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近 扎灯忙!博罗柏塘茜塘围花灯写着客家家族史

原标题:
春节近 扎灯忙
博罗柏塘茜塘围花灯写着客家家族史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假如一棵树来写自传,那也会像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让一盏客家花灯来写自传,那也会像一个家族的历史。

  春节期间上灯的风俗,在惠州广大客家地区流行。“添灯”谐音“添丁”,具有特别的寓意与祝福。作为上灯活动的重头戏——花灯是必不可少的。博罗县柏塘镇茜塘围花灯在附近乡镇闻名已久,历来是博罗东部乡民上灯时节的抢手货。

  

朱仕林和他刚做好的花灯。

  

挑选品相较好的芒杆。

  春节临近,在柏塘圩镇一间临街店面,茜塘围花灯手艺人、年逾六旬的朱仕林又紧张有序地赶订单。他别着老花眼镜,一双巧手穿梭在芒杆、纸花、灯带间,心无旁骛地搭建他心目中的花灯造型。

  这是祖传的手艺活。茜塘围花灯据说有400多年历史,代代相传,种类繁多,有公灯、走马灯、六门灯、八门灯、伯公灯、土地灯等。添丁花灯需求量是一年之最,为八门花灯或六门花灯,直径约80厘米,高约1米。花灯上有“龙马精神”“大吉”“福”“寿”等祝福字样以及吉祥如意的寓意图案,还插满了由五颜六色绉纸制作的花朵,突出部分还挂有小灯笼和飘带,堪称手工艺术精品。

  

认真完成灯顶部分。

  

细心修剪花灯内部。 

  朱仕林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做花灯,耳濡目染,最终成为花灯手艺人。茜塘围花灯主要原材料为芒杆、各色纸张。每年进入秋季,乡村里的溪水边和山脚下白芒花开,朱仕林就开始为做灯备料,砍白芒花杆,买画纸、色纸、蜡纸、金纸。砍回来的芒杆,每一根都要刨皮,晾晒数日至干。晒好的白芒杆,根据需要来裁剪长度,还要做成格子。不同的花灯,有不同的尺寸,朱仕林基本上都是按照祖传的尺寸来做花灯,不过他也会根据需要适当改良一些尺寸。到了11月,朱仕林开始做灯,做一盏灯要经过做灯身、做灯撑,拼接单门格,裁剪画纸、色纸、蜡纸、金纸、雕刻、雕凿,糊纸“合(音夹)灯”等环节,工序复杂,费时费力。

  

朱仕林在柏塘中学设有工作室,每周三到校授课。

  到春节正月初二至十四,柏塘镇最热闹的日子到来,大街小巷彩旗飘飘,鞭炮齐鸣,订灯人家来请灯,敲锣打鼓舞狮舞麒麟将预订灯请回和进行上灯,每一次,朱仕林会向订灯人家大声祝福,场面喜庆。

制作花灯的格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茜塘围花灯制作鼎盛,几乎每家每户都做灯。随着时代流转,大部分手艺人纷纷改行,朱仕林也靠维修马达过日子,但花灯手艺从来没丢,传承至今,平均一年能接到五六十个花灯订单,价格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但朱仕林不满足于此,他更多的是想将这门手艺传下去。

成品的茜塘围花灯。

  朱仕林走进博罗县文化馆开展“扎灯手工艺”体验课,科普有关花灯的历史来源、传承工艺和制作步骤。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朱仕林在柏塘中学设有工作室,每周三教授花灯制作手工课。

  柏塘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茜塘围花灯正在申报博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保护力度,以传久远。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编辑:小丽