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个!钱学森广场在惠州一中落成

原标题:

广东首个!钱学森广场在惠州一中落成

庆祝“中国航天日”主题系列活动昨日同时举办

  惠州日报讯 (记者钟玮 张雪萍 通讯员严明 蔡曦)4月22日上午,广东省首个钱学森广场在惠州市第一中学落成。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和现场嘉宾一同为钱学森雕像揭幕。受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委托,当天同时举办了庆祝“中国航天日”主题系列活动。

  钱学森广场的建设得到了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钱学森广场位于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的金榜山旁,是该校的教育新地标,由该校2000届高中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梁尚宇博士设计,热心校友和社会人士共建而成。钱学森广场于去年11月起施工建设,改造升级总面积近8000平方米。钱学森广场主要体现科学主题,以钱学森研发“两弹一星”为时间主线,设计简洁厚重,包括科学之门、忠诚之门、宇宙跃迁喷泉、功勋墙和钱学森雕像等内容,既有纪念性的空间设计语言,又有公共性的校园空间特质。其中,雕像高2.8米,为钱学森站姿形象。

钱学森雕像亮相惠州一中。

  据介绍,建钱学森广场、立钱学森雕像,就是要仰慕与追随、继承和发扬钱学森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惠州一中钱学森广场一角。

  揭幕仪式后,钱永刚教授在学校报告厅为师生们作了题为《打造国之重器 铸造科技丰碑》的讲座,这是该校庆祝“中国航天日”主题系列活动之一。钱学森班的同学们全体起立,激情合唱《飞翔的路》,用歌声表达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

  在讲座上,钱永刚教授回顾了钱学森艰难归国路、十年“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以及他一生赤诚爱党报国、献身科学事业的光辉事迹。“航天事业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事业,也不是一代两代人做完就完了,我们要几代人持续不断走下去。”钱永刚教授说,航天事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我们今天能够过上和平安详的生活,和国家航天建设离不开。希望更多同学了解航天,以此激励广大师生不断向前、追求科学新高度。

钱永刚教授在学校报告厅为师生们做了题为《打造国之重器 铸造科技丰碑》的讲座。

  钱永刚教授还向支持钱学森广场建设的惠州一中校友颁发了纪念品。惠州一中也向我市20多所学校颁发了钱学森班优秀生源基地牌匾。

  去年6月30日,惠州市第一中学成立广东首个钱学森班。该校钱学森班首期招生100人,已于去年9月开班。一年来,学校针对钱学森班设置课程,按照“和合发展、大器大成”的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新闻科普

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把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建设航天事业方面的最新成就。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