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药械通”人工耳蜗落地惠州 已助一6岁患儿重获新“声”

  “港澳药械通”引入全球最新人工耳蜗科技。1月10日,“港澳药械通”惠州市首批器械交付仪式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近日,该院通过“港澳药械通”项目引进全球新一代植入体CI632和Nucleus 8声音处理器,成功地为一名6岁听障患儿植入人工耳蜗。

  这是惠州市第一例药械通人工耳蜗手术,是“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惠州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也是大湾区第一例Nucleus 8声音处理器在临床进行应用。

  患儿植入全球新一代人工耳蜗

  患儿念念出生后不久,就听力筛查发现双耳不对称耳聋,左耳听力全部丧失,右耳仅有50~60分贝听力。2023年5月,念念做了左耳人工耳蜗植入术,右耳佩戴助听器治疗,听力明显改善。然而去年8月,念念的右耳也突发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听力完全丧失,经评估也需要做人工耳蜗植入术。念念父母听说“港澳药械通”人工耳蜗将落地惠州,于是决定等待。“希望能给孩子用上更合适的药械。”念念的父亲张先生说。

  近日,“港澳药械通”人工耳蜗落地惠州后,念念接受了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由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眼耳鼻喉口腔医学中心主任王豪主刀。术后第二天,念念恢复良好,心情愉悦,当天出院前,家人还特意给医护人员赠送了锦旗。

6岁患儿念念接受了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术获得成功。出院前,其家人特意给医护人员赠送了锦旗。

  “我们此次手术应用的是全球新一代植入体CI632和Nucleus 8声音处理器,运用这个组合进行人工耳蜗术是广东省首例。”王豪介绍。

  与上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相比,CI632电极植入体更加纤薄精细,可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能更有效地刺激听神经;其还能够兼容3.0T核磁共振成像,不影响患者以后的磁共振检查。而Nucleus 8声音处理器相比上一代声音处理器,能帮助患者实现更智能、更佳的聆听效果,同时,其是更小、更轻的耳背式声音处理器,让患者佩戴更舒适。

  “港澳药械通”政策

  让患者有机会享受国际最新医疗技术

  “港澳药械通”政策是广东省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事业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大湾区公众的紧急用药和器械需求,还促进了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流通等方面的创新联动。

  目前,“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达到45家,实现大湾区内地9个地市全覆盖,惠及湾区居民近万人次。

1月10日,“港澳药械通”惠州市首批器械交付仪式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举办,这标志着“港澳药械通”政策成功落地惠州。

  在首批“港澳药械通”器械交付仪式上,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李雪松表示,“港澳药械通”政策的出台,是中央政府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该院作为惠州市唯一的“港澳药械通”指定公立医院,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好国家政策,预计将推动一些进口药品和器械在国内研发和使用,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曾景表示,“港澳药械通”是一个用小切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就医困难,促进湾区融合的民生大事。接下来该院将不断优化院内管理流程,健全港澳药械采购、使用、贮存等风险防范等制度,确保患者用药用械安全,切实让大湾区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随着港澳药械通政策在惠州落地,将有更多先进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得以引进,为惠州市民带来就医便利。

  知多D

  “港澳药械通”政策是经国务院授权,允许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后,可在粤港澳大湾区指定医疗机构使用的一项政策。其打通了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的通道。

  文 惠报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苏秉成 欧永杰 陈述

  图/视频 惠报全媒体记者钟畅新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