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学习实践中探索中国水墨画魅力
惠州国画院举办首期艺术公益课 30余位美术爱好者参加
肖加鸿(左一)在艺术公益课上示范中国水墨画的创作。
“老师,您用的是什么样的宣纸?”“这里用墨有什么讲究?”“落款落到哪里更合适?”……6月2日上午,惠州国画院首期艺术公益课在市区江北加鸿艺术馆举行。我市著名画家、惠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惠州画院常务副院长肖加鸿以《学习与实践·中国水墨的奇妙碰撞》为题,围绕中国水墨画历史演变、近现代水墨画的特点、现代水墨画创作的新思想等方面,为30余位美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艺术课。
本次艺术公益课由惠州国画院、加鸿艺术馆、惠州日报国际旅行社主办。
理论结合实践 生动讲授中国水墨运用
授课老师肖加鸿数十年孜孜不倦,苦练丹青,大量研读中西方大师名作,多次到敦煌观摩与研究,大胆创新,恰当借鉴西方现代元素融入中国水墨,画作给人以新的视觉享受。其作品曾在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艺术》《人民美术》《中国水墨》等发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南方日报》、《惠州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其画作和评论文章,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澳门国际双年展、香港亚洲国际双年展,并在中国上海、中国香港、迪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引起美术界广泛关注。
“在唐代的基础上,两宋时期的水墨画,风格更加多元化,也更注重精神的表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公益课伊始,肖加鸿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独特审美。他从唐代的吴道子讲到了明清的石涛,如数家珍地道出了每个时期的代表性画家的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一幅画要画出韵味,跟墨和水有很大关系。”肖加鸿表示,中国画的门类以山水、花鸟和人物居多,但不管是哪一个画种都要讲意境、看神韵、观气势。而这意境、神韵、气势皆是依靠水与墨搭配来进行刻画和勾勒的。他非常认同明清时期的著名画家石涛所说:“笔与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一幅好画,在表现其意境和神韵之中,还会让观者感受到其水墨变幻。
肖加鸿一边讲述理论知识,一边现场演示中国画的水墨技法,理论结合实践地向大家讲授中国水墨的知识和运用。在讲解中,他现场完成了一幅山水画和一幅花鸟画的创作。不少学员拿出手机,全程录制肖老师的创作过程,以便回去慢慢研究学习。
课程内容丰富 学员受益匪浅
活动现场,肖加鸿老师与学员进行了交流。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他都一一给予耐心解答。很多前来参加公益课的学员表示,肖老师的讲课内容丰富,尤其是现场的创作示范,让他们受益匪浅。
参加公益艺术课的陈炜雯表示,她当天很忙,但还是挤出时间过来聆听。“这次公益课太难得了,通过学习,我对山水画的笔法、用墨、构图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找到了自己需要强化学习的方向,感谢肖加鸿老师的精彩授课。”
喜欢画油画的李德高是专程来参加此次公益课的。他告诉记者,自己与肖加鸿老师认识10多年,对他的人品、作品都非常欣赏和认可。肖加鸿的每一次讲座,他都会尽量参加学习。李德高告诉记者,国画是中国的国粹,他正在往国画方面发展。“今天的讲课,肖老师亲自示范,从起稿、着墨、层次表现、画面调整及染色,都毫无保留地演示给大家看,教学非常细致,展现了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水平。”李德高认为,这次公益课对提高自己的笔墨功力方面收获很大。
肖加鸿告诉记者,惠州国画院举办此次公益讲座,让他与我市美术爱好者一起面对面探索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历史发展续源,一起分享中国水墨画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
相关链接
中国画创作实践训练营6月底开班
据了解,为了满足广大美术爱好者进一步的学习需求,惠州国画院将在今年6月底推出“自然之美——中国画基础与山水花鸟画创作实践训练营”。
训练营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技法训练,包括线条与笔触、墨色运用、构图与布局。教授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并根据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在画面中巧妙地运用墨色来表现层次感和空间感。让学员掌握中国画的构图原则和布局技巧,包括如何安排画面元素、营造空间感和节奏感。二是传统绘画技法学习,包括山水画技法和花鸟画技法,向学员传授山水画的基本构图、笔法、墨法以及如何表现山水的气势和意境,教大家掌握花鸟画的线条勾勒、色彩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画面表现花鸟的生动形象和生命力。三是实践创作与指导,包括临摹与写生、创作指导,通过临摹古代名家的作品和进行自然写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同时,针对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提高创作水平。
训练营报名方式
联系人:吴小姐 联系电话:13531699845
上课时间:每周六14:00至17:30
上课地点:惠城区三环北路78号鹭金御公馆加鸿艺术馆。
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宫晓磊 通讯员刘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