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惠州市人社局:稳就业促和谐 聚人才强保障

原标题:

  稳就业促和谐 聚人才强保障

  惠州市人社局践行初心使命,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一座城市,只有在关注民生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这里的百姓才会真切地感到温暖和幸福;一个部门,只有把百姓幸福作为愿景来谋划,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社局”)承担着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人才服务等民生保障职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紧紧连着千家万户。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稳就业、强保障、聚人才、促和谐,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充分彰显了“民生担当”。

  

2022年惠州-黔西南东西部协作暨民营企业线上招聘月活动,企业代表做客直播间招揽人才。

  夯实“民生之本”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78.49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社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强化政府政策措施稳定就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就业,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盯紧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从岗位开发、供需对接、援企稳岗、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失业预防等方面综合施策,持续推进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惠州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数字和事实永远最有说服力。

  10年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至2022年10月,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8.49万人。就业质量稳步提升。2021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8277元/月,是2012年的2.39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社局打出降成本、稳岗位、扩就业组合拳,全市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59.21亿元,为27.56万户(次)企业核发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3.72亿元、稳定岗位202.7万个(次),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等机制,保住了市场主体,在非常时期实现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9月2日下午,“雁归兴惠,筑梦起航”惠州市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云聘会举行,活动提供90多家企业、3000多个优质职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的就业关乎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市人社局始终将促进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主动靠前服务,加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支持政策落实,优化不断线服务,助力青年扬帆起航。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把“政策宣传”“创业服务”“招聘服务”“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困难帮扶”送进校园,促进公共就业政策和服务资源更多惠及高校毕业生。积极主动挖掘契合本市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及时准确向高校毕业生推送。

  促进就业市场供需匹配,组织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场活动;实施各类基层服务计划,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计划、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招募计划等工作;开展实名登记就业服务,引导毕业生主动登记,将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帮扶,兜底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惠州历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95%以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和政府始终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市人社局始终坚持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原则,完善就业援助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加强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政策托底。10年来,全市帮助3.57万就业困难人员、21.1万失业人员就业。同时,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全市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政策享受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率、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惠州市人社局举办“南粤家政”比赛。

  织密社保网络 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485万人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社局按照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以“保基本、广覆盖、促均等、可持续”的原则,不断完善符合市情、涵盖全面、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2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统一工作部署,我市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2017年7月1日起,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执行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征收、上解以及扩面工作。经统计,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不断提高,从2012年的1445元增长至2022年的2649元,年均增长率为8.3%,确保退休人员养老保障权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不断提高,从2012年每人每月70元增长至2022年的190元,比2012年增加了120元;全市每年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34.41万人,参保人数为115.63万人。

  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2012年的92.5万人增长至163.7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5.88%。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经统计,2012年我市失业保险金水平为760元,2022年失业保险金为1548元,年均增长率为10.4%。

  2015年开始,市人社局还逐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参加工伤保险,涵盖房屋与市政工程、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等建设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为保障工程建设从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工伤权益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惠州市房屋和市政工程领域参加工伤保险达到100%。2019年6月1日起,全市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2021年4月1日起,试行将多种类型的非劳动关系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涵盖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实习人员、见习人员、两委工作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八类人员。经统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从62.39万元提高至84.72万元,工伤伤残津贴标准从月人均2104.49元提高至3252.65元。

  为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和工伤预防理念,切实减少工伤事故伤害。10年来,市人社局面向中小微企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工程建设领域等方面,组织800余期专题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培训,深入2000余家企业宣传培训,受训20余万人次,深受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好评。

  10年来,惠州社会保险体系持续完善,社保惠民水平不断提高。养老、工伤、失业三险种参保累计647.76万人次,实现制度内全覆盖,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截至2022年8月底,我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为485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282万张。

  

“粤菜师傅”工程多元化发展与实践,提高了粤菜师傅的专业技能。

  英才纷至沓来 全市人才总量近120万人

  前不久,65岁的刘姨通过CTA(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主髂动脉闭塞症,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出现下肢缺血坏死导致死亡!在市中心人民医院周围血管介入科林宜圣博士的指导下,该院介入科医生团队为刘姨闭塞的血管通过介入腔内方式建立一条生命之桥!林宜圣是市中心人民医院去年8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引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也是我市中心人民医院急需紧缺人才。他的加入,使该院介入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惠州市及周边地区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患者带来福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社局实施“博士惠聚工程”和“蓝领博士工程”,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惠州人才数量质量双提升。与此同时,市人社局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我市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发放建站补贴、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推动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家、博士工作站37家。目前在站博士后10人,累计培养出站博士后33人;协助高级人才开展科研项目30多个,获得专利100多项。建成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1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8家。完成了广东惠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项目建设,助推“双创”高质量发展,目前在孵企业(团队)共72家,累计入驻企业(团队)270多家。

  人才引进后,留不留得住,关键看服务。为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惠州坚持待遇留人、以情留人,设立了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实施一站式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入户审核、子女入学、各项津补贴发放等。在补贴申报季,多渠道宣传相关政策,指导人才申报,确保人才应享尽享,不漏一人。疫情期间,利用包机、专列、包车方式接送外地人才返岗。

  细致的人才服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惠创新发展。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人才总量近120万人。现有博士学历人才1472人,硕士学历人才1.5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7.2万人,技能人才6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1.1万人。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高、中、初比例从原来的1:40:59提升为现在的8:34:54。

  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社局持续探索建立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机制,开展调解仲裁多元处理机制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2016年,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基本实现了“党政主导、社会协同、劳资同心、互利双赢、共建共享”的劳动关系和谐港湾创建目标,劳动保障监察法定期限结案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均达到100%。2020年底,大亚湾区被认定为“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2022年9月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家命名“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创建成果丰硕。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多元处理机制建设得到逐步推进并日趋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基本实现实体化,成为化解劳动人事矛盾纠纷的基本力量,并起到主力军作用。

  为集约社会资源,加大对劳资纠纷的调处力度,2018年初,市、县(区)人社部门联合市、县(区)总工会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成立“市、县(区)工会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站”,方便、及时为职工服务;2021年12月,惠州市劳动人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成立。这是广东省首家专门调解劳资纠纷的公益性人民调解组织,委员会由市和谐社会第三方调解中心负责运营,免费为劳资双方提供快速、灵活、高效、免费的劳资纠纷调处和利益诉求渠道,自委员会成立以来,经调处的劳资纠纷均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它将作为第三方力量积极推动惠州构建高质量和谐劳动关系。为最大限度节约群众的维权成本,方便周边乡镇群众就近就地参加仲裁庭审,真正做到争议纠纷就地化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全市推行了派驻仲裁庭制度,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为办理当事人较多或者具有典型性、影响较大的案件,市人社局建立了流动仲裁庭制度,依托企业、园区等场所,配备必要的庭审设备,每年开展1至3次流动仲裁活动,实现送“庭”上门,让群众少跑腿,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日常管理,提高了企业自主化解争议的能力,促进了劳动人事关系的和谐稳定。

  据统计,10年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立案结案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3483宗;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各类社会组织调解机构、基层调解组织等案外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64953宗。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还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坚持严惩手段,保持打击欠薪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开辟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绿色通道”,落实“两法衔接”机制,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的做到快移快立快审,从快从严予以打击。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将重大欠薪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并按规定将“黑名单”信息推送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提高企业违法失信成本,做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积极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社会氛围。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协调处理案件4.33万多件,为8.2万多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11.5亿多元。全市人社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98件。全市共有14家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深化“放管服” 人社公共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惠州市困难职工何先生因病致残,在惠阳中医医院住院,长期卧病在床,治疗开支比较大,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为办理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其家属向惠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上门鉴定服务。类似情况的还有许先生,因脑出血后遗症导致左半身偏瘫,长期躺卧在家,同样需要上门进行鉴定。

  惠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9月28日,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主任肖华清带上工作人员和医疗专家为二人开展劳动能力鉴定上门服务,免去了两名职工到现场鉴定的奔波之苦。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加强系统行风建设,开展“局长走流程”,持续优化服务通堵点、疏痛点、解难题,绘就了“人社服务为人民”的新图景。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深入落实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着眼群众现实需求,升级“互联网+人社服务”,通过“网上办”“掌上办”等多种途径,为群众提供“一网式”服务。

  据统计,截至目前,市人社局已完成14件高频事项提速办理的办事指南的修订完善。尽力打通各项服务事项“打包办”的堵点,如“退休一件事”打包办,将涉及群众办理3个事项的5份材料进行合并整合成一套材料,业务办理流程压缩了16个工作日,实现申请人零跑动。实现“一门一窗”通办,16个社保服务事项线下实现“即办”,64个社保服务事项实现线下“全市通办”,11项社保服务事项通过告知承诺实现精简证明材料。现有行政许可事项7项,公共服务事项共222项,其中166个事项纳入省政务服务平台。社保和人才公共服务事项实现100%网办,全省率先实现流动人员档案业务办理上线粤省事。实行周六延时服务,基本涵盖人社的全部个人服务事项;建成1281个村居社保服务平台,实现村居社保服务平台全覆盖;推出“惠帮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面的政务服务导办帮办,得到人社部公众号刊登;“上门办”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1979人次;建立社保卡快办服务点198个,社保卡新办卡、补换卡可在快办点实现“即办”。窗口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17—2019年度优质服务窗口”称号。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叶曼茵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