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市博物馆、市东坡文化协会、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纪念苏东坡迁居惠州白鹤峰927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以文艺表演、专题研讨等方式,回顾苏东坡卜居白鹤峰新居的历程,阐释东坡寓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助力惠州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
纪念苏东坡迁居惠州白鹤峰927周年活动。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诗文朗诵纪念东坡迁居白鹤峰927年
活动当天是农历二月十四日,927年前,宋绍圣四年(1097)二月十四日,苏东坡在惠州白鹤峰建造的新居落成,携家人自嘉祐寺迁居于此。在新居德有邻堂内,苏东坡设宴迎接八方宾客,阔别三年的长子苏迈,“挈携诸孙,万里远至”,让苏东坡无比欣喜。苏东坡写下《和陶时运四首并引》,“子孙远至,笑语纷如”“邦人劝我,老矣安归”“江山千里,供我遐瞩”,表达新居入伙的惬意心情,也流露出意欲终老此地的朴素愿望。
苏东坡命途坎坷,3个月后,被贬海南。苏东坡及家人离开惠州后,白鹤峰新居成为东坡祠,被世人奉为“百代观法”之地。
当天的活动首先举行纪念苏东坡迁居惠州白鹤峰927周年仪式,与会人员在惠州苏东坡祠德有邻堂,通过朗诵《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迁居》《白鹤峰新居上梁文》,吟诵《和陶时运四首并引》,独唱《不辞长作岭南人》等苏东坡诗篇的方式,表达对苏东坡追慕、敬仰之情。
随后,与会人员在苏东坡纪念馆,以“建筑视域下的东坡迁居文化探究”为题,进行专题研讨。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名誉会长王启鹏,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顾问王崇勋,惠州学院东坡文化(惠州)研究中心主任、市东坡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申东城,惠州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郭琳,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刘清泉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与大家分享了苏学研究、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
助力惠州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
“惠州苏东坡祠是国内最早专门祭祀东坡先生的东坡祠。”市博物馆副馆长钟雪平表示,宋代至今,东坡祠历经900多年,建筑景观不断丰富,纪念性建筑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自宋至民国,曾有各类纪念性建筑20余处,引发了全国300多位文人墨客留下600多首诗词、文赋,这对惠州人文历史产生巨大影响。惠州苏东坡祠成为东坡寓惠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惠州文化史上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之一。
钟雪平介绍,惠州一直高度重视弘扬和发展东坡文化,近年来,恢复重建了惠州苏东坡祠、保护了一批东坡遗迹,做了诸多东坡文化传承工作,特别复原惠州苏东坡祠,恢复林婆酒肆、翟夫子舍、德有邻堂、思无邪斋、迟苏阁、松风亭、三贤祠等10多处历史景观建筑。
全国各地观众纷至沓来,观瞻游览,仅在2023年就接待观众超过30万人次,开展各类主题的教育研学活动40多场,举办各类活动约200场次。纪念苏东坡迁居惠州白鹤峰927周年专题研讨会,进一步擦亮惠州的东坡寓惠文化名片,让更多的人因东坡爱上惠州,感受东坡笔下惠州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和现代新城的活力。
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会长张德辉表示,当前,惠州深入挖掘“东坡寓惠”特色文化内涵,实施东坡文化传承工程,东坡文化蓬勃发展。在苏东坡迁居惠州白鹤峰927周年之际,众多专家学者和东坡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挖掘沉淀在白鹤峰的东坡文化与东坡精神,对助力惠州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刘巧朋 文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