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巡礼3丨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市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

原标题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市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

推动提升财政资金配置使用效益

  如何有效监督政府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推动提升财政资金配置使用效益,是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2022年8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对2021年市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以下简称“绩效评价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定评价报告,转市政府研究处理,并要求在三个月内对报告指出问题的整改和建议的运用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回复,切实应用好评价结果。

  采取“实地走访+线上访谈”形式开展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张文凭说,绩效评价工作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实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

  “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首先要精选议题。”张文凭说,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对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资金量比较大,共涉及财政资金10465万元,也比较具有代表性。2022年初,经商议决定选取2021年市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的子项目——“企业培育计划”进行绩效评价,被评价单位为市科技局,项目主要包括创新型企业培育、企业研发费后补助、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三部分。

  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绩效评价工作,聘请第三方评价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次绩效评价设置了决策、管理、产出和效益4个一级指标,根据项目特点每个一级指标分别设置了8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和31个四级指标。评价工作过程中,抽选21家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实地走访及线上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企业对本项目的看法,听取企业真实的声音。

  除此之外,为了收集更多的企业看法及建议,针对本项目设置了调查问卷,共回收193份有效问卷。评价小组在对项目单位提供的自评资料、佐证材料书面评审完毕后,组织开展项目现场评价会议,结合书面评审及现场评价情况,出具专家综合评价意见。经过各项评价程序后,本项目综合评价得分为87.36分,综合评价等级为“良”。

  进一步增强预算绩效监督意识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预算绩效监督意识。”张文凭说,加强预算绩效监督是推动预算审查监督从程序性监督向支出政策监督的重要抓手,是各级人大实现监督财政资金从安排“行不行”到使用效果“好不好”的有效途径。市人大常委会将以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为起点,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研究探索我市开展绩效监督工作的方法路子,推动市本级和县(区)人大预算绩效监督工作规范化发展。

  同时,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监督工作的宣传,推动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人大预算监督的刚性。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明确绩效目标,强化绩效责任,坚持以评价结果检验财政资金使用成效,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杨爱民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