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10个村有耕地撂荒 惠州人大介入3个月整治率过半

原标题:

市人大常委会以法治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突出问题不解决不罢手 持续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

  督办我市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落实情况,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绿美生态建设、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情况报告……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通过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开展审议意见“回头看”等,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以法治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督办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问题

  “我们聚焦粮食安全、绿美生态建设、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采取督办、听取专项报告、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余瑞芳介绍,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基层人大代表和镇村干部、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深入基层调研,并坚持问题导向,形成高质量报告,为市委正确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督促市政府加大力度解决问题和短板,助力推动我市“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保障粮食安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持续加强监督。今年5至7月,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重点对过去两年发现的15个村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情况进行督办“回头看”。经核查,在15个村发现并指出的撂荒耕地有2447亩,复耕率为47.4%。通过随机调研,新发现10个村还存在耕地撂荒现象。农工委随即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交了《关于督办我市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向市农业农村局发出监督函。

  随后,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整改工作方案》,派出7个督导组督促指导各县(区)开展整改。截至10月15日,15个村的撂荒耕地已复耕复种2012.55亩,整治率82.61%;对新发现的10个村撂荒耕地,整治率为52.02%,取得阶段性效果。记者了解到,市农业农村局还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共同建立田长制部门联动督导工作机制,把是否存在撂荒耕地现象纳入联合推动的重点事项,实行每季度一督导一通报。

  余瑞芳介绍,农工委将持续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监督大面积撂荒耕地落实复耕复种,做到常年开展,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

  监督乡村振兴招商项目落地情况

  现场签约项目25宗,投资金额53.09亿元……今年5月,2024年惠州乡村振兴招商对接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举行。

  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202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工业招商思维推进乡村振兴大招商、招好商,连续3年举办全市乡村振兴项目招商会,共引进项目102宗。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是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余瑞芳介绍,我市把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产业振兴重要举措,引进了一大批项目。近期,经调研发现,部分项目落地需要市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协同推进,相关情况将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余瑞芳介绍,近期对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据统计,2023年末,全市104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达10万元以上,76%达20万元以上。调研组认为,我市村级集体经济仍处在较低水平状态,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很大,且大部分村发展模式为资源性粗放型出租、发包,较少精细化经营、运营,调研组将形成工作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绿美生态建设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大绿色动能。今年5至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我市推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通过全方位系统性调研,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5个,提出意见建议4条,并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报告工作,相关审议意见已转市政府,要求限期整改。

  强化监督的刚性和有效性

  “推动审议意见落实是监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围绕上述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多措并举,建章立制,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持续做好人大监督‘后半篇文章’。”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将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坚决做到审议意见不落实不过关、突出问题不解决不罢手,强化监督的刚性和有效性,改变过去收到承办单位关于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就结束监督的做法。

  例如,针对乡村振兴招商项目落地问题,实行连续性跟踪监督,必要时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列为市人大常委会议题,监督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尽早产生效益。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听取了农工委《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报告。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坚持把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作为人大履职重点,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谋划明年工作要点,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持续凝聚共识,更好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方式,组织代表积极围绕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城镇风貌管控等重点工作建言献策,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郭敏 通讯员杨为高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