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一番韵味!惠州这个百年古村深藏“九厅十八井”

  原标题:

  深藏“九厅十八井” 百年古村静待蝶变

  惠东梁化推动石屋寮古村落保护开发,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红荔古岸寻幽区等特色功能区

  “石屋寮,石屋寮,梁化乡村最富饶……”在梁化流传甚久的一句朴素民谣,咏唱出百年古村昔日的富庶繁华。石屋寮村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是惠州市首批传统村落之一,至今已有超过四百年历史。村中保留着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一座大型客家古围屋,被称为“九厅十八井”。

  近日,记者走访石屋寮古村落看到,“九厅十八井”围屋厅堂高阔、院落重重,呈现出客家民居的典型特征,围屋建筑周边古树林立,满目阴凉苍翠,独有一番韵味。不过由于年久失修,围屋中大多数古建筑十分破败,屋内杂草丛生,鲜有人问津。

  记者从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获悉,目前该镇正积极推进石屋寮村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有关项目,将依托古村落资源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红荔古岸寻幽区等特色功能区,实现石屋寮传统村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古村落文旅产业发展。

 
屋檐下的精致木雕

  走访:古建筑群格局对称特色鲜明

  从惠东县城出发往西北方向前行十余公里,驶入开阔平整的乡道,半小时便抵达梁化石屋寮村。日前,记者在石屋寮村看到,村口一座观音庙引人注目,据称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庙。庙前的广场屹立着几棵枝繁叶茂的古树,从树干上挂着的牌子可知,树龄均超百年,遮天蔽日的枝叶为村口的空地撑起了大片阴凉,几棵古榕树上还挂着破旧的竹制灯笼,从残缺斑驳的外壳中可辨认出“百子千孙”的字样。

  正午时分,村中行人寥寥,只有几位花甲老人在树荫下的石凳纳凉。“‘九厅十八井’古围屋就在旁边,里面很多杂草,路不好走!”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古围屋近在眼前。

  站在古围屋大门前,只见青砖黛瓦,白墙斑驳,古朴的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夹带着历史的沧桑破败感迎面而来。大门两侧各立着一根约3米高的大理石柱,支撑着残破的屋檐。视线穿过大门,可以看到围屋中轴线上的多道门呈直线分布,独有一番韵味。

  从大门进去,眼前是如广场般开阔的天井,尽管天井爬满了浓密的杂草,其宽敞大气之势不减。耐人寻味的是,天井正中央建有一道拱门,与围屋大门直线相对,拨开杂草可见一道石板路往里延伸,通向围屋深处的又一扇拱门。每个天井左右两边都建有小门,走进去又是带天井的别致院落,层层嵌套,置身其中仿似走进了迷宫。

  遗憾的是,记者走访发现,古围屋里大多数院落、通道、大门都已被杂草枯木侵占阻挡,建筑破损严重,屋顶、墙体倒塌后的残渣遍地,如今游客村民走进去,几乎很难游览全貌。唯有隐约可见的雕花的门楣、被踩踏光滑的石砖仍昭示着围屋旧时的繁华。踩踏着满地枯草,枝木断裂的声音在围屋里飘荡,沧桑感油然而生,不时看到有生命力顽强的树木,顺着残破的墙体盘根生长,交织出一种迷人的“野性”。

  据当地村民介绍,现在古屋中基本已无人居住,右侧院落保留着“双眼井”,因两口井眼并排分布,形似双眼而得名。不过由于缺乏维护修缮,古屋草木丛生、破败不堪,已无从深入探幽。所幸建筑群整体的格局架构基本得以保留,若从高处俯瞰,“九厅十八井”的结构依然可见。

 
古屋大门两侧各立着一根石柱

  溯源:人丁兴旺扩建“九厅十八井”

  何谓“九厅十八井”?记者了解到,“九厅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多种典型代表之一,广泛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客家地区,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九厅十八井”结构独特、院落重重、占地规模大,也被称为“客家庄园”。

  据考究,传统“九厅十八井”因厅多、天井多而得名。在客家传统文化中,“九”有着长久、尊贵的意味,“九”和“十八”的组合更多是客家群族对多厅多井的大宅建筑约定俗成的统称,往往不代表建筑结构中的确切数字。围屋内部厅堂高而阔、天井大而宽,采光充足、视线通透,一般有数十户聚族而居,家家户户互通有无,屋里有屋,门内有门,厅门相连,开则连成一体,闭则自成一隅,建筑格局体现了防火防盗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围屋厅多井多房多,整体布局却井然有序——以主厅为中轴,向两侧延伸扩展,建筑层层叠叠,采光、通风、出水皆井然有序、贯穿全村。

  作为千年古梁化的历史遗存,石屋寮“九厅十八井”古围屋显然保留了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元素,其历史可追溯到数百年前。据考证,石屋寮古村落形成于四百多年前——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客家先民陈氏始祖从福建漳州迁徙到梁化石屋寮,从此定居立村,勤恳耕耘,壮大家族。


百年古树枝叶繁茂,撑起大片阴凉

  数百年间,石屋寮村先祖集四方能工巧匠,遍栽果木,逐渐建成以宗族家庭为核心、融合闽南、客家文化建筑风格的石屋寮古民居建筑群,其中“九厅十八井”用料讲究,工艺精美,对研究传统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介绍,石屋寮“九厅十八井”围屋建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由陈氏第四代先祖懋园公修建。

  该围屋建筑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房屋合共一百零八间,颇具规模。记者走访发现,石屋寮“九厅十八井”围屋呈现出明显的对称、开放、通透等特点,尽管历史的风霜抹去了昔日的华丽,但透过围屋井然有序的格局,仍能窥见旧时客家宗族聚居、和谐舒适的历史风貌。

  据悉,古村中还有一座被称为“五楼”的建筑,是旧时陈氏始祖居住的房屋,随着家族发展,陈氏人丁兴旺,为容纳更多宗族后裔子孙居住,又建了“九厅十八井”和“日合楼阁”等客家民居建筑。


古屋一角挂着“百子千孙灯”

  盘活:规划依托古村资源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

  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石屋寮“九厅十八井”围屋见证了客家族群迁徙繁衍的历史和聚族而居的民俗文化,是研究客家社会文化发展与聚落形态的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热闹的古屋,如今俨然已步入风烛残年:开阔的天井院落已被野草侵占,部分墙体、房顶已经坍塌,遍地残瓦墙渣……沧桑破败的屋宇让人心生寂寥。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本地客家村民情系宗族,对“九厅十八井”古屋抱有深切的情感。“一个大门进去,家家相通,户户相连,住着彼此熟悉的几百人,宽敞的天井总是很热闹,让人怀念。”老村民陈先生表示,藏着他儿时记忆的古围屋,不仅是一代代石屋寮村民的乡愁记忆载体,更是惠东客家族群的历史人文见证,希望能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

  延续古建人文,留住浓浓乡愁。据了解,目前惠东县梁化镇正积极推进石屋寮村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有关项目。据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石屋寮村将依托古村落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绿色资源,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红荔古岸寻幽区、低碳新村社区、生态观光农业区、山林生态保育区等特色乡村文旅功能片区。根据初步规划,项目将重点修复古村落古建筑约10000平方米,并对村中逾千棵古树名木和古树群增加保护措施;此外,还将对村落沿途约3公里道路进行改造提升。

  据介绍,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梁化镇正研究谋划打造梁化文化特色历史小镇,力争从各村特色资源和亮点切入,将乡村古色、绿色等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释放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

  记者留意到,石屋寮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重点提到了古树名木的保护。据石屋寮村有关负责人介绍,村里有成千上万棵百年古树分布其中,种类主要以榕树、芒果树、荔枝树、龙眼树等为主,大多都已经过挂牌登记,通过树干上的牌子,树龄、种类等信息一目了然。茂密的古树枝叶为古村落增添了韵味。

  厚重庄严的参天古树、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建筑……值得期待的是,通过各类特色资源的有效开发,石屋寮“九厅十八井”围屋将迎来“重生”,在古树名木的见证下,向游人讲述客家宗族迁居繁衍的历史往事。


古树见证石屋寮客家宗族迁居繁衍往事

  思考: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应重点关注“独特性”

  石屋寮古村落的保护开发,是惠州深挖文化资源,盘活传统村落,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惠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迹古建星罗棋布。据统计,惠州当前已有国家、省、市各级传统村落超过30个,这些传统村落形成时间较早,广府、客家、潮汕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并保留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是惠州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每一座古村落都像是一座大型“民俗博物馆”。

  不过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浪潮汹涌而来,不少乡村古村落、古建筑逐渐人去屋空。原住民的流失,使传统文化之魂游移,乡村“空心化”导致人才缺失,文化认同断裂导致保护意识淡薄。

  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有关研究指出,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应注重村落空间、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尽可能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留住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呈现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丰富的乡村文化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与自然和社会相互竞争、融合的结果。其本身就蕴含着热忱的人间气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无可替代性。”一名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调研经验的学者表示,盘活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应更多关注其独特性,要避免机械性的经验复制,造成“千村一面”的局面。

  据悉,早在2016年,惠州就已印发《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从总体上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和保护利用措施,规定传统村落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多年来,随着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实施,全市多个古村迎来“重生”,成为备受市民游客青睐的特色乡村旅游打卡地。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丽媛 通讯员 曾世立

  

编辑:海晏
上一篇:
下一篇: 丹青妙笔绘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