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科学健身大讲堂第九期开讲:泳动惠州 健康同行

  气温升高,在凉爽的游泳池中畅游,既惬意又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两得!许多人都知道,作为一项运动,游泳对身体健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游泳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心脏问题的人、未充分热身的游泳者,以及采用错误游泳技巧的人来说,不当的游泳方式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月12日下午,惠州市科学健身大讲堂第九期在乐展恒温游泳馆成功举办。国家级游泳教练顾磊围绕“泳动惠州,健康同行”的主题,进行了一场知识讲座。他向参与者们分享了一系列与游泳相关的健康小知识,旨在提高大家对游泳时健康和安全的认识。

  游泳前务必做热身运动

  众所周知,游泳前的热身准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建议下水前至少进行10分钟的热身活动。热身不仅可以舒展韧带、活跃肌肉群,让身体提前适应运动状态,还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降低运动伤害的风险,让游泳过程更加流畅自如。

  值得一提的是,热身运动并非简单地活动关节或拉伸肌肉,其内容应根据游泳姿势的不同而有所选择。一般而言,热身应涵盖肩部、腰腹部以及腿部肌肉的拉伸,确保参与游泳的所有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预防抽搐和溺水事故的发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下水前拉伸应该进行的是“动态拉伸”,而非体前弯曲这种“静态伸展”,因为此时身体还未充分热开,进行静态拉伸反而可能增加拉伤的风险。顾磊建议,可以通过慢跑、快走、开合跳等有氧运动,让身体先预热,再来搭配一些低强度的力量训练动作,来“启动”关键肌群。

  此外,由于水的温度通常比人的体温更低,为了更好地适应温差变化,建议入水前要用冷水擦身或者用冷水淋浴,这样可以帮助身体逐渐适应冷水刺激,减少因温差造成的不适感。通过这些细致而全面的准备,可以确保游泳过程更加安全、舒适和愉快。

  特殊群体游泳要注意

  讲座中,顾磊还讲解了老年人、孕妇、宝宝、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游泳的注意要点等知识。

  老年人的身体组织结构退化、关节僵硬、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游泳时容易发生危险或损伤。因此,老年人最好去专业的游泳场所游泳,体弱的老年人游泳时要有家人陪同。此外,老年人游泳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在水里不但容易疲劳,患感冒的风险增加,而且容易导致风湿骨病、关节炎等疾病发作。另外,老年人游泳不宜做潜水、憋气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孕妇也可以游泳,不过最好是在5~7个月,因为胎儿这时候已经稳定,各器官生长到位,生理功能开始发挥作用。建议孕妇选择仰泳,在水中漂浮、轻轻打水都是不错的锻炼姿势,可以缓解腰痛。孕妇游泳时不宜剧烈动作,避免劳累,最好有专人陪伴。

  近年来,“水育”成为母婴护理的一种时尚。顾磊表示,宝宝也可以游泳,但值得一提的是,越小的宝宝越需要更专业的指导,例如水温、抱姿、游泳时间等都需要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残疾人也能在水里享受游泳的乐趣。比如视力障碍的游泳者,通过对水线的触觉,把握游泳方向完成畅游,可以锻炼敏锐的触觉和听力,弥补视力的不足。而听障人士,主要通过指导员的手势进行学习交流,于无声处体验水上“飞鱼”的乐趣。为安全起见,建议指导员同残疾人一道下水。

  聚焦安全游泳防范溺水

  夏天即将来临,也即将进入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讲座上,顾磊重点讲述了防溺水重点知识,结合2019国家最新版心肺复苏要点,由真人模拟演示游泳溺水和现场心肺复苏抢救等危急情景,给大家上了一堂记忆深刻的生命课堂。

  顾磊强调,不要在没人的情况下独自游泳。游泳最好去游泳馆,因为野外的水温比较低,人在水下容易抽筋。另外,野外的水由于深浅不同,水流速度时刻会发生变化,游泳者很难协调身体,易发生抽筋。另外水草、污泥、暗洞、涵管等复杂的自然状况,也都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

  水中抽筋是游泳中较常见的一种情况。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避免体力消耗,以安全的方法尽快上岸,然后对抽筋的部位进行按摩。

  如小腿抽筋,可深吸一口气,仰浮水面,用抽筋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紧,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协助小腿伸直,还可以用拇指用力捏抽筋下肢的小腿肚子中央,慢慢游回岸边。

  如果是大腿抽筋,在深吸一口气后,仰浮水面,弯曲抽筋的大腿与上体成直角,使膝关节弯曲,然后用两手抱住大腿,用力使上体贴在大腿上,并加振动,之后立即向前伸直,慢慢游回岸边。

  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和老师的情况下游泳(未成年人)。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生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游泳的人员擅自下水游泳。

  防溺水八大要点:

  1.孩子要有家长看护。

  2.要穿戴高质量救生浮具。

  3.要热身、拉伸关节。

  4.在水中不吃食物、零食。

  5.不在水中嬉闹。

  6.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7.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生员不下水。

  8.情况、水域不明,不要擅自下水救人。

  东江时报记者李春凤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