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人,注意了!理财别掉坑 护好“养老钱”

 

 老人投资理财应到正规机构。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群体逐渐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目标。他们利用老年消费者金融知识相对匮乏、警惕诈骗意识较弱的特点,以提供养老服务、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为名,承诺“无风险、保本金、高利息、高回报”,开展非法集资和诈骗活动,导致众多老年消费者遭受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因此,了解常见的诈骗套路,增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养老钱”,显得尤为重要。

  防范意识弱化易陷骗局

  “开始说是免费学习,但是上了几节课后就让交学费。”2023年10月,年近六旬的徐先生被网上一则免费理财课程的广告吸引。在上了几节免费直播课后,他被课程内容深度“洗脑”,支付了2980元学费购买了实质内容匮乏的理财课程。此后,老人每天参与课程,包括作业和虚拟投资。不久,他又被诱导学习更高阶课程,在一位“学姐”以申请优惠为名的诱导下,再次支付了1799元。徐先生还被要求进行实操,使用特定工具并按指示购买股票,声称“抄作业”就能挣钱,实则是“杀猪盘”。

  由于不懂理财知识以及防范意识相对弱化,徐先生一步步陷入骗局,且类似受骗的老人不在少数。网络直播无界限。记者了解到,一些打着理财课程的直播视频,以中老年作为主要宣传对象,以“免费公开课”的形式,诱导用户加入网络群聊,随后对入群者“洗脑”,最终诱导用户以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价格购买相关“理财课程”,由此获取了大量的利益。加之此类商业机构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获利后给维权带来了极大难度,大多数中老年人上当受骗后,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王阿姨退休后迷上了“夕阳红”老年人网络社交平台。该平台提供旅游资讯,让她结识了许多老年朋友,包括平台创建人刘某某。刘某某对王阿姨线上线下都极为关心,深得其信任。然而,刘某某等人实则是利用一种新型非法集资手段,未经批准众筹开发社交平台,并向爱好旅游的老年人宣传,承诺高回报并保本付息。他们熟络后与老年人签订线下合同,推销“理财产品”并收取资金,已向千余人非法吸收上亿余元公众存款,导致许多老年人失去养老钱。王阿姨也在其中“投资”了十五万元,最终发现被骗。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新技术不熟悉和对高回报的渴望,以养生、养老、旅游等话题为幌子,通过讲座、传单活动等方式诱导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家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爱护,发现家里老人受到非法集资诱惑时应及时劝阻老年人保持警惕,不被虚假宣传迷惑,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当心“低风险高回报”套路

  记者了解到,当前,不法分子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在保险理财领域设下重重骗局。那么有哪些常见陷阱呢?有些通过承诺高额回报、免费旅游、赠送礼品等手段,诱导老年人支付高额会员费、预付费或购买虚假理财产品,最终使老年人深陷其中。

  有些不法分子则谎称在社保局有“特殊渠道”,可通过一次性补缴让老年人享受养老退休金,或虚构劳动关系、伪造年龄为未参保人员代缴社会养老保险,待老年人支付大额款项后便销声匿迹。

  有些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抵押房产获取资金,再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高额利息。而实际上这种“抵押-借贷-理财”方式操作流程复杂、参与主体众多、投资风险极高,老年人往往难以识破其中套路与风险,往往被骗。

  此外,有不法分子还虚构投资理财项目,夸大投资收益,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诱骗老年人投资,先让老年人“小额投资”并按时“高额返利”,进而引导其追加投资金额,一旦老年人大额投入,不法分子便消失无踪。

  金融机构普及防诈技巧

  为了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惠州各大金融机构今年相继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为中老年人带去了一堂堂案例生动、内容翔实的金融知识课程,扫清老年群体识诈、辨诈、防诈知识盲区。

  其中,各金融机构利用自有网点阵地,均在厅堂放置宣传册、设立咨询点,大堂经理向进入网点的客户发放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客户讲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实用的防诈骗技巧,讲解反诈反假典型案例,增强客户的金融意识。

  惠州多家金融机构先后走进多个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折页、解答疑问等形式向社区居民介绍了如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的风险、假币识别、如何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和远离非法集资,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一直以来,乡村都是金融知识科普宣传的主阵地,惠州多家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通过金融案例讲解、发放宣传资料、一对一交流的方式,向老年村民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提醒老年朋友关注电信网络诈骗,如何识别常见的诈骗手段,增强防范意识;并用身边的投资理财诈骗案例告诉老年朋友要重视风险评估、合同签署等环节,买适合自己的产品,不做超过个人风险能力的投资,树立理性投资观念。

  老年人理财做到“三不”

  不贪心:不贪图小恩小惠、赠送礼品、免费旅游等,谨记投资有风险,切勿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低风险、高收益”等宣传口号,高额利息仅为噱头,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高额利息不可能兑付,连本金也难以追回;凡事多留心眼,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不轻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可疑的电话;购买理财产品应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在购买产品前,要多与亲人子女商量,对对方机构的真伪、产品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警惕非正规机构的违法营销揽客行为。

  不泄露: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在合同签署时不在空白合同上签字;不要在陌生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不法人员非法使用;接到电话时无论对方自称是谁只要提到钱,要第一时间多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切记不能转账,无法核实时可去银行网点或派出所求助。

  东江时报记者伍磊

  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编辑: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