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钱袋子 别踩这些坑

  切勿轻信“征信洗白”,防止被骗取高额费用。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在当今社会,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和各类投资产品的层出不穷,广大消费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与挑战。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类诈骗陷阱和风险隐患。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通过以下案例警示,希望大家提高警惕,理性投资,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案例1 树立正确消费观 远离非法“校园贷”

  大学新生小帅(化名)因沉迷网络游戏,陷入了过度消费和借贷的漩涡。在资金短缺的困境下,他轻信了一位微信上名为“学生贷”的陌生人,后者承诺可以帮助他申请网贷。在提供了个人资料和支付高额利息后,小帅成功获得了近2万元的贷款。然而,一个月后,这位“学生贷”的不法分子开始以催债为由,迫使小帅不断借新贷还旧债,短短两个月内,欠款数额迅速膨胀至近10万元,远超小帅及其家庭的偿还能力。在恐吓短信的骚扰下,小帅最终不得不向警方求助。

  案例分析

  近年来,非法“校园贷”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高校秩序的严重问题。受社会攀比之风影响,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不良消费观念,如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等。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心理弱的特点,通过高息贷款、暴力催债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敲诈勒索,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大学生通过非法“校园贷”获取资金,不仅可能导致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还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陷入逃课、辍学甚至犯罪的深渊。

  风险提示

  1.合理消费:珍惜父母的付出,避免过度消费与盲目借贷,合理规划生活费。

  2.提高警惕:面对贷款服务,核实对方身份和资质,警惕非法“校园贷”。

  3.选择正规机构:有借贷需求时,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保障合法权益。

  4.加强保护:陷入困境时,求助家长、老师或警方,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案例2 “征信修复”是骗局 提高警惕保权益

  近日,民生银行惠州分行营业部成功阻止了一起由征信修复广告引发的诈骗事件,有效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刘先生因贷款逾期而担心影响个人征信,被一则声称可以修复征信的广告吸引,尝试联系了对方。对方自称是某“征信修复公司”的服务经理,并承诺能成功修复征信。在诱导刘先生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并支付“服务定金”后,刘先生发现情况可疑,于是拨打了民生银行服务热线咨询。经银行工作人员核实,刘先生因个人原因产生的逾期记录无法人为删除,且告知了泄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可能带来的风险。事后,刘先生后悔不已,但已无法联系到对方。

  案例分析

  “黑中介”利用消费者对征信修复的迫切需求,发布虚假广告,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承诺能够修复不良征信记录。然而,这些承诺往往无法兑现,一旦消费者支付费用后,这些“黑中介”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或失联。此外,他们还可能通过骗取个人敏感信息进行网络贷款申请等非法活动,让消费者陷入“被负债”的风险。

  风险提示

  1.了解征信政策:不良信息保存5年,征信机构不主动修改。

  2.警惕“征信修复”:切勿轻信“征信洗白”,防止被骗取高额费用。

  3.合理使用信贷:按需使用,按时还款,避免逾期。

  4.保护个人信息:重要信息不外泄,避免财产损失。

  案例3 警惕“数字藏品”非法集资陷阱

  周爷爷在浏览网页时,被一则“XX藏宝”网络平台的广告吸引。该平台宣称其运营的“数字藏品”拥有巨大的升值潜力,并承诺即使市场价值下滑,也会由公司承担损失。在一名自称“官方工作人员”的客服的热情推荐下,周爷爷尝试购买了两件“数字藏品”。起初,这些“藏品”的价值似乎不断攀升,这让周爷爷信心大增,于是他在该平台陆续购买了超过6款“藏品”,累计投资超过20万元。然而,就在某一天,该平台突然发布公告,以“技术原因”和“疫情影响”为由暂停交易,且之前与周爷爷联系紧密的“官方工作人员”也突然失联,周爷爷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诈骗陷阱。

  案例分析

  在周爷爷的案例中,诈骗分子利用了“数字藏品”这一新兴概念,通过虚假宣传、专业伪装、初期收益诱惑等手段,诱导周爷爷逐步加大投资。一旦周爷爷投入大量资金,平台便以“技术原因”和“疫情影响”为借口关闭交易,并切断与投资者的联系,导致周爷爷无法追回损失。这些所谓的“数字藏品”实际上并无实际价值,只是诈骗分子用来骗取钱财的工具。

  风险提示

  投资需谨慎,消费者务必警惕利用“数字藏品”等新兴概念进行诈骗的行为。在投资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同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如有疑虑,请及时向专业金融机构咨询。

  案例4 理性投资 守住自己的“养老钱”

  近日,客户王奶奶计划从某银行提前支取一笔20万元的定期存款。经询问,厅堂经理了解到王奶奶是在某理财公司参与活动后,被其工作人员赠送的小礼物和免费听课、旅游等活动吸引,进而被推荐购买一款“无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王奶奶对该公司所谓的“稳赚不赔”承诺心动不已,准备将定期存款取出用于购买。幸得银行工作人员及时介入,向王奶奶进行了风险提示,并普及了理性投资的相关知识,最终王奶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打消了提前支取存款的念头。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王奶奶被理财公司利用免费礼品、听课、旅游等手段吸引,进而被诱导购买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这种“稳赚不赔”的承诺实际上是虚假宣传,意在诱骗投资者。银行工作人员的及时介入和风险提示,有效防止了王奶奶陷入诈骗陷阱。

  风险提示

  广大投资者应树立理性投资观念,警惕“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等夸大、虚假的产品营销宣传。在投资前,请务必通过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和购买,切勿轻信非法机构的承诺。特别是老年人群,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建议与家人充分沟通、商量,对产品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判断,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案例5 妥善保管医疗票据原件避免理赔纠纷

  吴先生于2023年5月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住院医疗保险,保额设定为1万元。2024年2月,吴先生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并在出院后向保险公司提交了理赔申请及相关资料。然而,在理赔审核过程中,保险公司发现吴先生提供的医疗票据是复印件,并非原件。吴先生解释称,因不慎丢失了原始发票,且觉得重新申请发票及证明文件过程繁琐,故未向保险公司提供。由于吴先生未能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提供医疗费用原始收据或医院盖章确认的“补制副本”,保险公司最终决定不予赔付。

  案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供与保险事故相关的证明和资料,以确认事故的性质、原因和损失程度。在本案中,吴先生提供的医疗票据复印件因缺乏原件的验证,导致保险公司无法核实医疗费用的真实性,也无法排除吴先生是否已通过其他渠道对这笔医疗费用进行了报销。因此,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和法律规定,作出了不予赔付的决定。

  风险提示

  1.保管票据:妥善保管医疗票据、病历等,避免丢失。

  2.核实票据:确保医疗票据信息真实准确,避免理赔纠纷。

  3.补办票据:丢失票据后,及时联系医院补制并盖章。

  4.防范诈骗:选择信誉好的保险公司,警惕伪造票据的诈骗行为。

  案例6 谨防“高收益”投资 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小A是某公司管理人员,存款颇丰,面临利率下调有些迷茫。他收到“朋友”李总(实为诈骗分子)的推荐,称有高收益投资项目。在热情推介下,小A下载了APP并添加了“投资指导”。绑定银行卡时,被要求提供敏感信息,发送验证码后,对方失联,资金被转走。收到反诈中心提示后,小A意识到被骗,并在公安机关协助下采取紧急措施。

  案例分析

  本案中,李总利用“熟人”身份作为诈骗的掩护,通过高额的投资回报作为诱饵,使小A放松了警惕。小A由于缺乏金融防骗知识和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轻易泄露了银行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导致资金损失。

  风险提示

  1.警惕网络投资:不轻易相信高额回报,选择正规投资平台。

  2.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银行卡、身份证等关键信息,确保交易安全。

  3.接听反诈电话:及时接听并按指引操作,遇诈骗及时报案。

  4.增强防骗意识:学习防骗知识,理性对待投资推介,定期更新账户安全设置。

  文 东江时报记者伍磊

  本版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编辑:李影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