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有梁、人有脊,脊柱素有“人体第二生命线”之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脊柱手术,又因技术极其复杂难掌握,病人不敢做,医生害怕做,稍有不慎便会产生无法承受的后果。汪洋,作为惠州华康医院(以下简称“华康医院”)脊柱创伤一区主任,他把责任刻在心,把使命扛在肩,以党员初心践医者仁心,用精湛的技术消除患者病痛,撑起了生命的“脊梁”,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和信任,树立了优秀医师榜样。
脊柱创伤一区主任汪洋。
“医”心逐梦 甘做生命脊梁守护者
“医院门口这些小树苗,都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咯!”2024年末,当记者在华康医院脊柱创伤科办公室见到汪洋时,他看着窗外的树木发出感慨。2008年,华康医院搬迁至现址;2008年,研究生毕业的汪洋来到了华康医院。16年过去了,汪洋亦如门前小树,成长为华康医院脊柱创伤科的中流砥柱。
汪洋从小就有一个当医生的梦想:“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选的专业都是医学类的。”最终,汪洋如愿以偿考入了湖北中医药大学。5年本科学习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3年硕士选定自己想从事的骨科进一步研究,8年科学、系统、严苛的专业训练,为汪洋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校招的时候,汪洋在众多意向单位中选择了专业更为对口的华康医院,自此,再也没有离开。
汪洋主任为患者行骨科机器人手术。
走出书本面对患者,汪洋遇到了诸多课本上没学过的课题。华康医院对青年医生的重视与栽培,让汪洋得以迅速成长。彼时的华康医院骨科中心仍处于建设阶段,尚未进行细分,汪洋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不同的病例,学习到更多实操知识,在学习中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从一个医学操作“小白”,到能依靠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经验和判断力做出“最佳”决策的专业医生,从只能进行简单清创手术的见习医生,到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汪洋沿着医生成长的路径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我的职业生涯起步于华康医院。一路走来,是叶颂霖院长的悉心指导与一众前辈医生的无私帮助成就了我。”汪洋感激地说道。
在成长过程中,汪洋发现自己对脊柱创伤科兴趣更大,于是慢慢地把研究重心专注于脊柱创伤的治疗。“如果说脊柱是人体的支柱,腰椎就是脊柱的根基。而这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在临床治疗中,年龄最小的患者10多岁,而最大的可达90多岁。”见过太多病人饱受脊椎类疾病的折磨,更加坚定了汪洋用一双巧手修复患者的“顶梁柱”,减轻患者痛苦的决心。
潜心钻研 “镜”下手术解决患者顽疾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脊柱外科手术已经从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步迈向微创治疗,脊柱微创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逐渐成为脊柱疾病治疗的首选。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惠州华康医院脊柱创伤骨科致力于以最小的创伤、最低的风险系数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积极引进行业前沿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目前,医院可常规自主开展椎间孔镜手术、UBE手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微创技术。
汪洋主任为患者行UBE手术。
“尽管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手术设备愈发精良,然而对于脊柱外科医生而言,每一台手术都犹如在‘悬崖峭壁上行走’,容不得丝毫马虎。”汪洋表示,唯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辜负患者的信任与托付。作为脊柱创伤科的中坚力量,汪洋自觉肩负起将最新技术“引进来”的责任。2023年底,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式在华康医院“上岗”。在此之前,汪洋与同事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以便设备到院后能尽快在手术中投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健康福利。
汪洋介绍,这款智能手术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更微创。它的“大脑”是一个强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系统,可以依靠解剖洞察引擎与跨模态配准技术将术前采集到的患者影像信息和医生手术方案进行精确计算和规划,实现“VIP量身定制”。“对于医生而言,由于创伤处重要神经和血管,骨科手术目前仍然操作复杂且风险较高。现在,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手术有效提高了钉道规划、靶点定位、精密操作的质量,帮助医生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骨科精准微创手术。”依托先进的尖端技术,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了可视化重建骨骼模型、人工智能规划手术路径、人工智能精准放置等关键技术,让医生在手术中能够“看得见、打得准、拿得稳”。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创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往开放手术后,患者需要一定的康复周期,有部分患者因为畏惧手术,迟迟没有去医院看病,靠吃止痛药缓解症状,以致延误病情。如今,运用脊柱内镜的微创化手术可显著地减少手术创伤及痛苦并缩短康复周期,能够使患者更快速地重返工作及日常生活。“前不久,一位女性患者因为长期饱受腰腿痛的折磨,经过各种保守疗法多次治疗无效,最终找到了我们。出于美观的需要,她非常希望在缓解病痛的同时,尽可能微创化解决问题。”汪洋介绍道,患者的病灶位于腰5/骶1间隙,且其髂骨位置偏高。在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风险评估后,医生决定为患者实施UBE技术,即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脊柱微创手术。通过内镜设备的高清放大视野,手术团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突出的髓核及其对神经的压迫情况,进而安全、有效地进行摘除操作,确保手术的精准性。由于UBE手术的微创性,手术对骨质的破坏很小,脊柱的稳定性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时间大幅缩短。
“医院和科室给我提供了最好的平台,我必须全力以赴、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更先进的微创技术解除患者病痛。”作为脊柱外科的一员,汪洋牢牢把握科室提供的机遇,不断用新技术造福患者。
“医”路求索 用心用情守护患者
医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医疗技术和理念日新月异,医学发展的火花每天都在喷涌。汪洋清楚:选择医学,就选择了做一辈子“医学生”。
惠州华康医院。
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他孜孜求索,繁忙的工作之余,总是抽出时间不忘学习,看书已经成为每天的必修课。除此之外,他还在线上观看脊柱外科治疗相关网络课程,时刻紧跟医学发展步伐,不断武装头脑,只为在临床给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的诊疗。他笑着说:“很庆幸现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一线城市的前沿技术与最新案例通过网络课程就能及时掌握,对于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很有帮助。”在做好日常诊疗服务的同时,他非常注重提高业务本领,密切关注脊柱外科发展前沿,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培训,认真研究典型案例,努力学习先进技术,虚心向上级专家请教。“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服务一些疑难杂症患者,我们医院也跟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开展合作,他们都有专家和教授定期过来会诊,与我们一起解决一些高难度手术。”
工作时,汪洋总是展现出严谨专注的一面,每一个诊断、每一项治疗,他都一丝不苟,力求精准无误。汪洋认为,过硬的专业技术是取得患者信赖的基础,而真诚的服务态度,更能赢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曾经有一位患者,因为本身有基础疾病,手术过后出现了并发症。我和几位医生在病房寸步不离地守了三天三夜。最终患者度过了危险期,得以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在患者恢复健康之后,家属返回华康医院补缴了医药费。“我们原本都放弃了这笔费用,也从未想过追缴,家属的举动真的让人意外。”患者家属告诉汪洋,虽然在华康医院的治疗经历不完美,也清楚手术并发症并不能百分之百避免,但是医护人员对病人无微不至地守护让他们非常感动。“以真心换真心。我相信,只要真诚以待,患者与家属都能感受到医生的诚意与用心。”如今,汪洋带领下的脊柱创伤科依然遵循着“门诊细致问诊、入院积极诊治、术后认真回访”的流程,真诚细致地服务每一位患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位医务人员永远铭记的誓言。“今后,脊柱创伤科将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优化服务能力,热情待患,真情暖患,做有温度的健康守护者。”汪洋说。
勇担使命 以党员初心践医者仁心
医生之外,最让汪洋引以为傲的身份是党员。“作为一名医生,要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要以献身医学、服务人民为荣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入党誓词,更要对得起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汪洋说道。
近年来,华康医院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树品牌”理念,坚持将支部建在科室一线,让党旗飘在群众身边,医院各党支部书记均由科室负责人担任。作为脊柱创伤科党支部书记,汪洋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岗”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做“人民好医生”。工作中,他常常佩戴党员徽章上岗,接受群众监督。党徽带给他的,不仅是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耀,更是获取群众信任的灵丹妙药。“有一位老党员患者,辗转各地寻医问药,总觉得效果不理想。最后来到了我们医院。”这个老党员看到他胸前的党徽,第一句话就问:“你是党员吗?”得到肯定答复的患者最终安下心来接受治疗。汪洋告诉记者,他一直记得这位老党员在得知他是党员后说的那句“我相信你”,这份无条件的信任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当一名党员是多么的光荣,也反复地提醒着他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经过医护人员细心的治疗后,这个老党员恢复了健康,满意地离开了。
日常工作中,汪洋发挥头雁作用,坚定执行医院党建品牌建设的各类举措。如在办公桌醒目位置摆放拒收红包提醒牌,针对患者强塞红包的情况,以帮病人代缴住院费的方式将红包返还。在华康医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中,总能看到汪洋的身影。“跟随医院组织前往井冈山、毛泽东故居等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追寻革命足迹,重温革命历史,让我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树牢初心和使命。”
此外,汪洋还加入了华康医院志愿者协会,成为全院110余名志愿者之一。该协会结合医疗业务特色,以“党建+健康”模式,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华康医院已累计组织义诊300多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200多场次,惠及百姓3万余人次;免费发放健康资料6万余份;免费赠药近2万份,价值100多万元……公益善举得到群众充分认可,甚至有患者家属受到鼓舞,主动请求加入“华康志愿者”行列。
他身着白衣,以青春热血践行医学誓言;他潜心钻研,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他承前启后,淬火打磨终是百炼成钢,成为科室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医”路前行16载,汪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人物简介
汪洋 脊柱创伤一区主任
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在粤东地区最先开展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在治疗脊柱关节、创伤及四肢骨折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各项脊柱专科手术: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症、颈髓损伤、椎管狭窄及马尾神经损伤等重大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及UBE下微创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治愈率优良的特点;率先开展经皮椎体成形微创手术治疗,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伴骨质疏松;各型四肢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微创髓内固钉内固定术、Liss钢板内固定术、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保髋与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关节置换术、骨盆骨折等。
科室名片
华康医院脊柱创伤科是骨科诊疗中心下设专业科室,也是省、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科室。拥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先进的诊疗设备,可开展多项质量过硬的脊柱创伤相关技术。目前,科室拥有专业的医护团队20人,引进了天玑骨科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可开展椎间孔镜手术、单侧双通道腰椎融合术(UBE)等微创手术。专业骨科团队与高精尖设备的强强联合,实现了骨科手术的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助力提升惠州骨科诊治水平,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惠州日报记者陈家敏
通讯员叶晓敏
惠州华康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