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吃紧 储蓄国债吃香

  大额存单额度告急,债券基金热度不减。近日,民生银行宣布停售半年及以上期限的大额存单产品,这一消息迅速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并非首家宣布停售的银行,在此之前,招商银行也传出下架了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的消息。

  与此同时,财政部即将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为了对冲地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债市的潜在扰动,降准降息或将落地。

  大额存单额度普遍紧张

  当前,中长期大额存单额度紧张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多家银行先后宣布停售大额存单。记者游览多家银行APP发现,目前5年期的大额存单已经踪迹难觅,多数大额存单的存款期限集中在2年之内。当前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仍可以购买到3年期限的大额存单,年化收益率均为2.35%。但大额存单均有最低购买额度限制,大多为20万元起,年化收益率根据购买期限的不同也有所区别。除了停售长期大额存单之外,智能存款也逐步淡出视野。

  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看,中长期大额存单额度紧张、存款利率下降是银行稳定净息差的重要手段。净息差作为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反映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两端定价能力的强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下降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这预示着未来存款利率可能会继续多次下调,以降低负债端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银行业正朝着更灵活的资金管理和更低风险偏好转型。一方面,银行通过调整大额存单等产品的发行计划,如压缩发行规模、下架部分产品等,以降低存款利率和负债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加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当前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尤为重要。国债等固定收益产品以其高利率、稳定收益的特点,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选择。同时,债券基金作为投资债市的优选工具,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多位债券市场专业投资者对未来债市的结构性机会表示乐观,认为债券基金作为稳健的投资选择,未来在投资者中的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需要提醒的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产品,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方案,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目前部分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相比国有大行更具优势,但金融消费者考量的不仅仅是利率,还有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等因素。

  储蓄国债开门即售罄

  2024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电子式储蓄国债以及第三期和第四期凭证式储蓄国债分别于4月、5月先后开售,均受到投资者热捧。有投资者一大清早就前往银行网点排队购买国债,部分网点甚至出现开门即售罄的情况。

  根据发行公告,此次财政部发行的两期国债最大发行总额为300亿元,期限分为3年期和5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别为2.38%、2.5%。今年以来,随着部分商业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已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收益率,再加上国债保本保息、收益稳定的特点,让它备受投资者青睐。

  5月1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明确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17日(周五)开始首发。根据发行安排,国债发行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50年,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目前尚未公开每次的发行金额,但均为按半年付息,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为5月中旬至11月中旬。

  根据今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不计入赤字。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降准降息或将落地

  近日,央行发布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债券发行和交易均呈现增长态势。一季度债券市场现券总成交达到106.9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9%,显示出市场交易的活跃性。但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出现下行,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降至2.29%,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由年初的2.84%下降至2.46%。

  央行分析指出,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动主要反映了市场对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同时也受到安全资产缺乏等因素的扰动。然而,市场收益率的博弈下降也为各类债券发行降低了机会成本,为债市注入了更多活力。

  国海证券在最新报告中提出,为了对冲地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债市的潜在扰动,并避免过度抬升财政发行成本,预计5月和6月降准、降息政策均有可能落地。虽然集中发债可能降低市场资金压力,但降准降息的政策工具仍需使用,以发挥其提振需求和价格的作用。

  “降准可能先于降息,落地窗口最早或在5月中旬。”东吴证券陶川认为,降息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接下来央行的降息可能配合新一轮银行存款利率调降,时间上可能晚于降准,落地的契机或是后续美元的阶段性回落。

  超长期特别国债如何买?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临近,普通投资者能否参与认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了解,目前发行方式暂未公布。如果是采取市场化方式,普通投资者可能有机会购买;如果是定向发行,普通投资者则不能购买。据多位业内专家分析,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采取市场化发行的可能性较大,这意味着普通投资者有机会购买。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从招标安排来看,此次特别国债发行倾向于市场化发行而非定向发行。采用市场化发行,一方面体现了推进债券发行市场化定价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关键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也认为,随着国债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和流动性改善,国债供给对市场的压力逐渐减小,因此近年来官方更倾向于采取全部市场化发行的方式。他进一步提出,通过市场化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引入保险等非银机构长期资金,降低银行机构对超长期国债的持仓,从而缓解银行业“期限错配”风险。同时,这也有助于缓解“缺资产”的现状,使债市供求更加均衡。

  然而,也有银行业内人士提醒,虽然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国家信用担保、风险低、流通性强且收益相对较高的优点,但国债期限较长,可能让普通个人投资者感到难以接受。不过,具体发行方式还需等待官方通知确定。

  东江时报记者伍磊

  本版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编辑: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