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40分,她的学习秘诀是什么?

  “语文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它拼的是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作为支撑。”今年高考,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9)班的林素帆,语文考了140分(满分150分)。她认为,学好语文需要大量的积累,一定要多阅读多练笔多思考。

  了解时事积累写作素材

  “高三语文考试,我的成绩一般是在130分左右。这次考到140分,确实比我的预计要好一些。”林素帆告诉记者,在所有的科目里,这一次是语文考得最好,她也感到很满意。

林素帆。

  说起日常学习,林素帆对语文老师张晶晶非常佩服。她说张老师教学方法独特,只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就能有效地提高成绩。张老师反对机械化刷题,很少让学生们做大堆的试卷或者是简单重复地抄写,她比较注重阅读理解和作文的训练。

  林素帆说,每周一晚修的时间,同学们会集体收看《新闻周刊》。这个节目主要是对过去一周内的新闻进行回顾,大家可以从中了解时事,从而积累写作素材。每次看完节目,张老师都会从中找出一个题目,让同学们练笔。通常情况下,老师不会作太多的要求,不限制形式和内容,把发挥的空间都留给学生。这些题目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好,还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像今年高考作文提到的“人工智能”,这个主题其实此前也多次练习过。林素帆说,虽然认真审题之后,她发现作文题引导的方向和平时接触的有较大区别,但因为是比较熟悉的话题,写起来也没有觉得太困难。

  每天坚持阅读和写日记

  在采访中,林素帆多次提到阅读的重要性。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节假日经常去新华书店,因为在那里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书。四年级时,她接触到了刘慈欣的小说《三体》,“看完之后大受震撼,一瞬间感觉自己很渺小,感受到了宇宙的辽阔”。从此,她开始着迷于科幻小说,因为“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都被激发了。

林素帆(左)和同学。

  上初中以后,随着学科增多,自由阅读的时间几乎没有了。但是每天午睡或者晚上入睡前,林素帆会坚持用10-15分钟来进行阅读。“我没有把阅读当成任务,每天都很期待这短暂的时间。”看书时,她喜欢把一些心得写在空白处,及时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有时候遇到一些戳中内心的句子,她还会专门抄写下来,方便日后运用到作文里。

闲暇时,林素帆喜欢画画。

  业余时间,林素帆喜欢画画,喜欢写小说、评论、诗歌,她的作品也曾在学校文学社刊物和校报上发表。此外,她还喜欢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小学三年级起一直坚持到现在。“写日记可以让自己进行很多思考,可以抒发情感,缓解压力,还可以把一些值得记录的瞬间写下来。”她认为,自己不害怕写作文,跟长期写日记也有关系。

  林素帆笑着说,语文拼的是积累,应该趁小学学习压力还不大的时候就多多阅读,尽可能增加阅读量。

  文字 惠报全媒体记者钟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