抚病区主任刘向民出生于医学家庭,父亲和爷爷都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医德医术,在两位医生长辈的教导下成长,他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从医路。在优抚病区工作30载,刘向民始终不忘初心,带领科室团队以仁心仁术守护优抚患者的心灵健康,把温暖送进每位患者的心田。

李鹏辉

一诺一生 甘做特殊患者守护神

  提起精神心理疾病,许多人谈之色变,望而却步。然而,在市二院急性干预中心却有一群敢为人先,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在科室主任李鹏辉的带领下,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甘做特殊患者的守护神,为千家万户的安宁、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我们的团队朝气蓬勃、富有爱心,用精湛的技术治疗患者,把患者当作亲人般关心爱护,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急性干预中心主任李鹏辉如是说。

李鹏辉

  ◆医技精湛

  治愈患者精神伤痛

  急性干预中心是市二院于2017年成立的亚专科,主要收治的是急性发作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新发病及复发的急性发作患者。在这里,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难,坚持“仁心仁术、人文关怀”,对每一位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努力促进其社会功能全面恢复。

  “忧患者之忧,急患者所急”是市二院急性干预中心的服务宗旨,也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行动指南。在市二院各项制度及规程的严格要求下,李鹏辉带领全科医生护士,以优质服务为目标,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反复操练各项技术,熟练和提高应急技能,提高医疗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目前科室共有7名医生,其中2名为硕士研究生,联系专家是惠州市名医、主任医师邬德纯。”李鹏辉告诉记者,作为医院新成立的亚专科,该院党委及院领导在各项工作上,均对科室给予了大力支持。因此,市二院急性干预中心的医疗团队实力相对较强。同时,急性干预中心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牢记医者誓言和使命,为科室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力量。

  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李鹏辉要求团队紧跟医学前沿,及时发现自身不足,通过外出进修及各种培训、院内业务学习、科室业务学习、自学等,不断提升医护个人的业务水平。他说:“我跟团队医生都会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用心去帮助每一位患者,希望他们得享精神健康福祉,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以爱行医

  给予患者尊重和关心

  作为急性干预科,时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对此,科室团队有一套处理准则。“无论是使用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尊重患者,都是前提条件。”李鹏辉告诉记者,之所以强调“尊重患者”,是因为社会上确实不少人歧视精神障碍患者,这些“另类的目光”,会让患者滋生病耻感。

  由于急性干预科患者的特殊性,他们经常会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困扰和挑战,但该科室的医务人员总是能体谅和包容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在我眼里,精神障碍患者和其他疾病的患者是一样的。”李鹏辉表示,大多数患者很敏感,尤其需要尊重与关爱,科室医护人员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与关怀。

  一个人得了精神疾病,往往会影响整个家庭。换言之,医生治愈了一个精神疾病患者,便等于帮助了一个家庭。“如果家里有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内心其实特别煎熬,甚至绝望。”每次见到患者病情好转,李鹏辉便由衷感到幸福,因为这意味着又一个家庭得到“救赎”。

  在他看来,每个人选择从医的初衷各不一样,有的源于热爱,有的可能纯属偶然,但患者与家属发自内心的一声“谢谢”,却是大多数医者成就感和行动力的来源。“一旦选择了医学,会面临许多的困难,但更多的是快乐与希望。医生一诺,一诺一生,愿我们用一辈子的爱去坚守。”他说道。

  提起精神心理疾病,许多人谈之色变,望而却步。然而,在市二院急性干预中心却有一群敢为人先,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在科室主任李鹏辉的带领下,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甘做特殊患者的守护神,为千家万户的安宁、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我们的团队朝气蓬勃、富有爱心,用精湛的技术治疗患者,把患者当作亲人般关心爱护,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急性干预中心主任李鹏辉如是说。

罗小光

问诊解“心结” 开方除病痛

  在市二院有这样一个特色科室——中医科,它融合中医和现代心理学进行系统诊断,通过“形神共调、针药并用”的中医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身心健康诊疗,以特色中医服务造福百姓。一剂汤药,一根银针、一张敷贴,便是中医科负责人罗小光为病人解忧除痛的利器。

罗小光。

  ◆医患情深

  双向奔赴的温暖

  2020年以来,市二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开设中医科,沿步国粹中医,让中医融入精神健康领域。秉承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市二院中医科立足中医,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辩证运用中医药治疗心理以及其他疾病,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认真负责,济世惠民、传承创新”是罗小光为市二院中医科写下的科训。他这样写,也这样做。从事中医事业整整16年,罗小光始终精心诊疗、耐心倾听,坚守医者本分,仁爱行医。进入市二院中医科后,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钻研医技,为患者提供方便、有效的特色诊疗服务。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七情六欲使人产生惊恐悲喜忧思,又进一步影响到人体五脏六腑的健康。“我们问诊的时间往往更长,解决患者的问题。”罗小光告诉记者,中医问诊时间往往更长,因为中医师在治病时,会与患者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全面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康复。

  行医多年,罗小光的岐黄妙术治愈了数以百计的患者,也收获了众多拥趸。“我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调到市二院,门诊量未受影响。”罗小光表示,不少患者从惠东、博罗、龙门乃至香港、湖北、贵州等地,慕名而来寻他看诊。而患者的满意和信任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也是他从医路上最大的成就。

  医路漫漫,唯有双向奔赴的温暖可抵岁月漫长。“特别难忘的是,有一次值夜班时,多位龙川病人组团找我看诊,问诊结束已是晚上12点,其中一位病人竟然打电话给医务科投诉,说罗医生太忙、太辛苦了,要医院减少我的挂号……”说起从医往事,罗小光心怀感激。他说医生固然忙、累,却幸福感、成就感满满。因此,他愿意为此挥洒青春、热血,不辜负病人的信任与支持。

  ◆中西融合

  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

  坐落于菱湖之滨的中医馆是市二院中医科的就诊场所,罗小光与团队医生便是在此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走进馆内,便闻到了一股从免煎中药房散发出来的药香味。中医科设有心理睡眠专科、骨伤专科、老年病专科等,是一个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科室,既面向心理障碍患者,也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

  “我们团队不仅可开展中药方剂、针灸、拔罐、艾灸、耳穴压豆,还可进行整脊、复位、穴位注射、小针刀、火针、放血疗法、牵引等治疗。”作为市二院中医科的负责人,罗小光对科室发展变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离不开优秀中医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他表示,眼下科室团队包含了高级职称的中医师以及多名研究生,是一个高水平的中医队伍。同时,中医科拥有各种先进设备,是一个注重全面发展的科室。

  据悉,市二院红花湖新院区即将建成营业,全院医疗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按照规划,我们中医科还将建设住院部。”罗小光介绍,届时市二院中医科还将依托于新场地、新设备,提升就医环境,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在市二院有这样一个特色科室——中医科,它融合中医和现代心理学进行系统诊断,通过“形神共调、针药并用”的中医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身心健康诊疗,以特色中医服务造福百姓。一剂汤药,一根银针、一张敷贴,便是中医科负责人罗小光为病人解忧除痛的利器。

谭柏坚

潜心钻研不断探索 奏响心理治疗强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大幅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伴有失眠问题,并带来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在睡眠心理疾病高发的当下,市二院睡眠心理科医护人员以精湛医技,化解患者的心境障碍,以仁爱之心呵护患者的精神家园。他们是患者及家属心中最信赖的人,始终身体力行地向所有人证明,心理和精神障碍并不可怕。

谭柏坚。

  ◆坚守初心

  仁心仁术获赞誉

  在市二院睡眠心理科,“关爱心理健康,塑造阳光心态”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医护人员的行动方向。科室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初心,以高度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温暖每一位患者。

  “岂料阳康久后遗,难眠焦虑苦寻医,安神疗休兼标本,妙手回春贺锦旗。”一位焦虑失眠症患者康复后,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句并印在锦旗上,送来向科室医护人员道谢。寥寥数语,传达了谢意,承载着赞誉。

  多年来,市二院睡眠心理科治愈的心理疾病患者不计其数。科室收到的患者感谢锦旗也多不胜数。“看到患者一点点变好,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能够正常融入工作、学习,并取得一些成绩,再来告诉我们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市二院睡眠心理科主任谭柏坚感慨,患者往前迈出的每一步,都让科室的医护人员欣喜,并转化为专业路上的前进动力。

  对心理疾病的认知越深入,对患者的理解也更为深刻。面对这群特殊的患者,谭柏坚要求团队人员在给出专业治疗的同时,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而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也见证着科室医护人员以爱行医,妙手回春,帮助心理疾病患者摆脱煎熬的历程。

  ◆守正创新

  抑郁障碍诊疗取得新突破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谭柏坚带领团队潜心钻研,在抑郁障碍治疗方面取得新突破。科研团队曾伦、张静雅第一作者相关论文在国际专业期刊《Frontiers in Psychiatry》上发表。

  目前快速缓解抑郁症最有效手段是改良的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odified-ECT,MECT),该方法起效快速,效果确切。但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正在求学道路上的青少年以及处于事业发展期的青年人对于MECT治疗的副作用,特别是记忆和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抱有疑虑。基于现有的文献情况、临床现实需求以及精准医学的发展要求,市二院睡眠心理科在治疗上进行创新探索,专门研究新的治疗方式用于改善常规MECT治疗相关副反应。

  “我们科研团队进行了一项有关混合策略ECT(Hybrid-ECT,以下简称‘HECT’)用于抑郁障碍患者的先行性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和分析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谭柏坚介绍,研究结果显示,常规MECT组和HECT组患者在抑郁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常规MECT组相对比,HECT组报告的副作用较少,且定向力恢复时间更短,执行功能和记忆力相对更好。

  谭柏坚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心理健康,科学应对心理问题。谈及科室未来发展,她表示,李凌江、刘铁榜教授是市二院首席专家,他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以及独特见解,两位教授的到来提高了市二院的科教研及临床技能水平,也为打造惠州高质量睡眠心理、抑郁焦虑中心保驾护航。“两位教授将引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带领我们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精神心理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文: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

  通讯员刘菁 郑愿佩

  图: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