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乘“入奥”之风掀起滑板运动热潮,市民畅享运动之乐
板上追风 “滑”向未来
滑行、扭动、摇摆、旋转、闪躲、腾挪……每到傍晚时分,伴随地面升腾起的热浪逐渐散去,在市区滨江公园,来自各个年龄段的玩家们脚踩滑板“贴地飞行”,享受着自由与刺激的双重快乐。
2024年是体育盛事的大年,欧洲杯、奥运会等国际赛事轮番上演。即将拉开帷幕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滑板项目将再次登上奥运会舞台,惠州11岁滑板小将郑好好获得奥运会入场券,更是让这一新潮体育运动在惠州迅速受到关注与热捧。
源于街头的“草根”滑板文化
随着夜幕降临,不少年轻的滑板爱好者在滨江公园聚集,大家踏着滑板在夜色中不知疲倦地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动作。
早在2003年,我市第一批滑板爱好者便经常在这里聚集,用滑板彰显个性与自由,今年40岁的阿晋就是其中之一。“我只想享受滑板给我带来的快乐和自由。”谈起滑板,阿晋的双眼发光。
当时,惠州没有玩滑板的专业场地和教练员,滑板爱好者最初也就10多个。因为兴趣相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探讨滑板文化和运动技巧,有时还会专门跑到广州等地向滑板“高手”请教。自此,惠州最早期的“草根”滑板文化便在这里生根发芽了。
惠州市民在享受滑板带来的自由与刺激。 惠报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随着时间推移,我市玩滑板的人越来越多。不仅青年,儿童、少年乃至成年人也纷纷加入滑板“大军”,曾经的街头运动开始走进中小学,惠州市第一中学、市华罗庚中学等学校均设有滑板社团;惠州也有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教练员,一些滑手逐渐走向国内外大小赛场,并取得不错的名次。
从街头逐步“滑”向专业
滑板运动最早起源于美国,一开始发展缓慢,到上世纪80~9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并发展成一种“街头文化”。到21世纪初,滑板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行,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
在惠州,滑板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圈粉”能力却是空前的。
位于市区江北街道的VBOY滑板学校惠州校区,正是在这股热潮中孕育诞生并逐渐发展壮大的。2019年,VBOY在惠州首设直营店,场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仅有20多名学员。“短短五年时间,如今我们学员已增加到1000人以上,场地面积也扩大到了1500平方米。”VBOY滑板学校惠州校区校长武粤洋说。
2019年,位于市区江北街道的VBOY滑板学校惠州校区成立,起初仅有20多名,如今学员已增至1000人以上。图为该校部分教练和学员的合影。
武粤洋介绍,以前穿梭在街头和运动公园玩滑板的多是青少年,主要群体为10多岁的男孩。最初他们聚在一起在街头跳街舞、玩滑板,给人留下一种放荡不羁的印象。随着滑板专业培训机构入驻惠州,该运动开始朝着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2016年,国际奥委会将滑板列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更是让这项年轻运动一键开启了“火热模式”。2021年,滑板在东京奥运会作为5个新竞赛项目之一正式亮相。
滑板“入奥”后,阿晋也逐渐将目光转向滑板文化推广。2018年,他召集本土滑手,争取到外地品牌的支持,在惠州正式成立了KEEP UP滑板俱乐部,开始专注于滑板文化推广。在俱乐部里,阿晋挖掘出了不少优秀滑手,推荐到省、市参加比赛并在国内各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2年7月16日,KEEP UP滑板俱乐部创新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惠州“滑板日”活动。阿晋至今仍清楚记得,那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600余名滑手参与;活动中,大家一起尽情交流玩耍,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成就了惠州滑板史上其中一个“高光时刻”。
爱好者覆盖青少年和成人
“如今,惠州越来越多人认识、接触并爱上滑板,大家都开始享受滑板的乐趣。”阿晋说,玩滑板的人多了,滑板文化和精神也更加多元。受此影响,后来诞生了适合女孩子玩的长板以及老少皆宜的陆冲。
武粤洋说,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运动,滑板要求参与者不断寻求自我突破、打破陈规、展现自我,还要做到不怕失败,即使摔倒也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这种独特的文化,正是滑板运动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滑板运动的走红,既有王一博等明星的流量影响,也有路易威登、迪奥等奢侈品牌的“光环效应”加持,更有安踏、李宁等国产品牌打造支线产品的助力,让该项运动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过去人们常认为玩滑板的多为男孩子,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武粤洋说,以他所在的滑板学校为例,男女比例大约为4:6,女学员占比超过一半。
今年10岁的邹萌是VBOY滑板学校惠州校区的“老学员”,玩滑板已有3个年头。从一开始频频摔跤,到后来咬牙坚持、逐渐熟练,如今的她已将滑板运动当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十分享受滑板带来的快感,每逢放学或假日时间总要到滑板场上“驰骋”一番。3年时间,她的性格从原来的内敛害羞逐渐变得活泼外向,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当我滑起来的时候,耳边吹来的风让我感觉很自由、很快乐!”
滑板运动吸引越来越多爱好者参与。这是学员在市区江北一家滑板专业培训机构训练。
“有一次在玩滑板下坡时,我整个人滑摔在地上,很痛很痛。”滑板爱好者周铉睿回忆起刚接触滑板那段时间淡然地说。他告诉记者,他最初爱上滑板,只是单纯喜欢滑板道具。如今,他已坚持学滑板3年,还曾获得U系列中国青少年轮滑巡回赛第三名和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滑板公开赛第六名的好成绩。他说,希望坚持下去,最终实现登上奥运会舞台的梦想。
随着滑板运动普及程度提高,不少学员家长们也跃跃欲试,纷纷加入“体验队伍”,并迅速被“圈粉”,滑板成人培训班也随之应运而生。“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成人班中的学员多是来自消防员、医生、护士、警察以及公务员等较为严肃的职业,与滑板的热血和时尚形成了一些反差,很有意思!”武粤洋说。
“我一开始是带着小朋友来玩滑板的,却被其他成人学员‘种草’了,于是也加入了成人班。”市民余女士说,加入这一队伍后,她发现身边被“种草”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很喜爱这项自由、刺激的运动。
惠城拟设专业滑板场地,打造“滑板之城”
滑板是一项起源于街头的运动,项目类型分为街式与碗池,玩法各不相同,但都需要专业设计建造的场地。
记者从惠城区文广旅体局获悉,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今年8月起惠城拟开工建设惠城区七女湖体育公园,并在公园内打造2个滑板训练场地,包括1个速滑场地、1个碗池场地。
“在体育公园内,我们将植入多种滑板元素,建设2个滑板雕塑,包括1个成人板、1个儿童板。”惠城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李志明介绍,该体育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滑板场面积约800平方米。同时,体育公园内将建设1800平方米的配套大楼,在其房顶设置装饰滑道,与上述两个滑板雕塑相互映衬、遥相呼应,共同勾勒出“滑板之城”的雏形。
李志明透露,由于滑板专业场地建设成本较高,我市将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标准滑板专业场地,通过不断完善城镇体育设施,为市民和广大滑板爱好者提供完善的场地,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滑向世界、滑向未来!’这是我们提出的口号。未来我们计划将惠城区打造成‘滑板之城’,努力将滑板打造成惠州市区有特色、有优势的一项运动。”李志明说,我市将继续坚持兴趣、专业两条腿走路,努力让惠州更多人爱上滑板,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刘豪伟 实习生田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