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随着中秋佳节临近,惠州月饼消费市场迎来销售旺季。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从今年农历7月初开始,惠州大多月饼生产企业加大生产马力,针对今年月饼市场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创新口味“年轻化”,争打月饼“健康牌”,与此同时,“瘦身”包装,注重品质和内涵,让大众在健康、美味、环保中更好地享受月满团圆。
口味“更潮”,健康“加分”
踏进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的郭师傅工业园月饼生产基地,空气中飘荡着阵阵浓郁饼香。生产车间内,“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忙着包饼皮、揉馅等。不同馅料、口味的月饼,经过烤制香气四溢,很快将销往惠州乃至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郭师傅月饼生产车间内,月饼制作在火热进行。
“除了传统的叉烧类月饼,今年我们还创新推出了爆浆麻薯月饼、椰蓉月饼等,满足老、中、青、孩童等不同人群喜好。”郭师傅第四代传承人郭汉光说。记者了解到,作为惠州本土老字号的“郭师傅”月饼,其生产的郭氏叉烧五仁月饼技艺于今年入选市级非遗项目。目前,郭师傅在以传统月饼为主导的同时,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口味创新研发,例如研发了盐焗鸡味、芥末味、咖喱味月饼。为了打开全国各地市场,今年郭师傅还推出了“广东辣”的麻辣牛肉月饼,先行先试,反响不错。郭汉光说:“今年月饼销售供不应求,最高峰一天生产近30万个月饼,今年中秋期间预计能销出月饼超300万盒。”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秋月饼行业趋势报告》显示,预计今年中秋月饼产量在30万吨,销售额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相比2023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为了打开全国各地市场,今年郭师傅推出了“广东辣”的麻辣牛肉月饼。
针对惠州月饼消费市场,记者走访时发现,商家注重月饼质量和口味,在采用安全新鲜食材制作月饼的同时,纷纷“上新”月饼口味,迎合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为满足大众对健康的需求,不少商家对月饼糖分做“减法”。
在惠州一些知名酒楼,月饼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选购。“今年我们推出了近40个月饼品种,将传统和新潮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契合消费者需求。”惠州天悦柏嘉大酒店工作人员介绍。除了有传统的双黄莲蓉月饼,还有海盐核桃、白桃乌龙茶月饼等,另外,还推出了多款低糖白莲蓉月饼。而在惠州康帝国际酒店,商家也推出金腿五仁拼双黄白莲蓉月饼,主打低糖,采用海藻糖,既保留了月饼的本味,又能减少热量摄入,更为健康。
内涵“加料”,包装“瘦身”
一方面是“加料”,另一方面则是对月饼包装进行“瘦身”。
“今年我们推出了芋泥麻薯月饼,有夹心芋泥、蛋、黄紫薯、麻薯,除了口味更新,今年我们在包装上也做了提升。”惠州华贸天地圣安庭烘焙店长李伟巨说。
圣安庭烘焙将惠州文化融入月饼包装设计。
圣安庭烘焙是从惠东走出来的一家饼店,目前在惠州已有多家店铺。近年来,通过门店销售、电商直播和网络订单销售等方式,“圣安庭”逐渐被越来越多惠州及全国各地消费者认识并认可。
“除了口味更倾向于年轻化,作为惠州本土品牌,我们也非常注重融入惠州文化进行包装设计。”李伟巨向记者展示月饼外包装,朝京门、西湖、四洲塔、合江楼……一个个惠州人熟悉的地标式建筑,被赋予了现代时尚审美表达。“包装设计简约又不失精美,更符合环保,也避免浪费。”
实际上,为促进月饼行业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包装到价格都作了规范。如2022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对月饼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及混装要求作出新规定;当年8月,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的通知》。
如今,月饼行业从业者也都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为满足消费者需求,避免浪费,商家纷纷推出独立包装的散装月饼,或是推出迷你版月饼。经营着一家烘焙店的李女士,最近月饼销售呈“爆单”状态。店里推出的月饼有咖啡、开心果、树莓等多种口味,均为迷你个头,消费者可自由搭配选购,为崇尚绿色环保,月饼包装均采用纸盒装,配绳子或腰封封装。
小小月饼,满载着人们对中秋团圆的美好祈愿和祝福。如今,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对月饼的追求,也回归淳朴。“现在的月饼不像过去那样,追求豪华高档,而是更看重用料、品质和月饼带来的‘仪式感’。”在年过6旬的市民林女士看来,亲友健康平安,欢聚一堂吃饼、赏月,共叙温情,这就是中秋节的意义和一块月饼的价值所在。
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陈春惠 游璇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