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谨防陷阱!“双11”避坑指南看过来

原标题

“双11”避坑指南看过来
惠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谨防陷阱

  惠州日报讯 (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刘莉)一年一度的“双11”集中促销活动即将到来。为使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买得省心、买得安心,惠州市消委会于11月2日发布“双11”购物消费警示,提醒全市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保持清醒,货比三家,仔细了解商家和平台促销活动的具体规则、时限等内容,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购买,切勿因打折而盲目选购,做到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避免掉入消费陷阱。

  “定制”快递的骗局

  近日,一种针对今年“双11”购物节的“定制”快递诈骗悄然来袭。这类诈骗以冒充商家发福利为诱饵,通过快递渠道向受害人寄递含有二维码的信函进行诈骗“引流”,警惕性低、贪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对此,惠州市消委会提醒,此类诈骗隐秘性极强、危害性极大,请广大市民朋友务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当收到这类领福利的快递通知时,不要盲目按照通知内容操作。不要轻易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或点开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

  “先涨后降”的套路

  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往往会在“双11”活动中推出打折优惠。然而,一些商家会通过虚高原价来降低活动价的比例。

  对此,惠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不要只看到折扣和活动价格,而应该留意商品的原价和平时的价格,及时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真的划算,谨防“优惠”背后并不实惠。

  虚假促销的迷雾

  有些商家在“双11”活动中会发布虚假促销信息,如商品库存不足、长时间不更新价格等。对此,惠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要留心价格波动,及时核实商品信息,不要被虚假促销信息所迷惑。

  售后服务难保障

  “双11”期间,在线购物量剧增,物流配送压力极大。部分商家为了加紧发货,会忽略商品质量问题,再加上物流配送繁忙,消费者要等很久才能收到货。

  对此,惠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要了解商家的信誉度和口碑评价,弄清楚商家的发货及退换货政策等售后服务。如果发生消费纠纷,要保留好相关购物凭证,及时联系商家或平台解决。协商无果可向12315、市场监管部门、消委会寻求帮助。

  最后,市消委会呼吁商家要守法、诚信经营,让消费者在公平消费中获得良好消费体验。同时,提醒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依法、理性维权,共创和谐消费环境。

编辑:罗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