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市发展改革局:谋发展深改革惠民生 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

  市发展改革局提高站位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

  谋发展深改革惠民生 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着力稳住经济大盘,牵头制定“稳经济127条”“稳经济接续政策78条”“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19条”等系列政策举措;深化融深融湾,推动惠州与深圳市、东莞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项目为王,构建“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系列工作机制;创新“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强化保供稳价,守护市民“粮袋子”“菜篮子”……

  近年来,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以下简称“市发展改革局”)切实提高站位、协调各方,谋发展深改革惠民生,努力克服各类超预期因素影响,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推动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提高站位抓谋划

  推进系列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出台实施

  上半年惠州GDP增速时隔7年重回全省第一,全市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近日,惠州市1~8月经济运行数据出炉。统计数据显示,14项经济指标中,惠州有5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三,8项增速居珠三角前三,工业投资总量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月全省第一。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凸显的大背景下,惠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作为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市发展改革局一手抓规划,高质量完成《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18个市级重点专项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3+7”工业园区产业地图等的编制,为惠州高质量发展绘就宏伟蓝图;一手抓统筹,加强经济运行精细化管理调度,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推动惠州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我们及时谋划出台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例如‘稳经济127条’‘稳经济接续政策78条’‘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19条’等,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实现护住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吴欣表示,市发展改革局全面加强了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市行政服务中心开设“港澳服务专窗”,方便在惠港澳居民办理业务。

  强化统筹抓落实

  深度融深融湾打造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

  近日,市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在惠港企办事员张女士来到“港澳服务专窗”,工作人员耐心为她讲解并办理业务。今年,市发展改革局牵头编制出台了《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发展若干措施》,全方位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学习、就业、创业、生活。至今,惠州在全市各行政服务中心共设立8个“港澳服务专窗”。

  这是我市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的一个缩影。当前,市发展改革局正加快构建与湾区城市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与深圳市、东莞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我市已与省内23座城市签订了跨域通办协议,惠州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立了跨域通办窗口,方便市民就地申办异地业务,减少跑动。

  深度融深融湾,产业协同发展是关键。近年来,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厚实基础,惠州与深圳、东莞、广州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也成了全国首个跨区域跨领域建设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仅今年上半年,惠州全市引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项目就达237宗,计划投资总额883亿元。

  目前,市发展改革局正学习借鉴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经验做法,在惠阳区、仲恺高新区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建设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其中《惠州粤港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编制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同时,该局大力推动潼湖生态智慧区加快发展,支持推动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做强做大,出台并推进《关于支持潼湖生态智慧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截至6月底,潼湖生态智慧区累计引进(含供地和过会)项目97宗,计划总投资额约832亿元;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累计引进53个项目,目前在孵项目38个,其中港澳项目22个。

  此外,我市正加快广汕铁路惠州段和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项目建设,推进向深汕合作区供水工程、龙淡河整治工程等,大力推动落实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融合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加紧建设中。

  精准施策扩投资

  创新服务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今年5月6日主体厂房封顶后,仅时隔4个月的9月6日,TCL华星高世代模组(惠州华星)三期扩建项目首台主设备就顺利搬入,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比原计划的2023年1月提前。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从零起步规划建设,2020年9月首个基础设施项目才动工,到今年8月底,园区起步区已完成3平方公里场平工程,2条主干道建成通车,17条在建的起步区市政道路有9条将于今年底建成,已落户8宗优质产业项目,投资总额约120.9亿元。

  总投资百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5个月完成用海报批,11个月完成转规……

  重大项目既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更是“推进器”。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力推惠州产业发展由散转聚、由大转强,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吸引了埃克森美孚、恒力集团、正威集团、中海壳牌、欣旺达等一批优秀企业前来投资或增资扩产。

  以项目为王,市发展改革局近年来着力构建“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制定《惠州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惠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调度机制》《惠州市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贯彻意见》等,创新实施首席服务官制度、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专班机制等,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突破土地房屋征拆、项目报批、用地用林用海、资金、砂石等堵点卡点问题,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无障碍”施工环境,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同时,该局全面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精细化管理水平,成立了7个促投资专项工作组,深化发改部门项目审批库和统计部门纳统库及时对接匹配,及时发现解决投资纳统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系列举措下,惠州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046.7亿元,增长10.6%,总量全省第4,增速全省第2。

  市发展改革局还着力加强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修编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金,严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提高政府投资质量。据统计,目前纳入“三年滚动计划”项目405宗,总投资约434.12亿元。

  深化改革促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惠州“磁吸力”

  在“3+7”工业园区推广“插电式服务”模式,企业建成投产即可实现临电与永电的快速切换;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开办全流程,4个小时可办好营业执照;在市场监管领域实施“人工智能+双随机”差异化监管;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平台自2019年运行以来,共受理企业诉求900多宗,群众满意度达96%,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局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先后推进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以及“信用快审”、分类快审等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为惠州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供强大“助推力”。

  市发展改革局着力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继去年创新实施全市营商环境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管理,把90项工作清单成体系地“一杆子插到底”后,今年该局继续从企业开办、政务服务等15个领域,出台系列文件共计186项改革措施,推动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转变。

  “临电供应是项目施工的重要保障。我们很幸运,赶上了政府推广‘临电租赁’模式,有效降低了项目前期办电成本。”惠州市金籁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仲恺高新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区已有53家企业采用“临电租赁”模式,涉及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东升产业园、赣深高铁等多个项目,企业投资成本累计节约2500万元,每户接电时间平均减少20天。

  此外,市发展改革局大力推动惠州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创佳绩,分别于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广东唯一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并于2019年、2021年通过国家示范城市复评,2021年列入广东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改革唯一地级市试点。

  优化服务惠民生

  切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为了稳定节日期间的猪肉价格,市发展改革局在中秋、国庆节日期间分两批次向市场投放政府储备猪肉,有效防止“二师兄”价格飙升。

  近年来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以来,市场猪肉价格波动较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发展改革局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措施,对企业用水、用气、用电和通讯实行优惠价格政策,全市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及减免企业通讯成本共计达10.2亿元。

  疫情发生至今,市发展改革局全力抓好粮油保供稳市和储备物资供应工作,超额完成冻猪肉、食盐储备任务,同时首创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多渠道、多方式、广覆盖投放了市级储备冻猪肉,保障群众“菜篮子”。2020年至今年,连续3年在春节期间开展市区中心区市场猪肉价格调控,确保重大节日期间市场猪肉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市发展改革局还深入推进价格惠企惠民。例如,开展自来水、天然气、生活垃圾、政府定价景区门票、住宅小区物业等价格收费情况调查,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行业收费;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各项涉企收费优惠政策,落实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等。

  此外,市发展改革局还推动我市对口支援合作工作迈上新台阶。去年圆满完成对口支援四川甘孜州丹巴县、道孚县工作,今年我市第二批援藏工作组获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第九批援藏先进集体”称号。与大庆市结为对口合作城市,在产业发展、粮食产销、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等方面相互借鉴、共谋发展。

  “三个在一线”强化党建引领

  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当先锋作表率,彰显发改力量发改担当

  成立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工作专班临时党支部,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两大科学装置”建设提速;组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着力把党的组织牢牢地建在业务线上,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疫情防控、深化改革、推动大项目建设、服务群众一线……

  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抓“三个在一线”(党建活动在一线、服务发展在一线、创建品牌在一线),巩固提升模范机关创建,全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局坚持党建活动在一线,把党建活动同做好发展改革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结合起来,深入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赣深铁路惠州北站交通枢纽工程以及惠州天安数码城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倾听企业群众意见建议,有力推动党员干部在实情实景中受教育,增强使命担当意识,机关党建不断接地气、增活力。

  作为兼具社会和经济发展综合职能的部门,市发展改革局强调服务发展在一线,局党组成员挂帅成立7个促投资专项工作组,深入各县(区)督导项目建设,全力稳增长。组建局争取上级资金政策、重点改革、重点项目调度及管理、信息化项目审批等4个工作专班,有力推动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当先锋作表率,发改力量、发改担当进一步彰显。

  此外,市发展改革局着力落实“我是党员我带头”“我的岗位我负责”要求,对标年度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营商环境进位提升等工作目标,建立党员责任清单,打造“发改党员责任岗”党建品牌,有力引领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强党性、作表率,党建品牌根植工作一线,展现出亮丽的发改特色。

  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刘伟斌

  发改力量

  ●着力稳住经济大盘,牵头制定“稳经济127条”“稳经济接续政策78条”“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19条”等系列政策举措。

  ●我市已与省内23座城市签订了跨域通办协议,惠州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立了跨域通办窗口。

  ●今年出台系列文件共计186项改革措施,推动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转变。

  ●今年1~8月经济运行数据显示,14项经济指标中,惠州有5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三,8项增速居珠三角前三,工业投资总量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月全省第一。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