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漫谈丨讲准优势讲好故事更能提高招商成功率

  招商工作如何做得更好,更能打动投资客商?

  农历开年上班以来,全市上下“火力全开”,拼抢招商首季“开门红”,惠州大地热潮涌动。

  招商者,引资之始,发展之大事。招商必须洽谈,洽谈需要讲述。只是,讲述要具体可感、典型可知,才更容易触动人心。“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清代才子江逢辰的这句诗,至今仍让人记忆深刻,就是因为抓住了具体典型。

  从讲述层面看,招商工作亦是一门“技术活”。讲准地方优势、讲好地方故事,更能打动客商,提高招商成功率。

(一)

  讲述地方优势,是招商的常规之举,也是吸引客商的有效方法。但一般讲地方优势,都是大而化之、泛泛而谈,让人听得也抽象模糊、捉摸不清。

  讲地方优势讲得精准明确,客商就会更好理解、更加信服。比如讲区位优势,可以通过惠州与广、深、港三大世界级大都市的距离来说明:按两地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算,距香港90多公里,距广州110多公里,距深圳70多公里;按高铁通达时间算,18分钟到深圳、30分钟到广州、45分钟到香港。

  比如讲轨道交通优势,可以说明8公里城市中心半径内就有高铁站,乘高铁无需跑到远郊或县区。而2023年广汕高铁建成后,13公里城市中心半径还会新增一座高铁站。从全国范围看,高铁站一般都设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外。惠州主城中心区有高铁站,显然是今天都市生活一大难得的出行便利。

  4月1日,220千伏惠城南牵引站送电线路工程正式投产,标志着广汕铁路正式具备联调联试条件,为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再比如讲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优势,3公里城市中心半径有国家5A级风景区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像惠州这样,在市主城核心区范围环拥国家5A级淡水湖景区和常年栖息近千只鹭鸟的城市,在全国都鲜见。

  “惠州之美不减杭州!”国学大师饶宗颐生前的这句赞誉,同样让人记忆深刻,也是因为具体可感可知。把优势讲精准、讲具体,让客商对惠州城市了解更细致更充分,真正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对惠州投资环境才能更加信服和动心。

(二)

  吸引打动投资客商,政府往往最先想的和说的都是硬件,比如当地产业、区位、交通等优势,而很少想到讲故事,说说当地成功企业家和城市快速成长的故事。

  如今,全国各地都使出浑身解数抢项目,传统招商“三板斧”——给地、砸钱、拼政策,相互照搬日趋同质化,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这个时候不妨尝试用本地成功企业家的故事作标杆,或许更能打动人心,更有工作成效。

  TCL、德赛、亿纬锂能、伯恩光学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深耕惠州、做大做强,本身就是对惠州重商亲商环境的最好注脚。像TCL、德赛、华阳等在改革开放早期快速崛起的企业,在当时全国来说也没多少个;抗疫3年来,大浪淘沙,像亿纬锂能、德赛、利元亨等惠州本土企业还实现了逆势增长、产值倍增。

3月17日,亿纬锂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厂正式投产。

  比如TCL掌舵人李东生,从磁带小厂做起,一步一步做到电话大王,再做到国际彩电巨头,成功打造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整体规模已达到世界500强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2022年TCL电视销量全球第二,TCL实业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

  比如博士企业家刘金成,从2001年创立亿纬锂能白手起家,短短10年后就凭着高性能锂/亚硫酰氯电池成功打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经过22年快速发展,亿纬锂能已成为市值超5000亿元、业务遍布世界、动力电池装机量跃居全球前十的高质量锂电池平台公司,并入列2022年广东制造业民企100强第42名。

  再比如利元亨掌门人周俊雄,从创办自己的第一家惠州企业——同心模具塑胶制品厂起步,短短18年后,就带领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如今,利元亨已然成长为国内乃至全球智能设备制造业的一匹黑马。

  事实最具说服力,故事最具感染力。讲好企业家的标杆故事,是用活生生的现实案例向客商展示和说明,惠州这片大地是投资的热土,也是兴业的沃土。

(三)

  除了企业故事,城市本身的成长也是很好的故事题材。

  重商亲商基因深深融入惠州城市的血液。早在1978年,香港开元公司就捷足先登,开创了惠州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先河;1981年,惠州诞生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上世纪80年代,惠州还创新简化外商服务程序,实行“一条龙”服务、“一支笔”审批。

  再比如大亚湾开发区的故事。1998年2月16日,当时国内最大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落户。从2002年11月项目打下第一根桩、2006年3月项目正式投产;到2018年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居全国之首,至今连续4年蝉联“全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

大亚湾石化产业基地。

  可以说,在大亚湾,南海之滨,一片曾是荒滩的土地上,短短16年时间就崛起了中国石化园区的领头羊。

  从宏观层面看,今日之惠州,已从一个传统的农业边陲地区,蝶变为阔步迈向国内一流城市的万亿工业大市,并准备用5年左右时间晋级广东万亿GDP第五城。这可谓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关惠州城市成长最具“煽情”的叙事和实践。

  惠州当下可为、未来可期。从历史深处走来,在这片约占粤港澳大湾区面积1/5、开发强度仅有10.9%的土地上,重商亲商、兴商富商的城市基因一直赓续延绵,适合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土壤从来没有缺失。

  惠州日报记者白璐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