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楼市新政给购房者带来怎样的“体感效果”?
惠州新房市场成交量连续两个月回升,市场初步显现复苏迹象
取消或调减限购,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近两个月来,国家有关部门打出以“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为主要内容的新政“组合拳”,力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发力,惠州市场初步显现复苏迹象。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今年10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3895套,环比增长29.3%。截至11月底,新房市场成交量连续两个月回升。
新政“组合拳”带给购房者的“体感效果”如何?市场将会呈现怎样的走势?日前,惠州日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采访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业内人士等,及时了解购房者诉求及政策落地实施情况,以此来探知惠州房地产市场正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一些积极变化。
问卷调查
35%受访者有较强入市意愿,以改善型居多
日前,《惠州日报》与世联行粤东公司联合发布“关于惠州房地产市场(住宅类)的调查问卷”。问卷围绕“你最近有没有入市购房的刚性需求?”“系列新政是否能刺激你考虑买房?”“你觉得当前的楼市刺激政策到位了吗、力度够吗?”等问题展开。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收到200多份问卷。
“系列新政是否能刺激你考虑买房?”是本次问卷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市民在楼盘售楼处看房。惠州日报记者黄鑫威 摄
调查结果显示,36%的受访者选择了“想立刻买,现在价格已到底,是进场好时机,再不买怕涨价”这一选项;28%的受访者选择了“想买,但手上钱不够”;15%的受访者选择了“正在纠结,有刚需但不确定价格是不是见底了”;其余21%的受访者则选择“暂时无购房需求”“感觉房价还会降”等选项。
而对“你觉得当前的楼市刺激政策到位了吗、力度够吗?”问题,58%的受访者选择了“大环境不好,手上没钱,怎么放宽都没用”;24%的受访者选择了“觉得还是差点火候,不够直接,最希望国家‘发钱’”;15%的受访者选择了“力度差不多了,毕竟房贷利率、税费和首付降了不少”。
“这轮新政力度确实不小,毕竟有国家支持地产市场回暖的坚定信心在这。”市民秋漪告诉记者,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家里早就想在有优质学位的成熟片区换套四居室,可一直下不了决心。
今年10月之后,她和老公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新政将刺激市场显著升温,中心区带有优质配套的房源大概率会逐步涨价,现在正是进场的最佳时机。说出手就出手,11月底,秋漪一家在市区麦地买下了一套二手房。
市民海波则表示,大家都看到了国家促进市场止跌回稳的决心,但目前手里没什么存款不说,工资还不高。“降利息、降首付、降税费等举措,在市场旺盛期效果会更好,可在静淡期,我认为还是差点火候。”海波说。
“我们认为,惠州楼市已经触底回升。”世联行粤东公司董事总经理、周周洞察主理人周玉仁说,系列新政“组合拳”无疑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但目前还有一些症结在影响楼市快速回暖,主要体现在“信心不足”“预期存疑”。
周玉仁称,“信心不足”是指受大环境影响,众多刚需族就业不稳定、收入不高,担心未来月供“续航”能力,不敢轻易上杠杆;“预期存疑”则是市场经过两年多的下行盘整后,人们对价格上行的动力、支撑力仍存有一些疑问,起码没有形成大范围的一致意见。
或许是基于上述考虑,调查结果显示,42%的受访者表示暂时不考虑入市,35%的受访者有较强入市意愿,23%的受访者表示还在观望中。在拟入市购房的人群中,为改善当前居住环境、孩子读书买学位房的居多,二者累计占比达到78%。心仪户型方面,120平方米左右的3~4房最受欢迎,占比达到52%,其次是16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占比为24%。
市场走访
近两月看房成交客户数量稳步回升
春江水暖鸭先知。新政出台后,楼盘的市场表现无疑最直观。
11月17日,记者来到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对面的隆生·鹿江花园。在售楼处内,看沙盘以及坐下来洽谈的客户有近20人。
隆生·鹿江花园项目销售经理曾天乐介绍,今年10月份,在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惠州房地产市场掀起了一波成交小高潮,不仅是鹿江花园项目,其他片区项目的看房、咨询和成交量相比9月都有明显提升,市场“银十”成色十足。
日前,记者在市区江北金石三路的智创星图项目售楼处看到,有10多批客户正在沙盘区和洽谈区看房。一位工作人员还不停用对讲机连线样板房区,通知对方准备接待客户看房。
该项目营销总监邓子来表示,新政对市场信心拉动明显。目前,智创星图每周客户上门量有几十批,且都有一定的诚意度。
一手房市场人气提升,二手房市场热度也在上涨。
“现在预约看房的客户明显增多,我们一上午要出去好几趟。”市区江北江畔花园附近一家中介店面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10月以来,带客看房、帮办过户手续等业务明显增多。
在下角禾塘街,一家中介门店负责人陈先生说,下角片区是老城区,配套好、学位全,关键房子价格相对实惠,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记者看到,在问卷调查中,针对“买房最关心哪些因素”这一多选题,超80%的受访者同时选择了价格、地段、周边生活配套、学位4项。其中,学位因素被众多受访者重点提及。
政策落地
市场预期积极改善,止跌回稳态势明显
今年9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目标后,各项房地产行业支持政策加快推出落实,推动房地产销售环境进入10多年来最宽松的状态。
我市多个楼盘反应迅速,推出额外折扣、工抵房促销、买房送装修家电等优惠,成功点燃消费者的购房需求,仅国庆黄金周就卖出2000多套房,相当于“一周卖出了过去1个月的量。”
房贷落地方面,建行惠州市分行住房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王跃虎告诉记者,系列新政出台后,建行认真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在惠购房客户办理住房贷款可低至1.5成首付,同时有序推进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工作,为超10万户客户提供调整服务。
“新政落地之后,惠州工行新增按揭利率平均为LPR-60BP(按目前LPR,实际利率为3%);存量客户按揭利率平均水平在LPR-30BP左右(按目前LPR,实际利率为3.3%)。”工行惠州分行房地产与个人信贷部负责人介绍,以100万元30年期的按揭贷款为例,相比之前,新政可为借款人减少利息支出约6万元。
市住建部门统计,10月以来,从来访量来看,全市主要房地产项目周均来访量在国庆节后稳定在3500批次以上,环比增长约40%。10月新房价格指数同比降幅较9月收窄0.7%。从量价指标来看,量价两端呈现向好态势,市场预期有积极改善,止跌回稳态势明显。
目前来看,无论世联行、中原地产,还是开发商、购房者,都普遍认为惠州楼市止跌回稳的基础初步形成,市场景气度回升。虽然市场供应量小于成交量,但未来至少两年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
据世联行估算数据,截至10月31日,惠城区库存面积约为270万平方米,居全市各县(区)住宅库存量首位;其后分别为大亚湾开发区、惠阳区、惠东县、仲恺高新区、博罗县、龙门县。
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刘潇说,建议接下来相关政策可以利用惠州的自然资源优势,对于存量土地推出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发展“第四代住宅”的政策。同时,推动打通与深圳的轨道交通瓶颈,争取实现同城化发展,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推动城市价值再上新台阶。
市场信心
整个行业及上下游产业信心增强
记者走访多个楼盘了解到,本轮出手的购房者本地化和区域化特征明显。
例如,江北某楼盘,9月以来的购房者普遍是江北周边的居民,“最远到汝湖,博罗有少数几位。”该楼盘销售员表示,现在来惠州买房的深广莞客户许多都是跟惠州有商缘、亲缘等关系,如工作、亲友等在惠州,而不像以往一样,单图惠州房价便宜。
“这种变化有利于惠州楼市长远健康发展。”周玉仁评价道。据世联行统计分析,此轮购房者超5成为首次换房的改善型客户,超过刚需客户。这些客户要么是因家庭成员增加或一直持币观望的群体;要么是首套房时因市场需求热烈恐慌入场,买小户型的群体。
后市怎么看?在问卷中,多数人还是持谨慎乐观态度:26%的受访者预测未来3个月会回暖,21%的受访者认为半年左右会回暖,认为回暖将在1年左右、更长时间的占比更高,两者累计达到53%。
“我们认为的回暖,并不是说市场会全面上涨。”周玉仁认为,所谓回暖,是说起码不会全面低迷、下行,整个行业及上下游产业更有信心,更活跃,对房产价值的认可度大幅提高。
刘潇对此表示认可。她认为,根据当前大环境,市场应该会在未来4~6个月回暖。“首先,新政为市场奠定了良好的信心基础。其次,惠州周边一线城市的行情已进入上升通道,相信热度会很快传导过来。”
策划 惠州日报记者张旭华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冯丽均 凌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