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及时把火扑灭,不然后果真是难以想象,太感谢你们了!”11月1日一大早,家住惠城区江北万科金域华庭二期的市民张虎夫妇,来到小区物业中心和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巡警大队,将“英雄救火、奋不顾身”的锦旗送给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和几位挺身而出的邻居。
11月1日一大早,市民张虎夫妇将“英雄救火、奋不顾身”的锦旗送给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和几位挺身而出的邻居。
原来,10月25日下午,住在26楼的张虎家里突然着火了,眼看火情就要蔓延到楼上,情况非常危急。就在这关键时刻,身为退役军人的邻居刘罡、张锦州、罗向阳三人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冲进火海,与万科物业驻场经理贺存记、辅警家亮等人齐心协力把火扑灭,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退役军人刘罡:
争分夺秒勇入火场救火
“冒烟了,着火了!”11月25日下午5点多,在业主群里,一则江北万科金域华庭二期高层住宅失火的消息传开了,也牵动了大家的心。幸运的是,没过多久,火情就得到控制,没有进一步蔓延。
“我是失火这户人家的邻居,当时一看到这个情况,没想那么多,第一时间就上去扑救。”刘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是记忆犹新。他说,疏散小孩和家人到一楼之后,在楼下遇到万科物业驻场经理贺存记,从业主母亲那里拿到钥匙,一路爬楼梯,上到26楼去救火。
退役军人刘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时间太赶,也没得及,找了邻居要了个毛巾打湿后,就上去了。”刘罡说,失火的楼栋总层数33层,当时是26楼失火,如果不及时扑灭的话,会造成楼上更大面积的火情。
贺存记说:“我记得当时下午5点38分左右看到有烟冒出,5点40多就看到有火苗了,我们也赶到楼下了。大家迅速爬楼梯上楼灭火,6点08分左右,火被扑灭了。”
事非经过不知难。“当时就有人打电话给我, 说罡哥,你不能上,嫂子和小孩就在楼下等着呢,万一出点事咋办?”刘罡坦言,当时也没想那么多,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遇到这种事一定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刘罡1996年入伍,2016年退役后选择自主择业。小区邻居说起刘罡,都竖起拇指,“平时在小区大家都熟悉,街坊邻居有个啥事,他都很乐意帮忙。”
退役军人张锦州:
消防意识强,家里常备消防面罩
“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张锦州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在部队做过类似的消防、防化演练,平时家里也备着消防面罩,灭火知识比普通人掌握得多一些,听到着火之后,就毫不犹豫向着火场“逆行”。
退役军人张锦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从楼梯上26楼的时候,张锦州又一路帮忙疏散人员。“我叫他们快走,还帮助他们把燃气关掉。”
“好在刘罡、张锦州几个邻居都是退役军人,熟悉消防设施的使用。”贺存记说,当时用了几瓶干粉灭火器,没有效果。随后,几个人一起马上打开消防栓,接上水龙头,拉水管、铺水管,扛着水枪灭火。
张锦州说:“一个人扛不住消防水枪那么高的压力,我和贺存记一前一后,他在前面扛着水枪灭火,他顶不住了,又换我接着上。”就这样,前后持续十多分钟,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几个人也因为吸入浓烟,灭火后去医院吸氧、接受检查。
张锦州2017年入伍,2019年退役,现在是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购专员。平时就很注重消防安全,家里常备消防面罩,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退役军人罗向阳:
救火救人既是本能也是职责所在
罗向阳是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巡特警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也是小区的业主之一。火灾那天,罗向阳和同事辅警古家亮正在附近辖区巡逻。
“当时接到警情,从外面看,火已经比较大了。刚好我们两个是最近的,我们两个就直接冲上楼去。”罗向阳最担心的是不知道火灾里面有没有人员被困,“救火救人是出于本能,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退役军人罗向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想起当时的场景,罗向阳仍然觉得惊心动魄。“当时一打开门窗,火苗直往外喷,热浪袭人。大家没有迟疑,一鼓作气,也就十来分钟,就把火灭了,消防119也及时赶到。”
火灾无情人有情。在罗向阳看来,这次能够成功灭火,得益于我市“1、3、5”分钟快反圈和应急小单元的快速响应,“从接到警情到抵达火灾现场灭火,我们两分钟左右就到了。”核心是在最短的时间处置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加上小区消防设施完备,邻居奋勇向前、守望相助,最终将损失降到最低。罗向阳也提醒广大市民消防无小事,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提升消防意识。
市民张虎夫妇将“英雄救火、奋不顾身”的锦旗送给退役军人罗向阳(左二)和同事辅警古家亮(右二)。
退役不褪色,警营写忠诚。罗向阳也是一名退役军人,1989年入伍,2004年退役转业,部队期间,参加了98年抗洪,在部队立了两个三等功。转业到地方后,在公安系统又立了3个三等功,两次考核被评为优秀。“老罗也是我们单位的一个先进代表,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工作当中,工作任劳任怨。”罗向阳的同事说。
文字 惠报全媒体记者 谢宝树
摄影/视频 惠报全媒体记者 朱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