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15年的办学实践中,惠州市博赛技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为先,立足于惠州产业转型升级,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市场需求人才为导向,开设数控加工(旋压)、工业机器人、汽车维修、烹饪、幼儿教育、形象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室内设计、UI设计、电子商务等11个专业,拥有数控模具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等37间实习实训室,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优势特色日益彰显,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工业机器人)专业实操。
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养成教育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引导孩子树立目标、找回信心,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成才成功,是教育工作者最根本的任务。”惠州市博赛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成国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党建引领团课培训、传统文化进校园、“我的人生我做主”主题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采取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育方式,通过常态化家访、“三全”沟通,用各方优势改变学生的人生;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通过“小成功”激“大志向”、组织社团活动让学生体验幸福与快乐;采取统一标准,制定班规班约,通过榜样引领,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
“文明礼貌现真情,勤于思考做管理;认真细致精服务,自主自立创佳绩;没有任何借口,想办法把事情做得最好。”穿上“四自教育”社会实践工作服的同学们在国旗下宣誓,一声声誓词在耳畔回荡,并化为行动。当提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该校常务副校长吴扬再告诉记者,学校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劳动教育和岗位意识,推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四自教育”活动,参与学校管理,让学生在学校里有“主人翁”意识,并逐步培养文明礼貌、言谈举止、道德品格、作风纪律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提升综合素质。“老师们好!”校园里,穿着黄马甲的同学们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好示范带头作用,赢得全校师生好评。
长期以来,学生在“四自岗”上锻炼,能够把这些良好的素质带到工作当中,在自己的岗位上更能吃苦耐劳、勤勉尽责,获得企业的青睐。当家长们看到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有进步、在企业工作上认真敬业时,吴扬再表示很欣慰。“不少同行得知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后,也会把子女送到我们学校来培养,希望孩子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博赛师生参加惠州市第一届制造业职业技能大赛。
优化校企合作 服务产业和人才新需求
惠州市博赛技工学校是惠州市唯一一个学校与企业同园区,全面实施“校企双制”办学的技工学校。该校智能数控旋压专业作为全国机械行业技工教育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获得省专项建设资金。学校建有惠州市周平虎数控旋压工艺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同业交流、技能竞赛、带徒传技等活动,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依托广东博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以“八个共同”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具有“工学一体”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公司的数控旋压技术拥有专利24项,培养了大量的数控旋压工艺专业人才和数控旋压工艺技能技术操作人才。
该校经常组织机械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旋压工艺、电气装配、机床装配、机械加工等模块。在企业实践,教师不仅了解了企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向,也更加明确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触发教师思考如何将企业最新生产技术带回课堂,转化为课堂教学所需的素材,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真正接轨,切实为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据介绍,学校以高端创业、高薪就业为导向,对口就业率达98%以上,学生毕业之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母校增光添彩。该校17级数控3班学生刘伟东毕业后就职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举行的“技能比武”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19届毕业生练秀存荣获中建科工华南钢结构公司第二届技能比武大赛“数控切割杰出工匠”称号,且已连续两年获得企业技能比武大奖。
该校还是惠州市同类学校中少有的拥有“双大师工作室”的学校,除了建有惠州市周平虎数控旋压工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还有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今年9月,学校烹饪(中式烹调)、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两个专业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通过名师带徒、技术交流、科研创新和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思想品德好、技术水平高的技能人才队伍,进而推动建设行业、企业产业升级的工作平台,更好地实现学生就业创业。
文 惠州日报记者叶丽莎
图 惠州日报记者苏凌奕 通讯员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