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丰湖文化名家余小伦讲述惠州青白瓷历史脉络和发展探索
惠州青白瓷为中国瓷器史重要品种
12月28日下午,惠州丰湖文化名家、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余小伦做客惠州市岭南书院·丰湖书院,开展“丰湖讲堂·文化之声”探寻惠州独特魅力主题宣讲活动。
惠州丰湖文化名家余小伦在讲述惠州青白瓷历史脉络和发展探索。
余小伦以“惠州青白瓷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探索”为题,为惠州市民及外地游客、陶瓷爱好者讲述“泥与火”的淬炼与升华。
余小伦为惠州东平窑薪火传承人、惠州青白瓷非遗传承人、惠州市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有众多陶瓷作品被广东省工艺珍品馆、惠州市博物馆、惠州东坡纪念馆收藏,数十件作品荣获国家、省级金奖和银奖。
讲座中,余小伦首先概述中国青白瓷发展历史,随后,围绕惠州青白瓷的起源、脉络、发展历史、艺术价值与影响、发展方向等维度,对惠州青白瓷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讲述。
余小伦介绍,青白瓷是宋代南方地区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并风靡国内外,至南宋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其中,广东以广州西村窑、惠州窑和潮州窑为代表,这些窑场不仅生产了大量的青白瓷,还仿照其他名窑如景德镇窑的外销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12月28日下午,惠州丰湖文化名家、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余小伦做客惠州市岭南书院?丰湖书院,开展“丰湖讲堂 文化之声”探寻惠州独特魅力主题宣讲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加。
“惠州青白瓷作为这一瓷器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脉络和发展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余小伦表示,自北宋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手工业生产进步突出。手工业产品当中陶瓷最为突出,其中青白瓷作为主角,是陶瓷贸易的代表。在惠州青白瓷窑口有东平窑、下角窑、朱村窑、永平窑、显岗窑、约场窑等。其中,北宋东平窑是惠州古代最重要的青白瓷窑口,窑址发现于1976年10月,它与潮州笔架山窑、广州西村窑并称为北宋年间岭南三大民窑,当时主要销售海外,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者。元明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等原因,岭南地区的瓷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许多窑场被迫停产或关闭,青白瓷的生产也逐渐减少。到了明代,随着五彩瓷器和青花瓷等各种颜色釉瓷的兴起和发展,青白瓷逐渐被取代并退出了历史舞台。
余小伦说,惠州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造型轻盈精致、釉色晶莹透亮、装饰丰富多彩,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其器形设计巧妙而富有创意,既符合实用性的需求又充满了艺术美感。惠州青白瓷作为中国瓷器史上的重要品种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目前,惠州青白瓷制作技艺已列入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惠州市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等机构的成立,为惠州青白瓷的研究、制作和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撑。余小伦表示,东平窑已和多所高校合作,解决了发掘传承人的难题,同时,在国内外市场上逐渐恢复惠州青白瓷应有的地位。
讲座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与,其中不少陶瓷爱好者慕名而来,深入了解惠州青白瓷制作技艺,甚至有东北的游客带着相关陶瓷书籍和著作前来交流,一起探寻惠州独特魅力。
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