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市探索打造青少年社区矫正合作共建新模式
就业培训铺就社矫对象暖心回归路
记者近日从市司法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进一步强化工作联动,与相关单位和社会团体合作共建,帮助更多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劳动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促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加强就业技能培训
近日,由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惠州市司法局主办的惠州市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技能培训班在惠东县法德大讲堂举行,帮助学员们提升新媒体就业技能,顺利融入社会。
此次培训邀请资深新媒体人讲授手机摄影基础及短视频剪辑技巧,通过讲述手机相机的成像原理、焦距、曝光量等基础摄影知识,由浅入深地教授学员们摄影技能。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初步掌握了摄影、剪辑技能,为将来就业提供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司法局联合各职能部门充分调研区域实际,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作,深入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技能培训活动。
市司法局还在惠城区探索“双线多联”服务模式,由团区委购买服务项目,联动司法所通过“线上(电话、网络)+线下(面谈)”的方式为辖区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普法教育、心理辅导、帮扶教育等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推动社区矫正合作共建
近日,市司法局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职业技能服务中心在惠东县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公益培训,培训内容有母婴生活照护、养老护理、快递、直播电商等,使社区矫正对象享受到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为其顺利回归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助力。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大量的资源,市人社局、市职业技能服务中心的积极参与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源源不断的资源。”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以“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为宗旨,共同推动重点人群(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强化工作联动,与共青团、民盟、妇联、民政、人社、企业、高校等单位和社会团体合作共建,结合“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民生工程,指导各县(区)摸清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情况和培训需求,继续深化“社区矫正+”志愿帮扶品牌,拓展社区矫正“分类教育”主题模块,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劳动权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社会融入等服务,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帮助更多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劳动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促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陈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