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杨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重点部位装“千里眼” 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近期,杨侨大道(205国道博罗县杨侨镇段)在重点部位加装了4组高清摄像头,用“千里眼”加强社会面管控。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杨侨镇一直不遗余力,先后分两批在全镇14个办事处(居委会)、过境道路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装上“千里眼”,布下“天网”,筑牢平安杨侨的坚实屏障。这是该镇加强社会治理的缩影。另外,该镇还做好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努力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效果。
视频监控系统为平安杨侨筑牢屏障。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社会管控 高清摄像头“上岗”,交通更有序
博罗县杨侨卫生院位于杨侨大道旁,是当地群众就医问诊的重要场所,人流量大,进出车辆也多。该镇于去年12月在此处新增一组高清摄像头,通过摄像头能够清晰地监测到交通、人员流动等情况。杨侨卫生院院长巫文中说:“有了这组摄像头,就等于多了个安全卫士。”他告诉记者,装上了摄像头后,路边的违停现象减少了,路口的交通秩序更加井然有序。
据了解,此次杨侨镇共在杨侨大道的重要路口、重点位置加装了4组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涵盖了医院、学校、工业园等主要路口。“这些主要路口人流量大,是治安管控的重点。”杨侨镇党委副书记刘志伟说,这些高清摄像头在治安管控方面起到威慑作用。博罗县公安局杨侨镇派出所相关办案民警介绍,有了“天眼”系统,除了对治安监控有积极作用外,对案件的侦破也将有很大帮助。
另外,新增的摄像头有违停抓拍功能,这将对交通秩序整治起到重要作用。据了解,去年,经过升级改造的杨侨大道通过验收,正式交付使用。道路拓宽后,杨侨大道增加了非机动车道,一些过往的大货车图方便,时常在此违停。在整治过程中,一些货车司机与执法人员玩起了打“时间差”,执法人员一来立马把车开走,执法人员一走又继续乱停乱放。同时,道路拓宽后,一些过往车辆超速行驶,埋下了安全隐患。对此,博东工业园内的企业也多次反映。
对于这些交通问题,该镇加强整治。而今,高清摄像头“上岗”,路边违停和不文明驾驶行为将被抓拍。通过“整治+抓拍”双管齐下,杨侨大道两边违停现象得到有效整治,道路安全有了更好保障。
视频监控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除了杨侨大道等主干道外,此次新增的高清摄像头还布点于杨侨镇各办事处重点部位,助力乡村治理。
杨侨镇大坑办事处辖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外来人口加上户籍人口约6000人。博东工业园和万洋众创城均在该办事处,相对于其他办事处而言,该办事处治安管控压力更大。大坑办事处党总支部书记、主任李强介绍,在未装摄像头前,办事处全体干部和治安员全员上岗,骑着摩托车巡逻,事多的时候人手捉襟见肘。
2019年,该镇首次在大坑办事处重要交通路口、工业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安装了16个视频监控。近期,大坑办事处辖区内新增了多个视频监控,进一步织密视频监控网。李强说,通过实时监控,不仅起到震慑作用,还弥补了上路巡逻人手不足的问题。另外,对于秸秆禁烧、疫情防控以及外来车辆追踪等,视频监控也让“动态取证”有据可依。去年,该村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了3起越界到该村非法倾倒垃圾的情况,并由执法人员控制了这些涉嫌人员。有了“天眼”,对村民寻人寻物也有很大帮助。去年9月,就有外地人通过该村的视频监控找到了走失的亲人。
而今,全镇各办事处(居委会)、医院、学校等重点部位,以及主要道路、镇与镇的交接处、入村卡口等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为平安杨侨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基层治理
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如果说,视频监控编织“天眼”是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控,那么,加强矛盾纠纷调解,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则是通过对基层治理的强化,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为此,杨侨镇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健全和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目标,畅通基层群众诉求的反映渠道,探索解决的最优方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创新。
作为基层治理的司法保障部门之一,杨侨镇司法所切实做好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和化解工作。去年1月,杨侨镇坪塘办事处村民钟某、林某、刘某因坪塘办事处苗圃队20平方米砖瓦结构老房子归属问题产生纠纷,三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司法所介入调解终化解;去年6月,魏某因杨侨某婚介所未能给其牵线成功合适的结婚对象,双方发生激烈争执,司法所介入调解终达成一致协调意见……据初步统计,去年,杨侨镇司法所主动作为,联合相关部门,调解大小纠纷总计37宗,让原本要对簿公堂的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人民调解就是要在情理法之间找到平衡。”杨侨镇司法所所长陈国平说,在调解中,该所注意人情温度的融入,通过法与理交融,最终实现矛盾纠纷“案结、事了、人和”。矛盾调解还要注重前期的排查与介入。在日常工作中,该镇做到排查走在调解前,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同时,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矛盾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另外,杨侨镇还通过“政治”统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先导、“智治”支撑、“美治”提升,努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深入推进“强村固组”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向心力、战斗力,从而让基层调解更有效率和保障。大力推进法治教育,通过法治宣传长廊、法治讲堂等普及法律知识,让群众知法守法。
通过综治、司法等多部门以及各办事处的共同努力,杨侨镇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目前已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就地解决”的目标,书写平安和谐幸福杨侨的新答卷。
惠州日报记者侯婉怡 李燕文 贺小山 特约通讯员邓秋娣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