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漫谈丨“百千万夜话”唠出“土味”更要成就“佳话”

  “乡亲们,晚上好!白天大家都比较忙,利用晚上的时间把大家聚集起来,听一听你们对于‘百千万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还有目前遇到的一些难题,大家不要拘谨,敞开说……”

  乡间夜,静谧深邃;炉火旁,笑语茶香伴。一场场围绕“百千万工程”、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头脑风暴”在惠州各县区乡村悄然展开,市、县区领导及县区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与镇街、乡村干部及企业代表、群众围坐一堂,利用晚上闲暇时间,就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民生实事、乡村振兴等群众关切的问题“挑灯唠嗑”共商共议,问出“人间烟火气”,答出“问题解决法”。

  “百千万夜话”是我市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中探索出的一项新举措。那么,“夜话”有何特色,如何让“夜话”不流于形式,变成真正的“佳话”呢?

仲恺潼湖镇“百千万夜话”现场。

(一)

  何为“夜话”——

  接地气,从“单向听”变“双向说”,架设民意“连心桥”。

  “白天,很多村民需要上班,晚上下班之后才有空。”开展“百千万夜话”活动时,惠阳区良井镇北联村村委干部如是说道。“百千万夜话”将议事阵地前移,下沉村居,领导干部们白天到项目现场调研走访做到“心中有数”,再巧妙地选择在晚饭后这一休闲放松时刻进行“夜话”,既契合了村民忙碌一天后“饭后唠嗑”的传统习惯,也为群众提供了表达诉求、提出想法的渠道,相互“掏心窝子”说更多的实在话、交心话。

  所谓“夜话”,谁先聊、聊什么、怎么聊,并无“规定动作”。没有主席台、不拿讲话稿,摒弃了干部滔滔不绝地说,基层干部和村民默默无声地听的单向交流方式,把严肃拘谨的会议变成了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围炉夜话”。在农家小院、农村广场……干部与群众促膝长谈、畅所欲言,在“话家常”中“察民意、体民情、解民忧”,通过听真言、察实情,把民意一点一滴集中起来,为镇街、乡村孕育发展之“策”。

仲恺沥林镇开展“百千万夜话”座谈交流会。

(二)

  “策”从何来——

  汇民智,由“被动做”变“主动提”,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我们村想建一个农贸市场,白天卖菜,晚上做美食,把人流引到村子里来,增加村集体的收益”“在引入产业过程中,我们赤岗村遇到用地类型不符的难题,限制了优质项目落地,希望上级部门能给予政策倾斜与支持,帮助我们突破用地瓶颈”……9月以来,仲恺高新区举办多场“百千万夜话”,村民和基层干部对如何盘活闲置用地、提高集体收入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思路,也讲明了当前面临的困境难题等。

  “这多好的机会啊,哪怕减少甚至不要补偿款,我都全力支持!”在龙门县麻榨镇的首场“百千万夜话”中,众多群众对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穿越该镇表示热烈欢迎,视之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他们纷纷表态,愿意积极配合征地拆迁、沿线美化提升等工作。

  “零距离”的交流互动,激发出群众内生动力。在现场,一句句纯朴的“乡音”,传递出“望家乡好,盼家乡兴”的质朴情怀,也深蕴治村之“策”,他们不再只是政策的接受者,而成为了政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领导干部在“夜话”现场则化身“配角”,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记录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汇聚民智,精准纾解基层的“难点”“堵点”“痛点”,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这种民呼我应的方式,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声音被重视,也充分激发基层的“主人翁”意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百千万工程”和家乡建设。

(三)

  何以为继——

  重实效,促“好建议”变“实举措”,做好“夜话”后半篇文章。

  基层不是走秀场,乡村不是摆拍地。“百千万夜话”是奔着解决问题而开的,这些问题往往都是村民有着切身体会、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百千万夜话”能否真正成为干群交流交往的“连心桥”,能否真正促进“百千万工程”落地开花,关键在于群众提出的困难问题能否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除了深入基层“捞”民意,还要对“夜话”中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研究,并跟踪落实确保问题解决,做好后半篇文章,确保“夜话”有始有终。同时,还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广泛调研“议什么”、合理安排“谁来议”、广开渠道“怎么议”,纵深推进新时代“百千万夜话”系列活动,不断拓展其内涵与外延。惟其如此,方能把群众建议、百姓诉求、村民期盼更好融入“百千万工程”,让群众的笑意“浮上来”、满意“提上来”,使“夜话”成为真正的“佳话”,深入人心、赢得民心。

  从柴米油盐到乡村振兴,从人居环境到产业发展,“百千万夜话”唠出了乡村的新气象,也唠出了干群之间的“双向奔赴”,凝聚起基层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惠州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多智慧和力量,共同绘就一幅美丽的振兴画卷。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曾兴华 涂坚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