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去年惠州承压稳进,经济持续向上向好
GDP5639亿元比增5.6%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袁畅
通讯员惠统宣
1月25日,惠州市统计局发布2023年惠州经济运行简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去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5639.68亿元,同比增长5.6%。GDP增速分别高于全国0.4、全省0.8个百分点,位居珠三角前列。
去年,是极为不易,也是极具考验的一年。面对超预期的复杂严峻形势,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诸多不利之下,惠州顶住压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扩投资,推动经济总体向上向好,交上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成绩单。
承压稳进
经济发展逐月逐季加快向好
回顾过去一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大格局中,惠州推动经济逐月逐季向好,凸显了惠州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活力。
看曲线。如果翻开去年惠州经济运行图,不难发现一条持续上扬的增长曲线跃然眼前。GDP增速从一季度的3.8%,到上半年的5.1%、前三季度的5.3%,再到全年的5.6%,持续上扬走高,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明显,从一季度的2.7%,到全年的6.0%,增速翻了一番有多。
工业稳则经济稳。去年,惠州工业经济继续回升。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13.58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在“2+1”主导产业中,电子行业增长8.1%;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5.9%,其中石化产业增长5.1%、能源产业增长15.6%;生命健康制造业增长7.7%。
这得益于我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看纵深。农业是强国之基。去年,惠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8.28亿元,同比增长6.5%。
作为农业大市,惠州“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供给充足。去年,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分别增长1.4%、10.5%;生猪出栏152.57万头,增长6.3%;猪肉产量、禽肉、禽蛋产量分别增长4.5%、5.1%、13.0%。
去年以来,惠州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成为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大厨房”,来自全国的优质农产品在这里展示、交易,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南海大黄鱼的人工育苗、保活运输和深海养殖,惠州正努力以“一条鱼”打造百亿级大产业,建设蓝色“大粮仓”。
经济发展的纵深不断拓展,惠州正全力以赴实施好“百千万工程”,让惠州处处展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图景。
均衡发展
呈现投资消费外贸多点支撑态势
“三驾马车”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去年,惠州投资、消费、外贸协同发力、均衡发展,呈现出多点支撑的发展态势。
投资方面。去年,惠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工业投资再次坐稳“显眼包”宝座,同比增长13.8%,连续43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占总投资比重近10年最高。
投资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惠州狠抓重大项目稳投资,埃克森美孚一期部分装置和公用工程机械竣工,中海壳牌三期落地建设,太平岭核电二期获批核准。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以商招商、精准招商,新过会项目投资总额突破3400亿元。
消费方面。去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4.90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从近两年平均值来看,惠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高于全省3.7%平均增速。
消费复苏,文旅先行。水东街、花里头潮聚公园、33号青年公路街区、祝屋巷文创街区、惠州华贸天地、潼湖夜市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烟火气”回归,将惠州推上了2023年度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TOP100城市榜单第18位,与长沙、厦门等网红城市同属第二梯队。
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直接反映城市旅游市场的人气指数和消费吸引力。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惠州全市旅游人数、收入分别劲增89.8%、149.6%。
外贸方面。去年,惠州外贸进出口3409.4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升4个百分点。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1%,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港口是观察外贸及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惠州港是全国第三大油气港,去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万亿吨大关,达到1.31亿吨,同比增长4.8%。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贸进出口承压的形势下,惠州投资、消费、外贸并驾齐驱,展现出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韧性。
聚势赋能
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新兴产业发展迅猛
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量的合理增长也要质的有效提升;既要看差距、找问题,更要观大势、察趋势,增强信心和底气。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惠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9.7%。
惠州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牵引新旧动能转换:高新技术企业超3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3499家;“两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东江实验室总部区全面启用,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启动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300家……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去年,惠州储能产业项目和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提速,实现产值约1160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亿纬动力二、三期等11宗项目投产,龙门县零碳生态园电源侧储能、惠东白花独立储能等在建、拟建项目128宗、总投资超475亿元,新型储能产业正加快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新机遇,惠州正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
重大项目积蓄动能。惠州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集中要素资源向项目、向承载项目的“3+7”产业园区倾斜,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去年,惠州246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11亿元。
如今,随着埃克森美孚一期、太平岭核电一期1号机组、LNG接收站、中海壳牌三期、中洞抽水蓄能电站、亿纬动力储能电池PACK、纵胜电子材料、利元亨四期、创维数字、德赛矽镨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惠州支柱产业强链壮群、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
当前,惠州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前所未有,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制作:徐思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