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病毒共同流行!惠州人注意!这件事,自费也要做

11月1日

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称

随着天气转凉

流感病毒进入到了活跃状态

目前

广东出现了

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系)

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况

正是流感高发季

如何有效减少感染和重症发生?

  我国流感的整体情况如何?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绍:

  9月以来,我国南方省份出现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的流感活动升高,并且是与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共同流行。

  10月以来,我国北方个别省份开始出现流感活动升高,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

  目前我国整体流感活动处于中低水平,但是呈上升趋势。

  专家表示,预计南方省份、北方省份会逐渐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并出现秋冬季的流感流行高峰,与既往类似,将呈季节性流行。

  30%的流感患儿都出现肺炎

  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增清的诊室,近一周以来的就诊量环比高出近40%,这当中有20%的患儿确诊流感。

  “已经是很高的比例。”李增清说,往年广东都会在11月左右进入到流感高发季,近期的就诊情况已表现出了明显的流感高发趋势

  广东疾控提示,所有人群对流感病毒都普遍易感,但儿童更容易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与接触机会有关。学校、托幼机构为集体场所,儿童在集体场所中聚集、接触密切,一旦有流感病例,很容易就导致疾病的传播,出现更多病例。

△资料图:在深圳一医院候诊的家长和小孩。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在儿童感染者中,因流感而引发肺炎的情况有所增多。

  李增清表示,其诊室里30%的流感患儿都出现了肺炎,比今年3月广东春季流感高峰的症状要重,当时的流感仍以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可能跟疫情后大家摘下口罩,以及免疫力下降有关。”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急诊科主任医师邓文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形成了戴口罩的良好习惯,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变少,也导致了身体缺乏免疫刺激。再次接触这些病原体后,身体容易识别不出,从而激起比较强烈的反应。

  此外他表示,从临床接诊情况看,今年以来一直存在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共同流行的情况,近期医院发热门诊和急诊接诊的患者中,就有部分是流感和肺炎支原体合并感染

  李增清提醒,3个月以下的宝宝,以及存在脑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神经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发育落后、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一旦出现发烧、疲倦等情况,就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对于其他人群来说,如果出现了高烧持续3天不退、抽搐、呼吸急促、口唇发干等情况,也要及时就诊。

  建议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广东疾控提示,相比普通感冒的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流感还有三个明显特征:高烧明显(38.9-40℃),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疼痛明显(主要表现为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疲劳乏力明显。

  目前,广东共同流行甲、乙两型流感病毒。感染乙型流感病毒后,也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儿童、老年慢性病患者、孕妇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容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导致重症的风险也较高。

  哪些人优先接种疫苗?

  最新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广东疾控提示,大家可在流感流行季开始前接种流感疫苗,另外,在流行期间任何时候都可进行疫苗接种。

△图源:新华社

  据指南推荐,以下人群更应优先、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流感疫苗怎么打?

  对于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6月龄~8岁儿童,如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时,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2~2023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则接种1剂次。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是否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

  对于流感病毒减活疫苗:

  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流感疫苗在哪里打?

  广东疾控表示,公众可留意居住地所在的预防接种门诊账号发布的疫苗接种预约通道,预约后前往接种;或关注“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点击“疾控服务”,选择“省疫苗接种门诊”,即可查询附近接种门诊地址及电话,预约后前往接种。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除了接种疫苗外,日常生活中也应做好流感防护——

  勤洗手:勤洗手并注意正确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眼、鼻或口。

  勤通风:每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戴口罩:在流感流行季节,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

  掩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及时扔到垃圾桶内,及时洗手。

  避免接触:如果家庭成员或同住人员诊断为流感或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接触时应尽量佩戴口罩。

  减少传播: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避免带病上班、上学,接触家庭成员时尽量佩戴口罩。

做好防护

赶快转发给关心的家人朋友!

编辑:罗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