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做客惠州西湖科学讲坛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谋划高等教育发展
“离开了教育发展,科技和人才便成了无本之木;离开了人才支撑,教育和科技便成了无米之炊;离开了科技推进,教育和人才便成了无源之水。”4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在惠州西湖科学讲坛(第二十四讲)作《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 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报告。
报告中,毛军发围绕“科教与人才、科技是动力、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四个层面,引领听众回顾全球近代科技发展史,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详细分析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继而提出需要以直面历史的冷静和历史纵深的眼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谋划高等教育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毛军发。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科学发现越来越依赖高端精密仪器和重大科学设施
“我们正在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以人工智能、5G、低碳等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革命。”毛军发认为,一个国家凡是能抓住一次技术革命的机遇,就能乘势而上,反之亦然。城市亦是如此,例如深圳、杭州,都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快速崛起。
当前,我国科技总体实力实现迅速增长。毛军发介绍,2022年我国自然指数居全球第一,创新指数上升至全球第11位。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地区位列第2位。
同时,他也指出,我国科技工作还存在科学重大发现和技术重大发明不多,在开创新的学科方向、推动科技重大进步等方面贡献不显著;尚有许多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等主要问题待解决。
毛军发认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是科学发现低谷,技术进步迅速。现代科学大厦的基础理论在100年前就已基本建立好,即使是哈佛等超一流大学近几十年也没有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进步则日新月异,一大批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重大技术发明获诺贝尔奖。
当今,科学发现越来越依赖高端精密仪器和重大科学设施,技术进步更是如此。包括惠州在建的两大科学装置在内,将为未来新科学发现奠定基础。
建议针对核心技术或重要产品组织攻关
如何微观层面看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毛军发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真解决问题、没有解决真问题和问题没有真解决。
毛军发以我国集成电路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深入阐述没有解决真问题的观点。他认为,集成电路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反映,需要大投资、大批人才、大市场作支撑。“只有大国、强国才能支撑得起。”在这方面,即使美国也只掌握了芯片技术链条的1/3环节。
而先进技术受西方封锁,此前产学研脱节,EDA、装备、器件和电路、材料落后,工艺精细度、稳定性不足,缺乏工匠精神和工艺大师等问题,都是造成集成电路落后的主要原因。
芯片只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已进入从电路集成向电子系统集成跨越的技术革命阶段,将带来跨尺度、跨材料、跨工艺、跨维度、跨物理的大发展,需要从系统层面顶层规划、协同设计、融合制造,实现一体化集成,芯片只是系统的一个集成部分。“这是我们半导体技术变道超车发展的历史机遇。”毛军发称,如果说过去60年是集成电路的时代,未来60年可能是集成系统的时代。
毛军发还深入分析了科技攻关的分类和组织,认为当前科技攻关主要有3类,即有竞争性经费支持的自由探索基础研究,有稳定经费支持的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以及企业牵头,定向委托与“揭榜挂帅”相结合的有组织的技术攻关。
针对每一项核心技术或重要产品,毛军发认为,国家、政府应成立总公司或研究院,进行问题提炼、任务分解与系统集成,成立技术联盟与咨询专家组进行攻关,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真正解决问题。
建设一流城市需要一流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新的历史方位。”毛军发认为,一方面,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为此,毛发军认为,我们需要以直面历史的冷静和历史纵深的眼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谋划高等教育发展。因势制宜将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优势转化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优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效能优势;将经济社会长期稳定的环境优势转化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竞争优势。
当前,世界科学中心正呈现向亚太地区加速转移的趋势,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毛军发以国外一流大学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例,深入阐述作出重大科技贡献、促进科技革命是成为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
如何推动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深度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在回答现场观众提问时,毛军发直言,建设一流城市需要一流大学。把高等教育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给予大力支持,花力气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刘豪伟 通讯员钟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