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提质向新 逐绿前行
工商银行惠州分行奋力书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鹅城热土,山海相依,入目是绿,抬头是蓝。清洁能源项目追风、逐水、聚光,缔造出澎湃绿能;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绿色产业集群向高能级跃迁,挺起了“智造”脊梁;“百千万工程”满目苍郁,襟江带湖,支撑着岁稔年丰……和谐生态画卷徐徐铺展,惠州已将绿色融入城市肌理。
城市强劲的绿色脉动中,涌动着一抹抹“工行红”。积极策应“绿美惠州”发展图景,工商银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工行”)坚持以“绿”破题,为绿色金融“大文章”添上鲜活注脚。截至2024年11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371.7亿元,较年初增23.09亿元,居同业前列。近日,在“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2024年绿色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场暨“惠澳”联动共推发展活动上,该行荣获“2024年度绿色金融工作优秀金融机构”一等奖。
向质赋能 保障能源体系蝶变升级
惠州惠东稔平半岛以南海域,长风浩荡,经年不息。碧海蓝天间,中广核惠州港口海上风电项目40台单支叶片直径达86.5米的风机巍然耸立,组成一片海上“钢铁森林”。猎猎海风呼啸而来,巨大的叶片随风而转,风力凝结为“绿电”,点亮万家灯火。
澎湃的绿色动能背后,是一场场“逆风而行”的硬仗。项目筹建之初,面临工期短、资金需求大且时效性强等难题。项目位于无掩护海域,且地质条件复杂,项目二期实施过程实际有效窗口期不足60天。
惠州工行专业团队赴某绿色石化项目调研。
为保障项目建设紧抓窗口期有序推进,在服务模式上,惠州工行针对项目资金投入和建设推进的时间差问题,设计了“项目前期贷款+项目贷款”的方案,以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项目建设前期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服务流程上,该行按广东工行“飞机道”客户业务办理标准,应用“随到随批、调评审合一、联合作业”的跑道式经营模式,使业务流程接力棒传递得更快、更顺,同时,五级联动打通从总行至网点的绿色通道,前后牵头组建3个银团,放款合计逾30亿元。
资金的及时到位,为正处抢装并网关键期的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项目于2023年12月提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国内首个当年完成地勘即建成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
高效的响应源于惠州工行不断优化的项目融资机制。双碳目标牵引下,作为大湾区电力输配枢纽之一,结合风能、水能集中的资源禀赋,惠州正全力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面对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新形势新要求,惠州工行深入研究清洁能源项目运营特点及融资需求,针对性优化融资机制。截至2024年11月末,该行服务清洁能源项目达23个,涵盖“水风核光储”多能互补体系,贷款余额合计136.31亿元,规模居全省前列,使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资金得到保障。
向需出发 先行先试贷动工业逐绿
储罐耸立、机器轰鸣,“吃”进石化废气,“吐”出高附加值产品,惠州大亚湾石化区一角,正上演着变废为宝的绿色“魔法”。作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产品上下游隔墙互供、产业链共生互补循环,是大亚湾石化区实现产业发展与碧海蓝天兼得的优势之一。
主营碳捕集、碳利用的惠州市华达通气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上述“隔墙供应”绿色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其同时为大亚湾石化区首批碳账户试点企业之一,具备标准化的碳信用报告,碳排放强度评价标识为“浅绿”。获悉企业需求后,在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大力支持下,惠州工行积极介入,于2024年9月为企业办理惠州首批“惠碳贷”。
惠州工行代表展示该行优秀绿色金融产品案例。
“惠碳贷”是通过采集企业能耗数据、经营情况等信息,形成企业碳信用评定体系及“碳信用报告”,依据企业碳排放强度评价标识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优先级等方面制定差异化措施的贷款产品。
为赋能区域特色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惠州工行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惠碳贷”落地:一是数据赋能。该行依托省人行“粤信融”平台信息优势,掌握企业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情况,将碳信用报告作为贷前申请及贷后跟踪的重要材料之一,实现“碳账户+碳信用+碳金融”三碳联动;二是高效响应。专员督办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专辟绿色通道,力保绿色生产资金畅通无阻、迅速到位;三是增信让利。该笔贷款以信用方式发放,以碳信用报告为依据,在风险把握上给予一定正向考量,且利率较非绿色普通产品优惠35个基点,使企业因降碳而切实受益。
首批“惠碳贷”的落地,只是惠州工行勇当尖兵、“碳”路绿金的缩影之一,该行对绿色产品体系完善的探索从未止步:为中海壳牌办理全市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TCL科技主承发行绿色中票,落地广东工行首单绿色债券;主承发行全国首单碳市场履约挂钩债券、广东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识变、应变、求变,满目“首单”领跑深绿新赛道。
向专厚植 擦亮专业创新发展底色
案例共享。勇探路、勤闯关、力破题,绿金创新不止于“独善其身”,而是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惠州模式”“工行样本”。针对传统高排放“棕色”行业绿色转型缺乏匹配产品的融资痛点,惠州工行形成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创新案例,入选工商银行总行绿金案例汇编,相关宣讲视频获全省二等奖;护航惠州“2+1”现代产业大集群、大项目从“强”到“绿”,案例《金融赋能大湾区石化产业绿色发展》获2023年度惠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二等奖,案例《项目融资机制优化赋能大湾区能源体系蝶变升级》在“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2024年绿色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场暨“惠澳”联动共推发展活动现场正式亮相。
研究赋能。针对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新兴绿色产业,惠州工行以研带学、以学促干,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在广东工行牵头及指导下,惠州工行为广东金融学会快速课题提供案例并参与论文撰写,同时在交流研讨过程中学习中国能建广东院等专业机构前沿成果,以“取经”拓思路、“致用”助提升,力求将绿金研究孵化成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产业深耕。为纵深推进绿色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惠州工行建立敢贷、愿贷、会贷长效机制。绿色先进制造业专业性强、迭代迅速,对信贷风险防控提出更高要求,惠州工行选取锂离子动力电池、显示面板、新型电化学储能等区域特色产业,深入研究其产业政策、发展动态、经营模式、风险特征,加速构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及配套支持,相关成果获工总行优秀奖,为全省唯二获总行嘉奖的二级分行之一。
内育外延“碳”新路,全“绿”以赴向未来。惠州工行将继续坚定不移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国家战略及地区部署大局,让“五篇大文章”的深绿底色在一次次先行先试中愈发鲜亮。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通讯员汪隽池
本组图片由惠州工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