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博罗县石坝镇乌坭湖村凭借三黄鸡产业,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这不只是一个养鸡致富的传说,更是一个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故事。
走进乌坭湖村,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用竹篱笆围起一处鸡栏,即便再小的院子里,鸡也能隆重地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养鸡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
三黄胡须鸡养殖产业是石坝镇的特色产业。惠州日报供图
生长于斯的三黄胡须鸡,是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采用散养、喂谷为主要饲养方式培育出来的名优品种,因嘴黄、脚黄、毛黄、颔下有须而得名。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以乌坭湖村为中心,石坝镇“三黄胡须鸡”的品牌逐渐打响,凭借其独特的肉嫩、味鲜、口爽的特色,始终在肉鸡市场中占据关键席位,更成为当地多年来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外销香港、澳门等地。
凭借着养殖三黄胡须鸡,如今的乌坭湖村,已诞生了4家三黄胡须鸡养殖企业,每年活鸡出栏数量达1500多万只,带动周边3000多家农户参与养殖,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在这个以养鸡著名的村子里,很少人出外打工。依靠着村里的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两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仅养殖胡须鸡一项,每家农户一年的收入就能达到10多万元。
从鸡苗、活鸡、鸡蛋到新近衍生的鸡蛋卷等农副产品,这些年来,石坝镇三黄胡须鸡产业版图不断扩张。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石坝镇三黄胡须鸡相关产业总产值已超过9亿元。
据石坝镇负责人介绍,未来该镇还计划建设一个三黄胡须鸡产业园,依托三黄胡须鸡养殖协会,打造标准化、流水线式的胡须鸡养殖路线,统一育种研发,统一饲料供应,完善屠宰、冷链和冻库建设,建成三黄胡须鸡孵化基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食品加工企业项目,把鸡肉深加工的产业留在当地。(南方日报 记者 廖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