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空间、创客空间、科学空间……5月30日,惠州市少年科学院(以下简称“市少科院”)正式启用,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组织开展科技竞赛、科学论坛、科学探索实践等丰富多彩的科创科普实践活动,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助力我市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工作。我市在惠州科技馆建立市少科院总院,在全市有关学校、科普基地建立10个少科院分院,接下来将根据需要开展各类科创科普实践活动。
学生们在市少科院总院参加科创科普实践活动,体验科技的魅力。
市少科院设总院和10个分院
创新平台载体是培养创新人才、聚集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少年科学院就是向中小学生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学意识、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台州、深圳等地已成立少年科学院。因此,为助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工作,成立我市少年科学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3年,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3030号提案建议,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建设惠州“少年科学院”。可整合学校科学课、信息技术课、人工智能课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目标,融合校本课程,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联结到基于真实情境的第二学习空间,延展学校教育,促进学习深度发生;同时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为此,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科技局共同组建了市少年科学院总院及10个分院,分院设立依托惠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及中小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市少科院启用后,将整合多方面资源,开展6至18周岁青少年自主创新实践活动,以引导方式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科创教育体系。
其中市少科院总院位于惠州科技馆内,结合场馆设施设备,建设了科普大讲堂、创客实验室、科技阅览室以及科技活动室等功能室,打造面向学生的、开放的、以特色创新教育项目和课程为载体的创新实践空间。
记者现场了解到,市少年科学院总院可举办科普、小研究员夏令营、创客嘉年华、小研究员评选等活动,开发示范课程及教具、道具和开展科技导师培训等。
市少年科学院分院将设置分院场地,配备必要的科创设施、器材等,分院可组建本单位科技教育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提升科技辅导员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科普和参加科技竞赛及评比活动等。
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创科普实践活动
5月30日上午,惠州科技馆四楼创客实验室内热闹非凡,有的学生正在观摩、体验3D打印技术,有的人正全神贯注地解锁鲁班锁,还有学生在摇动手中风车发电。“这样的活动很有趣,可以学习了解不少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参加活动的学生们纷纷表示。
据了解,市少科院主要通过面向中小学生组织开展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科学论坛、科学探索实践等丰富多彩的科创科普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科学素养,助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工作。
“市少科院的建成启动,不仅有助于让我们的科技教育真正地触及每一个孩子,更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世界的大门,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让科学与成长并肩同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市少年科学院名誉院长夏佳文认为,孩子们可以在少科院开展科技竞赛,参加科普讲座、科学论坛,进行科学探索,点燃科学梦想,激发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他相信,不久的将来,惠州的孩子们在这里都能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中感悟,让知识有价值,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对科学的理解更深更透。
他也期待市少科院能够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小天才,将少科院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同时,通过科技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帮助孩子们获取进入科学世界的“敲门砖”和“金钥匙”,为孩子们播下科技启蒙的种子。
文图:惠报全媒体记者刘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