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短信链接”诈骗,守护资金安全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其中,利用短信链接实施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给许多消费者带来了财产损失。广发银行惠州金山新城支行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其风险隐患,并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案例背景:近日,李先生收到一条自称为某银行发送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尊敬的用户,您的银行账户存在异常,请立即点击链接进行身份验证,否则将影响您的正常使用。”短信中还附带了一个链接。李先生看到短信内容后,核对了发送信息的电话号码,李先生感觉有些奇怪,自己名下该银行的账户确实很久没有使用,如果不进行身份验证,可能又要跑一趟网点,一想到这里,李先生便点击了链接。

  进入链接后,李先生发现页面与某银行的官方网站高度相似,页面提示他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进行身份验证。李先生按照提示操作后,很快收到银行的短信提醒,显示其账户被转账5万元。意识到不对劲后,李先生立即联系银行并报警,但资金已被转移,难以追回。

  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短信链接”诈骗案例。犯罪分子通过伪造银行官方短信,诱导消费者点击虚假链接,进而获取其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最终实施盗刷或转账。此类诈骗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伪装性高:诈骗短信通常以“银行通知”“账户异常”“身份验证”等名义出现,内容看似官方,容易让消费者放松警惕。

  技术手段先进:诈骗网站往往与真实银行官网高度相似,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

  操作便捷:犯罪分子通过获取消费者的敏感信息,直接进行盗刷或转账,整个过程快速且隐蔽。

  广发银行惠州分行温馨提示:收到短信或邮件时,尤其是涉及账户、密码、验证码等内容时,切勿轻易点击链接。银行等金融机构通常不会通过短信或邮件发送链接要求客户输入敏感信息。如果对短信内容存疑,应通过银行官方渠道(如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或前往营业网点)进行核实,切勿轻信陌生来电或短信。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