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书记”到“帮扶队长” 肖岳云助力乡村振兴

  “就到羊和村吧,我正在去村里的路上。”记者联系采访的时候,肖岳云正在下乡。正如当初所料,要采访他,还是去乡下好,因为到现在,这位来自市人大的派驻干部,已在基层奋战了整整6个年头。

  2016年4月,肖岳云来到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助力村里脱贫摘帽后,又于去年7月挑起驻杨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重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现在回单位开会,有新同事不认识我,还以为我走错了地方。”肖岳云笑着说,由于多年在基层,在很多新同事眼中,他也是一位“新人”,而在他心里,自己早已和基层融为一体,成了“乡里人”。

肖岳云。

  用足用活各项政策进行精准帮扶

  “落后程度完全超出我的想象。”6年前羊和村的面貌,让肖岳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唯一的进出村村道坑坑洼洼,村公共服务站、卫生室等,全挤在一栋约80平方米的破旧小楼内,找个坐的地方都难”。

  肖岳云曾在部队磨砺多年,身上有股军人特有的韧劲。“绝不能打退堂鼓,组织派我来,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一定要干出个模样来。”他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头扎进帮扶工作中。

  现在想起和肖岳云一起工作的场景,羊和村党支部书记王道义十分感慨,“他刚来村时没地方住,就租了村民一间铁皮房,一住就是一年多,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感动了全村人。”

  在那间为他遮挡风雨的铁皮房里,肖岳云反复思考,出了铁皮房,就不停地张罗。他用足用活各项帮扶政策,精准帮扶羊和村摘下了“贫困帽”。2020年底,羊和村相对贫困人口就已全部脱贫出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01元,远高过省、市标准。

  “肖书记工作干得不是好,是特别好,我们都希望他留任。”2018年底,肖岳云第一个驻村任期满了,组织来村里了解情况时,羊和村妇联主席李彩梅脱口而出。

  “很多工作刚有了眉目,我想让它们得到落实。”肖岳云选择继续留任。

羊和村花卉基地。

  结下干群深厚情谊获授“荣誉村民”

  4月,春意浓浓,走进羊和村花卉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选苗育苗,一株株兰花小苗连着培养土,被装进一个个塑料杯。在一个种植大棚内,几位女工边工作边聊家常,一片欢声笑语。

  “能在家门口上班,以前做梦都不敢想。”今年51岁的村民杨惠英正在选花苗,她说,“回村前我在外面工厂做事,虽然工作也不错,但顾不了家,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回乡的感觉越发强烈。”2019年6月,听说村里花卉基地招人,杨惠英立刻报名,并成为基地的第一位工人。现在,她已当上生产部主管,是20多个姐妹的“头儿”。

  肖岳云说,“目前基地吸纳了70多名村民就业,每年发放工资就超300万元,还有土地流转收入,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产业帮扶是长久之策,但必须结合实际,发展可持续、有效益的产业。”肖岳云说。为破解羊和村发展的瓶颈,他与有关部门协商谋划,与帮扶企业沟通协调,与镇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最终让花卉基地顺利建成投产。

  除了发展花卉种植,肖岳云还多方协调,盘活村集体资产,收回水库承包权,发展乡村旅游。而随着村卫生站、村文化广场投入使用,高标准农田改造、村道亮化等工程完工,昔日贫穷落后的羊和村,已然变成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去年,肖岳云第二个驻村任期已满,出色完成帮扶任务的他也要离村了。离村前,村民授予他羊和村永久“荣誉村民”称号。

  “队长”接续奋战乡村振兴一线

  “‘第一书记’是我最珍视的称呼,群众的笑脸是我最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工作的快乐源泉。”肖岳云说,五年驻村路,一生基层情,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段驻村帮扶经历。

  为什么和村民那么投缘?面对记者的疑问,肖岳云笑着说,“以心交心,就会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然而,面对家人,肖岳云是个“不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2019年9月,肖岳云的父母在半个月内相继去世。两位老人病重的那几年,正是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期,他没能好好陪伴。父母离世,留下无尽遗憾的他,回家匆忙处理好后事,又回到了村里。

  两年前,正值驻村帮扶收尾,他忙得团团转,连老婆生二胎也抽不出时间好好照顾,心中满是愧疚。

  “只要组织需要,我愿意继续干下去,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更何况我现在有基层工作经验。”去年,当组织找肖岳云谈话了解意愿的时候,驻村刚回来的他毫不犹豫,承担起驻杨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的重任。

  “从‘第一书记’到‘帮扶队长’,感觉压力更大了,”肖岳云坦言,杨村镇下辖20个行政村、2个社区、1个林场,帮扶工作千头万绪,还需要不断探索。

  借助驻村经验,肖岳云实行队员包村制,让7个队员每人挂点一个村,从群众最关注的出行、饮水等问题入手,借助帮扶单位力量,迅速行动起来。

  杨村镇党委书记邓田芳说,帮扶队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结合杨村实际,相互协调配合,实现无缝对接,推动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新建的自来水厂即将完工,届时既可保证群众生活用水,还可供应周边企业、学校,产生经济效益。”肖岳云开心地说起帮扶工作的进展。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