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综合征”来袭 心理专家助您“满血复活”快乐过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阖家团圆,欢声笑语。然而,在享受快乐春节假期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蔡雪介绍,进入春节等重要节日,除了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外,有些人会出现心理意义上的“节日综合征”,主要表现在情绪、躯体以及人际关系三大方面。例如假期里,有些人会表现出焦躁、烦闷等不良情绪,还有一些人会出现睡眠紊乱、压力大、不愿意社交等症状,其实,这些都是“节日综合征”的表现。

  她介绍,作为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综合征”尤其严重。受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等传统习惯影响,一些工作和生活不顺心的人往往在这时期容易感到失落。情绪上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提不起精神,对事物的兴趣降低,有的则会出现紧张不安、易发脾气等等。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情绪上的体验同样会投射到躯体上,例如肚子疼是节后综合征最常见的躯体症状之一。除了肚子痛外,头痛头晕、胸闷心慌,气不顺、尿频尿急、睡眠紊乱、厌食贪食等等都是节日综合征常见的躯体表现。

  采访中,蔡雪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小华(化名)几个月前和男朋友分手了,今年春节独自回家乡和父母过,面临亲朋好友的关心,小华感到不适,陆续出现肚子疼、乏力、头疼等症状,起初她以为是因为假期饮食作息不规律导致,到药店买了些肠胃药服用,没有改善,到我市多家综合医院就诊,也找不出病因。后来几经周转,小华走进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经过一系列治疗,身体上的不适症状渐渐消失,心情也好很多了。

  像小华这样,跑了多家医院做了无数检查却找不到病因,其实这有可能是因为心理问题在“捣乱”,身体正在发出“求救信号”。蔡雪说,从医学上,这都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致病作用的躯体器官病变或功能障碍。临床上对心身疾病的临床诊断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和体征;发病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且随着病人情绪与人格特征的不同而有明显的病征差别;对该病用单纯的生物学治疗,效果不理想。

  据悉,春节期间患身心疾病的高发群体有:失恋的大龄青年(过年回家可能要面对长辈的催婚)、工作不顺利的年轻人(要应付亲戚的八卦询问和各种攀比)。而春节过后容易患身心疾病的主要有:独居老人(春节过后儿女都要离开自己);不爱学习的青少年(假期归来要回学校上课);职场不顺心的上班族(要回去上班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失业了要重新找工作之类)。

  蔡雪提醒,如果身体不适却找不出原因,不妨尝试自我调节心理状态,换个角度看世界,让自己变得乐观开心,但是如果持续全身乏力,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睡眠紊乱,而且自我调节两周以上还没有明显改善,到综合医院治疗没效果的话,那就一定要到心理专科医院就诊,让心理专家明确病因,对症进行专业治疗。

  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躯体功能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

  惠报全媒体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刘菁 范嘉雯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